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业务经营指标考核体系作为一个企业组织管理系统的重要组分,不仅可以客观评价和衡量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且其合理程度与否,还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员工工作激情的发挥,关系到农行业务经营效益的提高和农行的发展。随着农行业务经营考核办法的不断完善,农行业务经营指标考核体系也日益健全,对促进农行的业务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行内外经营环境的变迁和效益在农行业务经营中核心地位的确立,也使得原有的指标考核体系的弊端日益凸现,建立新的业务经营指标考核体系已迫在眉睫。本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就完善农行业务经营指标考核体系问题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2.
2007年农行二次信贷资产剥离以来,农行襄阳分行信贷业务经历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发展时期,既抓住了国家为应对危机信贷规模超常规增长的发展机遇,也正在经受后危机时期宏观调控持续收紧、外部监管不断加强的考验。特别是2009年以来,全行突出信贷资产品质经营,推进信贷经营转型,构建资本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稳健合规型的新型信贷业务发展模式,促进了信贷业务的可持续有效发展。本文对农行襄阳分行在实施信贷品质经营之路进行总结检验的基础上,就基层农行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地处鄂东南的阳新县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老区、贫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受经济环境制约,昔日的阳新支行经营形势异常严峻,因此一直成为全省农行有名亏损大户。1997年,阳新县划归黄石市管辖后,县支行的班子也作了调整。几年来,新班子卧薪尝胆,闭关修炼,立足"行"情,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增存增效、控贷增效、盘活增效、撤点减员增效、管理增效和创新增效入手,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农行商业化经营模式,各项业务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阳新支行走出经营困谷的案例,为欠发达地区农行经营复苏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翻阅历史:"四高四重"——四把"利剑"架肩头几年前,一提到阳新农行,业内人士无不摇头咋舌,谈"虎"色变。其实,并不是阳新农行的人可怕,  相似文献   

4.
《金融纵横》2000,(2):42-43
1999年上半年,农行镇江市分行由于全行内外部矛盾交织、集中显现,业务经营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市分行党委冷静分析,找准症结,科学决策,于1999年7月18日及时召开了全市农行党委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并要求提前以“三讲”的精神动员全行2100名干部职工苦战决战三季度。经过全行员工一个季度夜以继日的奋战,  相似文献   

5.
上海农行进城二十年来,白手起家,历尽艰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无可否认,相比诸多竞争对手,目前我们农行尤其任城区还处于一个追赶者的位置。面对众多强手,如何将农行打造成为城区主流银行?笔者认为,经营有农行特色的银行业务,打造独特的金融品牌,是实现后发超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层农业银行与信用社风风雨雨合作了近20年,在此期间,农行与信用社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近20年。只是1996年分家后,县域农行也才真正体会到釜底抽薪的滋味,凭空多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也丢了近半数的农村市场份额。尤其农行这几年为了实现合理、精干、高效的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在机构设置上有所撤并、在人员配置上有所裁减,逐渐丢失了以前农行引以为傲的人员优势和网点优势。那么,基层农行是否应该大胆尝试全方位与信用社合作呢?,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也是要大力倡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一个重要志示是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各项政策措得到了贯彻执行,长期以来农行发展收资金被收购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得到了遏制,出现了封闭运行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作为农行发展收购资金承贷主体的粮食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千差万别,而地处山区的粮食企业面临困难更多,山区粮食企业之所以陷入经营困难,要主因素有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8.
实行新财会制度对农行业务经营的影响莫若雄从1994年1月1日起,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实施新的财会制度,这是建国以来银行财会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在实施新的财会制度过程中,对农行开展业务经营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改变资本金管理增加了农行经营...  相似文献   

9.
试论加强农行经营管理陈华,罗凌多年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和某些因素的影响,致使农行不良贷款比重偏高,信贷资金周转缓慢,经营效益比较低。这不仅是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和粗放型经营等诸多因素的反映,也与农行内部管理不完善有关。农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变时期,必...  相似文献   

10.
当前,贫困地区农行经营亏损严重,阻碍了向商业化经营的进程,在中国即将加入"WTO"之时,如何迅速摆脱经营亏损的困境,迎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是每位农行员工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剖析贫困地区农行的经营现状,找出造成经营亏损的原因和扭亏增效的对策措施,以促进贫困地区农行经营效益的提高。一、贫困地区农行的亏损现状及成因分析多年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主、客观原因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影响,贫困地区农行业务经营环境越来越差,亏损状况令人担忧。纵观贫困地区农行的现状,经营亏损主要有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了适应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经营战略调整的需要,各省、市分行纷纷撤并农村经营网点,以集中资源优势抢占城区业务,加快农行商业化经营和改革的步伐。由于经营战略的调整,农行的农村网点相继撤并,严重影响与削弱了农行在农村经办的金融业务,特别是吸纳储蓄存款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农行县支行作为农行基层经营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全体县支行员工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经营成果,绝大部分的县支行无论在存款、贷款、利润等主要指标均在当地取得了同业第一的好成绩,且优势不断明显,县级的霸主地位不断巩固,为农行的巩固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行县支行的经营有其发展的优势,也存在着制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银行实行了财务包干和承包经营责任制,总行率先向财政部承包,成为专业银行的承包试点行。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承包给农行企业经营带来了一定的活力。但是,由于农行是区别于一  相似文献   

14.
一、抢救供销信贷资产是盘活农行信贷资金必然的现实选择。由于历史渊源关系,长期以来,供销社都是农行信贷业务的最大客户,同时也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村商贸流通的"大哥大"。但在流通企业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供销社由于没有在经营体制上实现重大突破,经营方式严重滞后,业务经营一落千丈,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集体资产也日渐流失,已由流通市场上的"大哥大"变为"大难题",由农行最稳定的客户变为最危险的客户,不仅自身已举步维艰,也给农行带来了生存危机。一是资产占用形态越来越差,资金沉淀  相似文献   

15.
农行防城港分行最近几年业务发展进入了一个比较快的阶段,各项经营指标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存款、贷款、国际结算等几项指标,在当地更是后来居上,稳居同业第一,农行在当地的知名度日趋提高。但由于防城港分行在商业化经营前客户经济实力较差,客户基础脆弱,目前业务发展虽然  相似文献   

16.
防城港区农行自1986年4月成立并对外营业以来,在支持港区的开发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几年来港区农行信贷业务的发展不尽人意,与港区开发建设的步伐极不合拍,这不仅对港区的开发建设不利,而且对农行本身的经营效益也不利。如何使港区农行的信贷业务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本文试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实际的业务经营中发现,许多原本选择农行贷款的客户,由于农行的信贷审批准入门槛过高、程序复杂、速度不快等因素,导致了许多客户不得不放弃在农行的贷款而转向他行,这不仅关系到农行信贷业务的有效投放,也影响了农行良好的社会形象。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与授权管理有关。为此授权管理应该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在为实现不良贷款双降、满足上市要求发起冲锋。中行、建行在改革的进程中已经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农行也在专业化处置不良资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面分账经营试点工作正在山东、四川两省紧锣密鼓地进行。分账经营是农行完善经营机制、创新处置方法的一个全新实践,也为进一步推进不良资产专业化、市场化经营处置提供了新的动力。农行不良资产数额大,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市场冲击和新旧体制转换的影响,在全省乃至全国整个供销社系统出现经营不好,信用危机的情况下,随州市供销社却"一枝独秀",在农行的倾力支持下,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经营效益大幅提高,盈利绝对额在全省地、市、州供销系统名列第一。随州农行作为供销社主办银行也受益非浅,去年对供销社贷款实际收息率达到5.21%,比全行常规贷款平均收息率高出一个百分点,并由此促进该行  相似文献   

20.
基层农行商业化经营的困境与出路覃健文县级农行是我国农业银行的一个基本核算单位,一般地,在县城的影响也最大。研究其商业化时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基层农行在商业化改革中的困境与出路作一粗浅的分析。一、基层农行商业化改革的困境(一)业务经营上受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