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董晓艳 《魅力中国》2011,(20):288-288
透过对古典艺术、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审美鉴赏的分析,发现艺术在不同时期审美取向的绝对对立,由审“美”走向审“丑”的不同价值取向。从而采取一种兼容古典与现代的艺术观来看待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论荒诞     
杜晓宇 《魅力中国》2010,(32):381-381,385
在一定程度上,荒诞是人类理性发展的结果,更是人类现代理性的富有超越性的关学总结。本文从人类理性发展的角度对“荒诞”的源起进行剖析。当荒诞艺术达到成熟之后,“荒诞”中的异化对象成为了审美客体,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相对稳定的审美结构和处理方式,也是一种特定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荒诞”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一种强烈愿望的呼唤响彻人心的最深处,其审美情感与“悲剧”的审美快感有共通性,在抗争中提升人的主体人格和生命价值,以实现精神境界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环境艺术设计表现是设计师展现设计思想的表达形式,是设计师收集资料、训练观察能力、深化设计素养、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作激情和迅速表达设计构思的重要手段。“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环境艺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期刊美术编辑“转型”的必要性,分析了实现“转型”的基础和方向,提出了实现“转型”的途径。要掌握现代设计、制作手段,提高创新能力;树立市场观念,提高产品附加值;注重审美实践,提高专业美编的艺术鉴赏力。  相似文献   

5.
蒋彦 《魅力中国》2014,(17):64-64
研究紫砂文化与紫砂艺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审美特性,强调紫砂文化与紫砂艺术传承与创新,紫砂的发展具有时代特性。艺人的参与与经济繁荣是推动紫砂发展的根本,“中国梦”与紫砂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6.
张扬 《新西部(上)》2012,(12):106-106
本文分析了“阴阳之道”这一艺术辩证形式所具有的艺术认识、构造和表现等方面的意义..指出中国艺术中的艺术辩证法思想,极大地扩展了艺术的审美空间,使鉴赏者的想象力获得了一种审美的自由。因此,我们在对中国艺术形式进行审美鉴赏的过程中,应综合把握艺术的辩证法意蕴,挖掘出艺术所具有的全部审美信息,全面把握艺术美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王文婷 《魅力中国》2010,(25):35-35
对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来说,其展示设计既不同于二维空间的平面画面的绘制,也不同于孤立、静止的雕塑作品,使它的特色充分的展现出来,使观众在空间的流动之中感受“时——空”艺术的魅力,这是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本次研究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展示设计理念,从展馆形态与空间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在新的文化背景下展示设计审美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音乐听觉与钢琴演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兰 《西部大开发》2010,(5):111-11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要想演奏好钢琴,必须有一双有着高度鉴赏力和审美能力的“耳朵”。  相似文献   

9.
《重庆与世界》2016,(3):78-81
“我国现代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划时代的中国画家”、“融合中西两大文化,贯通中西审美精神的巨匠”、“东方毕加索”、“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林风眠,抗战期间,在重庆居住6年之久。  相似文献   

10.
王福晓  唐笑一 《魅力中国》2011,(14):311-31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各种文学著作中都充溢着数字“三”相关的话题。“三”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本文将通过对《红楼梦》中关于数字“三”的内容的分析,来解读中华民族那种集体无意识性质的审美心理——“崇三”的民族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1.
皇普莉莉 《魅力中国》2013,(34):366-366,367
伴随着新课程的诞生,确立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的理念,强调审美和情感体验,而不是应试教育影响下的重知识轻技能的情况,所以我们主张一切从孩子出发,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情境教学与教育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对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斯特拉文斯基曾说过,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音乐作为一种“心情的艺术”与人类情感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把握音乐的审美特征的关键。大多数音乐家和美学家都视情感为音乐的主要内容,把音乐当作表现灵魂的艺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因此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这些年来,我遵循音乐的艺术规律、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初步探索出一条能够让儿童在音乐审美情境中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的教学之路,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br〉 伴随着新课程的诞生,确立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的理念,强调审美和情感体验,而不是应试教育影响下的重知识轻技能的情况,所以我们主张一切从孩子出发,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情境教学与教育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对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斯特拉文斯基曾说过,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音乐作为一种“心情的艺术”与人类情感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把握音乐的审美特征的关键。大多数音乐家和美学家都视情感为音乐的主要内容,把音乐当作表现灵魂的艺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因此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这些年来,我遵循音乐的艺术规律、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初步探索出一条能够让儿童在音乐审美情境中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的教学之路,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2.
何谓“不似之似”?清初大画家石涛在一首诗中写道:“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所,不似之似当下拜。”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有句名言:“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世。”他们都揭示出中国画艺术的真谛,富有哲理地阐明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不似之似”集中地概括了中国画艺术的审美观。中国画艺术的“不似之似”之论,与我国传统的美学观点是一致的。由于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差异,同西方相比,东方的艺术更偏重于抽象。作为造型艺术的中国画,“抽象”的结果就是用线条来表现形体。艺术家为了使自己的审美意图得…  相似文献   

13.
刘红雨 《魅力中国》2010,(31):169-170
本文以声乐艺术的审美活动规律为出发点,分析了在歌唱活动中技巧与情感的辩证统一关系,旨在最终形成“情”与“技”在声乐审美艺术活动中的和谐统一,达到完美表现歌唱艺术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丁煦 《魅力中国》2013,(8):346-346
戏曲服装作为戏曲艺术综合呈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艺术历史悠久,艺术积淀丰厚,对于体现戏曲的规定情景、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渲染舞台氛围、塑造人物形象等,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戏曲创作中,戏曲服装与导演、舞美、灯光、演员、道具等各部门共同完成剧目的创作演出任务。社会在发展,戏曲艺术也随之不断完善,它的发展完善遵循着传承式发展的本质规律——在保持民族艺术创作原则和特征的稳定性同时,受当下时代审美的影响,对传统艺术元素重新排列组合。这种“排列组合”既是对传统的突破又是对传统的延续,给现在的戏曲服装创新设计提出了新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张和胜 《发展》2008,(8):79-79
一、目前中国京剧存在的问题 综观中国当代京剧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京剧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京剧的建立本身是根源于官方与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需要,发源于富家和宫廷。这种非根源于群众的欣赏而产生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就注定是一种“大雅”的艺术审美形式,  相似文献   

16.
冯美玲 《魅力中国》2012,(32):15-15
意境美是中国艺术审美特征之一,是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一个美学概念,它在艺术实践中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虚实相生”的境界。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国传统绘画、音乐和艺术设计中意境美的运用,使我们充分的了解和体会意境美特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叶霞 《魅力中国》2008,(4):63-64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学是引导学生审美发现的过程,美的教学环境可以成为有效的潜在教育手段。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焕发青春,课堂上不再是单调乏味的知识讲解,不再是高深莫测的演唱技巧,同时也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新课程的实施也给我们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听”又增添了几分含义。  相似文献   

18.
王英 《理论观察》2006,(5):26-27
我们可以从人类的文化发展史上看“日常生活”与“审美化”。一方面,审美活动已经超出了所谓的纯艺术/文学的范围而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审美和艺术泛化、“文学性”的扩散;另一方面是纯艺术、纯文学与图像文学、艺术的此消彼长关系。因此,美学研究应该应该关注这一现象与事实把“日常生活审美化”纳入美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科学贵在求“实”,艺术责在求“活”。语文教学是否具有艺术美,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构建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研究教学的艺术和方法,对于培养现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郑晓芳  王中明  庞晶晶 《魅力中国》2013,(8):336-336,338
道家“无”的思想表现并与中国画的画面留白的关系。中国画的留白,是中国画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有形与无形的对比,运用充满感情和韵律的线条,组成了明朗概括的视觉形象。留白并非空洞无物,而是艺术家所追求的更高的审美境界,即“无笔墨处之妙境”。中国画的留白,是其独有的表现手法之一。留白是通过欣赏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而获得的一种意象空间。它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传统的审美意识、观察记忆方式和艺术表现方法相一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留白是中国画中的独特现象,虽没有笔墨的语言,但它与笔墨相互生发并产生独特的“蕴境”。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无中生有,进行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