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统分结合”发展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客观评析了主张土地私有化或变相私有化的四个错误观点:评析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产权不清”的观点,认为法律对土地集体所有权作出了非常清晰的界定;评析了“土地私有制是农村土地改革方向”的观点,认为这种主张的实质是通过永久性地固化原有的家庭土地承包关系来搞农村土地私有化,无视和否定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应注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思想;评析了“农村土地私有化会使农民更为富裕”的观点,认为私有土地的自由买卖并不能使农民实现权利与结果的公平,绝大多数农民也不可能通过农村土地私有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富共享;评析了“‘一田两主’制度是农村土地改革有效途径”的观点,认为这一论断是通过实际架空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来变相主张农村土地私有化。  相似文献   

2.
慎言农村土地私有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方有不少官员主张土地私有化,专家、学者中主张土地私有化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根子在于土地公有制,认为只有土地私有化了,农民就有了产权、有了人权、有了一切,国家就有活力了,就可以进入一个理想世界了。过去,我在许多场合都表明我对农村土地私有化的担心,为此,招致很多人善意的批评。今天,我明确反对土地私有化。第一、中国农民中的绝大多数没有私有化的要求。我到过很多地方的农村,在我与农民的交往中,没有听到、见到农民对土地私有化的要求。我认为,农村土地私有还是公有,是继续搞家庭经营还是股份合…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的争论,文章首先确定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目标是增进农民福利,并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约束,然后结合土地功能,针对中国当前转型经济实际,从土地私有化和资源配置、土地私有化和社会保障、土地私有化和公平以及土地私有化和经验证据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最后得出分析的结论:中国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综合考虑土地制度的资源配置效应、土地保障功能和公平问题,并把土地制度问题放在更广泛的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中来考察.  相似文献   

4.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而土地权利是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正是应有之意。因此,必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权利保护的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5.
稳定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由于土地制度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因土地利用而发生的各种关系,进而影响农村社会的全部经济关系,土地关系的协调和优化过程,就是农村经济关系的变化和优化过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都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民的生存所系。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土地作为农民生存保障资料的功能将在很长时期内不可能改变,农村部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会改变。因此,中央一直特别强调,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这也是国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主要立法精神。本文拟就贯彻落实好这部法律,依法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6.
土地产权明晰化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终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产权的不明晰造成了严重的三农问题.本文从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缺陷出发阐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然性,通过分析现行几种土地制度改革方案,提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环城市相对发达农村区域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股份制,在偏远欠发达的农村实行土地私有化到人(户),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对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探索和改革.在对甘肃省农村土地制度问卷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站在农民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我国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农村土地私有化是解决当前农村土地产权问题、保护农民权益、发展农村土地生产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该制度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我国同样可以实施农村土地私有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学者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和产权经济、制度经济的探索,我国农村土地应实行私有化,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以打破“三农”问题的僵化局面,使农民以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地位进入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寻求实现土地经济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实现土地的潜在的巨大收益,以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9.
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而土地问题的核心问题又是农民权利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基本制度涉及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安排,就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样的产权制度安排对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而农村的改革首先起始于对土地制度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核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然而,农村土地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相适应,已凸现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益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累退税、土地市场与地权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土地市场存在的情况下,分析累退税制度对地权配置的影响。研究方法:历史文献、逻辑推理与案例比较。研究结果:(1)人头税与土地税实际上均与土地挂钩,导致了事实上的土地累退税;(2)明朝的士人优免制度形成了制度上的土地累退税;(3)豪强与权贵具有更强的逃税和避税能力,造成了事实上的土地累退税;(4)中国近年来具有土地规模累进特征的农业补贴制度,对地权配置的影响起到了与土地累退税类似的效果;(5)具有土地累退税特征的财税制度影响了土地市场运作,促进了地权集中,导致了效率和公平双重损失。研究结论:应改革具有土地规模累进特征的财政补贴政策,实现单位面积农业补贴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2.
介绍基金投资,土地投资和土地基金投资,并说明土地基金投资的三项有利之处,最后介绍了土地基金运营方式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土地退化与土地养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和生物学的过程。其中,土地质量则是指土地的或健康状况,特别是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土地持续利用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土地质量的核心是土地生产力,其基础是土壤肥力。土地退化的形成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土地退化或土地质量下降往往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土地退化不仅危害资源环境,也对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破坏作用。因此,无论是从土地退化形成的原因还是从后果来看,土地退化也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具有社会、经济性质。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和土地资本三个范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土地经济学中,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土地资本三个词被频繁使用,究竟这易替代、易混用的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它们之间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现从资源、资产和资本的概念出发,分别探讨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和土地资本的内涵,可以看出三者之间的区别,并进一步分析出三者之间的联系,最后指出了三者之间的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一些地方在开展农地整理工作时,片面强调增加耕地面积,改进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却忽视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致使土地整理后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进而危及土地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1.土地整理项目忽视生态效益的原因分析。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看。现阶段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制定的时候往往着眼于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土地的质量、达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改善生产条件以及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对于土地整理的生态保护这一要求考虑甚少,也缺乏对土地整理规划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合理性的论…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利用优化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了解土地利用优化调控的内涵及基本模式,国内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进展格趋势,对研究LUCC与我国土地利用调控的结合方式和途径具有重原意义。对此,本文作了系统的阐述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土地细碎化与农用地流转市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土地细碎化导致效率损失,改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可以减少乃至消除土地细碎化,这已经被许多入视为常识。但是,长达千年的土地细碎化历史对此常识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中国人多地少的事实出发,提出现阶段农用地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就业保障功能、难以分割等性质,导致土地交易成本远远超过地块的规模经济,因而,在农民内部难以通过市场调整合并地块。只有农户大幅度减少并实现永久性向城市移民,才能逐步改变土地的上述性质,使农业用地的市场化调整具备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既要注重新增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也应重视补充耕地的后续管理工作。补充耕地的产权管理是耕地后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的产权有利于新补充耕地的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议将以土地整理方式补充的耕地交当地农民集体使用,而将通过土地开发补充的耕地集中使用,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新增耕地也可用于生态移民,发挥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20.
论土地整理与土地用途管制在耕地保护中的互补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地整理是现阶段我国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最主要途径;土地用途管制是抑制耕地占用速度,确保耕地质量的最重要手段,两者在耕地的保护中,具有互补作用,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