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富生产是收入分配的基础,劳动者是财富的生产者,也应该是财富的享有者,劳动贡献是否得到有效奖励应是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在对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分配关系的研究中,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共性,又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适合中国实际和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和制度.人的劳动力的提高靠科学和教育,劳动对象的新用途靠人的科学认知能力去发现,劳动工具的发明和改进靠人的知识与创造力,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靠人的认识和创新,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技的发展依赖于教育的改善,依赖于《专利法》保护和激励,依赖于社会对科技的渴望和对知识的尊重,依赖于宪政民主的政治制度对个人生命、财产和自由的切实保护,依赖于法治对劫掠行为的打压,使劳动创造成为获得财富的唯一手段.而这一切都是制度的改善,所以,制度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刘伟雄 《企业家天地》2007,42(12):159-161
在马克思的劳动视野里,劳动应该有正义之维,劳动的正义向度为人的劳动提供意义。劳动正义,就是以劳动的属人性和对于人的意义作为依据,要求赋予人的劳动以"正义"意蕴、回归人的劳动的"为人"目的,实现人的"应有"与"现有"的矛盾的解决。社会主义劳动正义是人的劳动的各内在要素占有自己的正义本质,包涵劳动权利得到正义分配、劳动条件得到正义配置、劳动过程得到正义规范、劳动成果得到正义交换以及劳动关系得到正义调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前人对财富的有关论述,认为财富的本质是马克思所说的一般劳动,是一切财富所共有的内在属性,是劳动产品的价值。提出了财富本身和财富的表现方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论述了不同社会形式下财富的主要表现方式或持有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既要重视价值的生产和积累,也要重视财富的生产和积累,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要重视以“劳动”为要素的财富分配问题,以利于我国的生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对财富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前人对财富的有关论述,认为财富的本质是马克思所说的一般劳动,是一切财富所共有的内在属性,是劳动产品的价值。提出了财富本身和财富的表现方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论述了不同社会形式下财富的主要表现方式或持有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既要重视价值的生产和积累,也要重视财富的生产和积累,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要重视以"劳动"为要素的财富分配问题,以利于我国的生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正义思想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阐述的。正义来源于人类生产方式之中,劳动是人的本质,正义要体现人的本质。因此,马克思从劳动入手解析正义,把劳动作为正义的衡量标准,把雇佣劳动作为切入点批判资本主义非正义;并提出正义的最终目标是自由劳动,正义实现的必由之路是从异化劳动到自由劳动。通过探究马克思解析正义的方式可以正确理解正义的逻辑思路,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一些学者否认服务劳动是生产劳动的理由主要有四:一是马克思在论述一般劳动过程中的生产劳动时强调了生产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二是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时,说过"服务不是生产劳动";三是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所谓的生产劳动的补充定义或第二定义是指"生产物质产品";四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是否生产价值作为判断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标准,并认为服务是不创造价值的.本文的分析表明,这些理由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马克思在其相关著作中对生产劳动的定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流通过程中的保管劳动,管理劳动以及从事家务的劳动,还有文化,教育,旅游等部门的劳动性质有精辟的论述,但当今学者对此问题莫衷一是,一般理论倾向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部分第三产业的劳动,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然而,学术界仍有少部分学者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内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我们在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的最新研究中应该重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正本清源,从马克思研究生产劳动的阶级立场出发,坚持并创新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观。  相似文献   

9.
铁晓华 《大众商务》2010,(1):276-277
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马克思在其相关著作中对生产劳动的定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流通过程中的保管劳动,管理劳动以及从事家务的劳动,还有文化,教育,旅游等部门的劳动性质有精辟的论述,但当今学者对此问题莫衷一是,一般理论倾向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部分第三产业的劳动,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然而,学术界仍有少部分学者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内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我们在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的最新研究中应该重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正本清源,从马克思研究生产劳动的阶级立场出发,坚持并创新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观。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是有层次的,作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由于其地位、身份的特殊性使其享有的权利义务都要高于一般普通劳动者,在公司利益与高管人员个人利益相冲突时该如何权衡利益?是仍适用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向劳动者倾斜还是保护企业利益加重高管人员义务?本文权衡利益认为应该保护企业利益,高管人员在享有众多权利的同时也应该赋予更多的忠诚义务以及派生义务,在分析劳动立法现状对高管人员的规定之后提出有效的建议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由国际劳工组织率先提出的体面劳动观是当今热议话题,它大力倡导保障劳动者权益,为各国处理劳工问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笔者对马克思经典文本反复研读,发现马克思虽然并未明确提出体面劳动的概念,但从其逻辑推演层面来看,体面劳动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本意,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劳动观是对马克思体面劳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从体面劳动观的提出出发,分析其内涵,重点阐述了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观的马克思思想学术渊源。  相似文献   

12.
由国际劳工组织率先提出的体面劳动观是当今热议话题,它大力倡导保障劳动者权益,为各国处理劳工问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笔者对马克思经典文本反复研读,发现马克思虽然并未明确提出体面劳动的概念,但从其逻辑推演层面来看,体面劳动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本意,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劳动观是对马克思体面劳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从体面劳动观的提出出发,分析其内涵,重点阐述了国际劳工组织面劳动观的马克思思想学术渊源。  相似文献   

13.
分工、交易与协同劳动创造价值乃是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一般形式,基于劳动价值论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被作为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主体内容。《资本论》第1、2、3卷分别从历史维度、逻辑形态和具体形式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企业是劳动合约的实体形式,劳动者通过协同在企业中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统领着马克思经济体系的各个范畴,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企业理论依然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挖掘。  相似文献   

14.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分离,科学成为一种在生产中独立地发挥作用的力量并转换为生产资料,是知识性生产资料产生的前提条件。知识性生产资料,是指知识性劳动者通过创造性劳动,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科学、知识和“一般智能”等知识性因素和条件。知识、科学、技术、知识产品和知识资本是其基本的表现形式。与实体性生产资料相比,它具有无形性、不确定性、价值的特异性和产出、效用范围的扩展性等特点。提升、发展知识性生产资料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劳动关系,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从形式上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合同)式的关系,即当事人双方为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协议,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其成立须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或进城务工人员纷纷进入国企,经过20多年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我国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契约化的劳动关系已占主导地位。这种劳动关系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主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往往把压低国内劳动力成本作为首选方式。政府因势对劳动关系规制的放松,使企业拥有更多的支配权,采取了更为灵活的雇佣方式,雇佣更多的非全日制员工等。而这些非“正式”员工的劳动保障和待遇都很低,使其基本的劳动权益很难保障。经济全球化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要求政府应加强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强化工会职能,维护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劳动者就是企业职工。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 ,他们应该参与企业的分配 ,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但职工应当如何参与企业的分配 ,并且以何种方式参与分配 ,又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制度是企业职工参与分配的一种最基本的分配方式。经济学家们一直很重视对工资问题的研究。从18世纪上半叶最早出现的工资理论算起 ,西方的工资理论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200多年的时间里 ,工资理论形成了许多流派 ,其中主要有古典经济学中的维持生计理论、19世纪末出现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和长期发展起来的劳资集体谈判工资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大都把工资看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认为工资是劳动者创造的全部收入 ,因此 ,无法揭示利润和地租的来源。马克思认为 ,劳动不是商品 ,也不能成为商品 ,工人能出卖的商品只能是劳动力。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工资不是它表面呈现的那种东西 ,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隐蔽形式。”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认为 ,工资只是对必要劳动的报酬 ,而不包含剩余劳动的报酬。从而 ,...  相似文献   

18.
财富创造与价值创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同样是创造价值的源泉,马克思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中狭义的“劳动”内涵,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拓展。财富的创造函数不是一元函数,而是多元函数,各生产要素都在财富创造的过程中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建立并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新颁行的《劳动合同法》通过一系列的强制性法律规范,以对用人单位施以更明确、细致的义务和为劳动者提供倾斜性保护的综合手段,实现了在劳动关系中对经济与法律的双重考量.并期借此实现劳资关系的实体公正。我们相信,该法必将对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进而对推进社会正义与社会和谐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被认为是我国法律关于劳动权的规定。理清劳动权的内涵将有助于处理好劳动者与国家在就业活动中的正常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