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马丹 《黑河学刊》2002,(2):67-68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眼点。”又指出:“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早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就指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加强为人民服务道德观建设在建立…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得更加活跃,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是每位班主任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当今做好高校班级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从道德建设入手。一、公民道德建设是班级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群体,学校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班级应是主渠道。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张祖辰 《魅力中国》2014,(23):381-38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加大宣传落实“三个代表“,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在新世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制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宣传媒介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与企业为人民服务黄忠伟李洁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精神。在这里,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今天为人民服务在企业中有没有落实的可能和现实基础?企业在市...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以德治国的新形势下尤其如此。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社会主义道德道德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显得尤为重要。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十分及时、自然。这是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以德治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江景 《江苏改革》2002,(12):36-3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道德基础的支撑。市场化的冲击极大地动摇了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传统道德模式的瓦解、经济发动期的利益驱动、制度建构的相对滞后、市场经济的道德阙如等诸多原因共同造成了转轨时期的道德不适与道德冲突。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应着力做好以下各项工作: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加强伦理制度建设,为公民道德建设寻求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建设道德教育网络,实现社会、单位、学校和家庭道雾教育纵横立体化;大力培养和造就“社会人”,朝着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公民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8.
在中共中央于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增加了个人品德建设。由“三德”建设到“四德并举”,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归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和战略任务,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带来社会道德诸方面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使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困惑。为此要建设与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公民道德,应该以和谐社会建设理念为统领,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基准,紧紧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探索公民道德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浙江工商》2007,(10):19-19
为纪念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六周年,迎接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9月16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明办在杭州举行“道德礼赞”公民道德宣传日主题活动,隆重表彰首届20名全国道德模范侯选人和全省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江总书记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的“德”,医务人员主要应为职业道德(以下简称“医德”)。医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以德治国中具有特殊作用。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医德建设试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梁振军 《魅力中国》2013,(20):238-238
文化建设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为民,一心为民的法官必须具有奉献精神,培养法官奉献精神的关键,必须培养法官的敬业精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奉献”规定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每个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垂范于奉献道德,做奉献道德的实践者,这不仅具有现实必要性,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奉献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道德的特殊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利益关系,奉献作为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其主要意义就在于处理利益关系方面的引导和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贡献在于提出“以德治国”的方略 ,科学地构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框架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社会主义道德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可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本身的任务,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工程。如何在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试从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公民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途径加以探究,以期为更好地在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对道德建设来说,这样的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针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强化诚信和责任意识;大力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干部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突出人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等。  相似文献   

16.
李楠 《发展》2007,(6):93-94
诚信,在民法通则和我国合同法上反映为诚实信用原则,简称诚信原则,该原则被称为“皇帝条款”,可见其法律地位和社会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杨艳娟 《发展》2009,(6):77-7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为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扩大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制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积极稳妥地进行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老区建设》2013,(7):5-6
“你道一声好,我说一声行,公民道德记在心。你捧一份爱,我献一片情,公民道德要遵循。爱国守法扬正气,明礼诚信得人心,团结友善送温暖,勤俭自强传美名。中华文明要传承,与时俱进万事兴。”近日,一曲琅琅上口、易记易唱的“公民道德歌”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唱响。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小岗村利用村里21个无线广播早中晚三个时段向村民播放《公民道德歌》,教唱《公民道德歌》,现在不少村民都会在家里或亲友间传唱这首歌,并下载到手机播放。“公民道德歌”用歌曲的形式,集中反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具体要求,是引导群众修身律己、净化心灵、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9.
夏银香 《魅力中国》2013,(23):359-360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人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具体要求之一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索质。”本文就加强道德建设,共建文明社会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相似文献   

20.
杨晨霞 《魅力中国》2009,(4):128-129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和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为建设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德体系、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