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燕 《当代经济》2007,(10S):110-111
对《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5年的数据分析表明,政府规制是有利于促进竞争进而增加电信业务总量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在电信行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后,维护电信业务市场持续有效、公平的竞争成为对电信行业进行规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的电信产业都在进行放松规制、引入竞争的市场化改革,多网竞争的局面在形成发展。在数网并存的市场结构下,是否有对接入双方都具有激励作用的接入定价是推动电信业互联互通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文章从对等网络竞争、非对等网络竞争两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电信产业的接入定价与网络竞争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了该理论对解决我国当前电信产业接入定价和网络竞争问题的启示作用,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吴燕 《当代经济》2007,(19):110-111
对《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5年的数据分析表明,政府规制是有利于促进竞争进而增加电信业务总量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在电信行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后,维护电信业务市场持续有效、公平的竞争成为对电信行业进行规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由于电信产业具有自然垄断性,政府应对电信产业实行规制,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我国电信产业规制的历程告诉我们,政府作为实施电信产业规制的主体,应该以追求全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为目标来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电信产业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电信业实现有效竞争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制约着电信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对电信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国内有以加强管制为导向的改革取向和以放松规制、加强竞争为导向的改革取向两种意见。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电信产业现状和产业属性的分析,提出了完善竞争环境,解决电信产业若干突出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电信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经济特征导致其市场结构及自然垄断边界的动态变化,推动了世界电信业以民营化、市场化为目标取向的规制变革。面对电信业开放竞争的全球趋势,寻求中国电信产业的健康发展,既包括微观技术和业务的创新,也包括宏观制度和竞争规则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规制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对政府规制的政策思路及其措施有巨大的影响.本文根据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中国网上购物交易的整个过程以及占市场寡头垄断地位的几大电子商务平台的沉没成本,提出了一个电子商务产业结构调整的全新理论框架.即建立一个类似银联的互联中心,各种支付平台通过中心互联互通,互联中心同时为交易双方的第三方资金安全提供诚信保障,互联中心由代表国家的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和经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支付平台、物流平台网络更加竞争放开经营,以此来降低企业建立网上购物平台的沉没成本,使网上购物平台产业真正成为可竞争的产业,促使更多的网上购物平台的诞生和健康发展,政府由此对占垄断地位的网上购物运营商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制.  相似文献   

8.
朱江 《财经研究》2003,29(9):56-61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马歇尔冲突”,即规模与竞争之间的矛盾。然而近年来各国的电信政策时常相互背离,无法用传统理论来解释。本文提出马歇尔缓冲区理论,试图说明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均衡点并不惟一:而且规模与竞争的兼容是动态的,因此不必过分关注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具体化,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确保有效竞争收敛于一个动态均衡区——马歇尔缓冲区。文章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为中国电信市场深化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蕾 《经济论坛》2007,(15):59-62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当代新贸易理论 1.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指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Jean Tirole)。梯若尔的研究领域很广:产业组织、博弈论、规制与政府采购、信息经济学、银行规制、电信竞争、双边市场、心理及行为经济学、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学、公司金融以及对流动性的研究。最终诺贝尔委员会因为他用信息经济学来研究规制问题而授予其诺奖。那么,什么是规制问题呢?和信息经济学有什么关系呢?其理论的逻辑起点和作用机制又是怎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11.
部门利益理论作为对传统公共利益理论发出的一种反对声音,其理论研究视角引发了人们对传统规制理论的重新审视,进而促进了规制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以及政府监管政策的深刻变革.同时,政府监管政策的实证分析也为部门利益理论价值重估和传统规制理论的修正提供了契机,并有利于阐明新规制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中心的理论发展及其战略产业组合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差异优势与市场定位理论(STP)的结论,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选择动因、选择优势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实证研究,提出了金融中心发展的核心问题:战略产业组合。  相似文献   

13.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自产生以来,不断演化与发展。文章在介绍产业组织理论产生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和观点,并给予了相应评价。最后,从理论观点与新发展两个方面对新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4.
15.
陆治原 《生产力研究》2006,(9):199-200,203
文章按照历史的逻辑顺序对产业集聚理论的演化发展进行了归纳,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理论的主要思想,并对其理论贡献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评价;在总结产业集聚理论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趋势,提出了产业集聚理论需要重点研究的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只有产业兴旺才能真正实现农民致富、农村繁荣、农业发展的目标。随着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厘清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内涵及其地位作用,系统总结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的问题困境,对增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经济活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乡村产业振兴中暴露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文章提出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优化乡村产业培育方式;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产业发展软硬环境;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产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品质;加大数字农业建设力度,强化乡村产业数字化保障;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优势理论:国家大学科技园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石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在突破“比较优势陷阱”、考虑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效应的基础上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一书,标志着竞争优势理论的诞生。书中首次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概念区分开来。波特认为,现实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无论在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上,还是在政府政策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都会成为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现代企业应从“低成本”和“产品差异”两个层面上构筑自身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正一、新工业革命下产业发展排他性特征新工业革命有着与前两次工业革命截然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我们把握产业发展脉搏的思路来源。新工业革命下,模块化和定制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彻底改变了旧有生产流水线式的大规模生产模式,而为人和机器提供二维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也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理念与现实的碰撞更是为产业竞争优势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一、产业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性产业是指竞争者在主要地区或国家性市场的战略地位从根本上受到其全球总体地位的影响.这一表述隐含的意味是该产业内竞争者在全球而非地方性扩张的特征,因此迈克尔·波特断言"全球性产业要求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竞争或面对战略劣势".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作为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近年来引起理论界、企业界以及政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当前世界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互动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益,同时也可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