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称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寅,因其诗、文、画的赫赫名声,又因传说故事《三笑点秋香》,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绘画上,与沈周、文徽明、仇英并称"明四家",在诗文上与文徽明、祝允明、徐祯卿合称"吴中四才子".他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则有好几个: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其桃花庵主之号,源于他正德二年(1508年)在苏州阊门内筑桃花庵别业于桃花坞,此处桃村一片,到春时红艳如霞.他在一首《桃花庵歌》的七古中写道:"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相似文献   

2.
2010年4月,宁波博物馆将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引进"国家宝藏"大型特展,展出的80余件稀世珍宝,是从中国国家博物馆62万件馆藏中遴选出来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国宝级文物,为宁波市民奉上华美的视觉盛宴。今年本刊特开"国宝鉴赏"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七月  周霞 《走向世界》2013,(9X):59-59
<正>明代最富盛名的失意才子唐寅的《灌木丛篁图》轴,曾散佚于民间,数易其主,历经曲折而进入烟台市博物馆。刚来到这里时,这件以最高票数当选十大镇馆之宝的稀世珍宝,绝不是如今这样精美绝伦、品相完好的姿态。唐寅,或许他的另一个名字——唐伯虎,更令人耳熟能详。江南第一风流才子,29岁乡试解元,却因京城会试牵涉入"会试泄题案"获罪,从此绝意进取,投身山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绘画史以及流派到了明清两朝时,显得有些错综复杂。明朝统治者在政权建立之后,较快地复兴了格放荡,才华横溢。但就唐寅的绘画成就来说,其实是在两位掌门人沈周和文征明之上,唐寅绘画风格上那种  相似文献   

5.
曹小丽 《魅力中国》2011,(20):322-322
首先介绍明中期吴中文学的时限划分与地域界定,将明中期吴中文学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并主要通过第二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唐寅来论述吴中文学在成化年间的传承与新变。明中期吴中文学传统发生的新变主要是基于两种编码方式的结果,即:在原有基础上堆叠一些新的符码,由量的增加而产生激变;或是插入大量的差异性符码,使原来的编码程序发生转变。进而以唐寅的创作为例对由这两种编码方式导致的新变进行论述。旨在通过唐寅的人格、言行及其创作梳理清明中期吴中文学的传承与新变,并从地域变迁的角度进一步把握唐寅文学的成就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七十年代初,摩尔素描作品在香港展出,中国人初识大师的真迹。随后,这位英国艺术家的原作于1982年、1986年两次来华展出,英国现代艺术之风进一步吹来。今秋,《亨利&#183;摩尔雕塑大展》又来中国展出,而且是巡展,还在北京著名的皇家花园——北海公园展出原作12件,这是继罗丹的作品后又一位国际名家的惊世之作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四风"的内涵、表现及危害性,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群众观在反"四风"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反腐倡廉,坚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太湖石"龙腾盛世",名声在外,心仪已久。据说此石名称的来历,与香港回归有关,并且,有关部门正在筹划,在香港回归8周年前夕,将其运到香港展出。 在常州天宁禅寺殿后侧院"学戒堂",洁白晶莹的汉白玉底座上,兀然飞起一条天龙。 此石天然形态呈"龙"形,作腾飞之势,且符合中国传统堂石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社会,影像艺术作为一道连接真实与虚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已走进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及公共空间。3月23日至4月7日,一场以"时间之境"为主题的"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B计划在位于黄桷坪的四川美术学院及周边街道展出,整个展览活动共有10个国家130余位艺术家和策展人参加。  相似文献   

10.
《沪港经济》2014,(4):46-49
正1日前,一场名为"微真实"的中日青年艺术展在上海外滩艺术馆拉开帷幕,关晶晶、宋洋、陈凌杰、李嘉儒、上田树勇等十几位中日当代艺术青年明星的作品共同展出。2在五原路一隅的清凉肆会所,饮茶、造器、挂画、插花、操琴——许多古韵艺术的现场体验,使此处成为许多都市白领流连之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