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本质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特征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的规定性,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表现。社会主义本质不仅不否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特征要求。二是不仅要从生产关系方面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且也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方秀兰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基本经济制度(主要是坚持公有...  相似文献   

3.
本刊上期介绍的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制皮下产品成本的经济本质问题的讨论,已由莫·沙科夫在苏联“经济问题”杂志上发表的“关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范畴的成本”一文予以初步总结。现在我们结合着上次所谈的几个问题,对这个初步总结作一简单的介绍。一第一,产品成本的经济本质是什么? 产品成本同生产产品的社会必要消耗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4.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等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有中国物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 也不是完全和绝对地等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私有制不是其基础。  相似文献   

5.
《经济管理》1999,(4):1-1
今年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及机制是经济制度与生产力的连接点或中介环节.正像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与经济制度最终由生产力决定并不矛盾一样,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及机制的社会性质与经济体制及机制构成经济制度的准生产力基础并决定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也是不矛盾的.探讨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有利于分析和解释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一些不易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企业财务本质各派学说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社会主义企业财务本质这个长期争论颇多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的本质不应当是“资金运动论”,“价值关系论”,“货币关系论”,“货币资金运动论”,“国家分配论”,“微观价值分配论”,而应当是“资金关系论”,即资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这才是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的全面而真实的本质,才是比较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循着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的思路,在对制度、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概念辨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分析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谈了个人的看法,并就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评析了理论界的若干观点。认为,只有所有制及其结构才能决定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而在所有制及其结构中,须分清楚其中的主导力量、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和行将灭亡的成分。一般而言,居于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关系决定着该经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仍然具有发展前途的所有制关系也会对基本经济制度产生重要影响,而正在走向没落的所有制关系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则是无足轻重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是相对于“初级阶段”而言的,它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但是二者是有内在联系的。在我国二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经济制度的变革总是与之相伴而行。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全面、正确的理解,关键在于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要把非公有制经济排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之外。  相似文献   

10.
关于改革方向的误导性观点流传广泛。正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澄清与深化对以所有制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以现代法治市场经济取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本质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不是用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判断一种经济形式是否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标准在于财产权利的等同性,即劳动者共同所有、共同劳动、共同管理和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1.
在邓小平理论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在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邓小平形成了他的民主法治的执政新理念:(一)民主法治必须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08页)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不断完善,党的执政基础才能不断增强,实行民主的成本问题才能解决。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政治问题用经济的方法来解决,坚持在处理经济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国家的两种身份(政权行使者、国有资产所有者)、两重职能[社会管理、经济(含国有资产)管理]是国家财政“一体两翼”的经济基础或思想源泉。从两权不分与计划型财政的转型入手,提出“一体两翼”思想的形成过程与理论总结,既回答了对“一体两翼”的批评与否定,又强调了“一体两翼”基本框架的现实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张宇  蒋茜  王娜 《经济学动态》2012,(3):9-13,32
社会主义本质不是某种抽象的单一不变的定义,而是由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构成的有机整体。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关键在于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要正确把握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共同富裕与公平正义的性质和内含,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联系与区别。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完善、深化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也是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4.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发迹生产力落后的状况,作为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的公有制经济也是不完善、不发展的,当它还不能完全解决人们的生活、就业和建设等问题时,非公有制经济就是不可缺少的,在多种所有制结构中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现由多种所有制经济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筹集  相似文献   

15.
信息的本质和信息量度量的方法,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问题,前者回答“什么是信息”,从质的方面来描述信息;后者回答“怎样度量信息”,从量的方面来刻画信息。一般地说来,信息的度量方法是建立在对信息本质的认识的基础上,即;对信息的本质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信息度量方法;对信息本质的认识越深刻,所建立的信息度量的方法就越合理、越科学。对于究竟什么是信息,信息的本质是什么,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公认的、一致的回答。在这个问题上,有从语言学上对信息下的定义,有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信息的…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中的公有制与按劳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过去,一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三个基本特征: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现在认定计划经济与社会基本制度无关,是一般范畴。这样,支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三足鼎立”,变为“两条腿”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以后会不会再失去其中一个,变为“金鸡独立”,甚至变为“无脚将军”呢?理论与实践若不能予以很好地回答,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去年,我在一个学术讨论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时,有些人说我还是保守,什么特征,只要共同富裕就是了。这使我有些纳闷,没有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又如何保证“共同富裕”呢?于是,我提出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使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存在、壮大和发展问题,希望理论界探讨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来。  相似文献   

17.
登高一步论改革华定谟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至今九年多过去了,从理论上讲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得怎样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站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三个层次划分的高度,才能回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分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生产力标准来调整人民利益关系的思想,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发展。邓小平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相统一的原则,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为我们正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内外热议的话题。“全球化”(globalization)问题已经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且这种影响仍正在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那么,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有何关系?如何认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意义是什么?朱宗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研究:全球化视野下的意义与战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回答。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国家统一制订实施各项经济法律、法规。经济关系的主体,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之内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应是公平、自由、互利的竞争。市场经济在运行机制上同计划经济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