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省按照财政部的要求,积极深化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改革,在十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打破预算内外资金界限,初步实行了综合财政预算。将预算内外资金均作为政府可支配的公共资源,统筹安排部门的支出。预算外资金由财政按统一比例调控后(2006年财政调控比例为12%,2007年提高到20%),与预算内资金统筹安排。即各单位的支出首先由其调控后的预算外资金安排(扣除与预算外收费相关的成本性、补偿性支出),预算外资金安排不足的,再由预算内资金安排。除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半公益性单位外,其余单位不论性质如何,凡预算外资金和其他事业收入按支出政策能够满足其基本支出、必要的补偿性支出和一般专项支出的,一律取消预算内所有拨款。二、改变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安排方法,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在编制预算时,不再以上年预算或支出为基数,不是仅仅修改上年预算或核定新增部分,而是一切从零开始,对预算年度的各项开支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  相似文献   

2.
全口径预算管理要求将政府全部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中,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政府预算。全口径预算并非简单的预算口径问题,它关系到公共资源配置、国家方针政策和公众利益等重要问题。自2003年提出全口径预算的概念以来,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已经朝着这一方向有所推进,未来继续深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可以考虑在切实将预算外纳入预算内、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和完善复式预算体系等方面重点推进。  相似文献   

3.
高及红 《财政监督》2004,(2):26-26,32
一、实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成绩与问题2002年,湖南省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要求,出台了《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切实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湖南省各级各部门加强了收费环境的治理和收费行为的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对省直部门的非税收入,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将省公安、法院、工商、计生和环保五个执收、执罚部门按规定收取的非税收入,全额上交省级国库,纳入预算管理,支出由省财政按该部门正常履行职能的需要核定,确保正常经费供给。对其他省直部门和单位的非税收入,按性质分别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纳入综合财政预算,实行收支脱钩管理。二是将地税部门的代扣、代收和代征手续费纳入预算管理,由同级财政通过预算支出统一安排。三是严格实行收缴分离,取消执收单位预算外资金账户,取消原对一些单位实行非税  相似文献   

4.
吕远霞 《财政监督》2003,(11):24-25
财政如何加强对部门预算的监督,以保证部门预算从编制、执行,直到决算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试图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供探讨。一、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中出现的问题1.预算外资金管理混乱。如:某海关每年分别按行政经费和缉私警察经费上报给中央两套预算,总署也按两个渠道分别下达两套预算,形成了"一个单位,两本预算"。另外,地方财政返还给该海关的缉私罚没收入,未并入"法定账册"大账,而是游离于预算管理外,使部门预算还存在预算内、外"两张皮",没有形成真正的部门综合预算,从而造成财政分配实际上只对预算内资金进行分配,而没有将预算外资金作为政府宏观调控资金来使用。同时,账户资金收支使用情  相似文献   

5.
全口径预算管理要求把政府全部收支都纳入统一完整的预算中。从表面上看,全口径预算管理只是预算口径问题,但实际上,全口径预算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问题,它关系到预算能否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行为。国库作为预算资金收纳、划分、留解、支拨的专门部门,本应在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落实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仍存在制约国库职能发挥的诸多因素,不利于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切实贯彻。  相似文献   

6.
全口径预算管理要求把政府全部收支都纳入统一完整的预算中。从表面上看,全口径预算管理只是预算口径问题,但实际上,全口径预算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问题,它关系到预算能否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行为。国库作为预算资金收纳、划分、留解、支拨的专门部门,本应在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落实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仍存在制约国库职能发挥的诸多因素,不利于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切实贯彻。  相似文献   

7.
我省的部门预算改革起步较早。通过几年逐步的完善、深化,初步建立起了符合山西省情的部门预算编制体系,进一步规范了部门预算管理,提高了预算分配的透明度,强化了预算执行的约束力。目前,省级和市一级已全面实行了部门预算,县(区)一级部门预算改革覆盖面达到了70%。我省部门预算改革的做法与经验,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一、打破预算内外资金界限,初步实行了综合财政预算将预算内外资金均作为政府可支配的财政资源,统筹安排部门的支出。预算外资金由财政按20%调控后,与预算内资金统筹安排。即各单位的支出首先由其调控后的预算外资金安排(扣除与预算外收费相关的成本性、补偿性支出),预算外资金安排不足的,再由预算内资金安排,除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半公益性单位外,其余单位  相似文献   

8.
论部门预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部门预算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规范预算编制,就是一个部门一个预算;是将原来各类不同性质的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使部门预算成为一个覆盖部门所有共公资源的完整的预算。这包括行政单位预算,又包括下属事业单位预算;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计划,又包括政府基金预算收支计划;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包括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又包括财政预算外核拨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它收支计划。实施部门预算,并不是我国的独创,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实行部门预算制度。这一制度经过不断的修订和完善,目前巳成为一种较为成熟制度。部门预算就是将政府的各种支出,用严密、详细、精确的预算规范起来,并将它法律化,使它成为政府支出的依据。凡是违反部门预算的任何支出行为都被视  相似文献   

9.
做好预算会计工作应防止“八重八轻”现象葛祥云,邱保佐一、重预算内轻预算外预算会计工作应坚持预算内外并重的原则。但是,目前有些会计人员只重视预算内会计工作,而忽视预算外资金的核算管理,造成了单位预算外收支无计划、无预算,管理混乱,甚至出现了"小金库",...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政府调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有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政府授权的其他组织(以下称部门或单位)。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预算外资金,是指部门或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物价部门的规定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其范围包括:(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或…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以中心校为单位将全区农村中小学经费全部纳入区级部门预算。其中:人员经费足额安排,并由区财政统一发放;日常经费,预算内按省定标准安排,预算外收取的学杂费收入全额安排;项目经费,实行“部门会商、量入为出、统筹安排”的办法,由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我县于1996年,将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预算外资金、自筹资金、统筹资金纳入单位预算与预算内经费拨款,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编制综合预算,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一、宣传动员,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王国利 《财政监督》2003,(11):25-25
一、收支两条线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1.收费部门观念和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政府管理机构凭借国家法律赋予的职能而收取的,所有权应属于国家。但从检查的一些部门情况来看,尽管已经实现了收支脱钩、收支分离,但收费主体支配收费资金的意识和格局仍未改变,部分单位在实际执行中仍然未能摆脱"谁收费、谁所有、谁支配、谁消费"的局面。2.部门预算管理粗放,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不足。部分行政性收费执收执罚单位的部门预算管理中,仍存在着重核算轻管理、重业务轻信息、重决算轻分析、管理粗  相似文献   

14.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审计的重点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深入,财政拨款逐年减少及预算外资金的增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审计应把查预算内的财务收支与预算外收支结合起来,并突出以下重点内容:①预算支出是否合规,超支的原因是什么,超支部分是怎样列支的;②预...  相似文献   

15.
一、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面临的主要矛盾 1、制约因素 (1)思想认识转变的困难。由于我国政府非税收入主要表现为“收费”和“罚没收入”两种形式,且大部分政府非税收入没有纳入预算管理,因此一些单位领导对政府非税收入的财政属性缺乏足够认识,甚至认为政府非税收入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应归部门所有,把政府非税收入视为单位自有资金,致使财政部门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常感到无能为力。国务院在1996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中规定:“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然而,由于预算外资金设立的初衷就是用于弥补部门、单位和政府预算内资金不足或专门用于某项事业,具有很强的部门、单位和地方属性,致使无论是领导还是财会人员难以走出政府非税收入是自有资金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为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资金的科学精细化管理,根据财政部《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要求,从2010年1月1日起,省财政将包括车辆通行费(限于政府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门是各级政府的职能理财部门。《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在将乡镇统筹资金列于财政管理的范围的同时,将农村教育费附加列于政府基金,根据财政部规定从1997年纳入预算管理。但是,有些地方的农业部门一直把乡镇统筹资金视为集体资金,将乡镇统筹资金纳入乡镇经管站管理、融入“农村基金会”,并作为其主要资金运营,违背规定和超出村限划定收支项目和收支比例,并  相似文献   

18.
张晓琴 《会计师》2009,(6):53-54
<正>"收支两条线"管理源于国家加强预算外资金收入的管理。最早于1990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概念和要求,并于1996年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明确了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2004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中,则对政府非税收入概念、范围和管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政府非税收入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相似文献   

19.
习锋  杨文俊 《上海会计》2002,(6):57-58,54
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是指具有收费职能的部门或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应收取的行政事业费(基金)按规定由执收机构(代收银行或有关单位)收取并全额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所属的特殊经费等,由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纳入本级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各单位事业性收费逐步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体制。按照上述规定,围绕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的主要环节,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管理规范。在《会计法》执法大检查中,我们发现单位的会计核算形式多种多样,而…  相似文献   

20.
捷克的预算外资金周木在捷克,除预算资金外,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都设有各种预算外基金。从中央部门来看,1994年农业市场调节基金的收支各为35亿克朗,环境保护基金的收支各为49亿克朗,其他一些国家级基金的收支数字很小。各项国家基金转给地方政府的补助金,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