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能否正确理解并运用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决定审计的成败。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呈反向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人员评估的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关系,与审计人员愿意接受的审计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审计证据与审计人员评估的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关系,与审计人员愿意接受的审计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顺利开展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2.
审计的过程就是各参与方相互博弈的过程。通过对国家审计机关审计行为的博弈分析,可以发现,在审计资源的约束下或者出于对审计成本的考虑,国家审计机关可能排除应列入审计计划的审计对象,审计人员寻租诱惑足够大的情况下会发生审计合谋行为,制度并不一定能够阻止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不当行为,所以应该加强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以全面提升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3.
分析审计在现代民间审计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我国民间审计中的应用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受审计软件开发、审计人员知识局限所制约。扩大分析审计的应用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需要审计人员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作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陈婉玲 《新智慧》2006,(1):45-46
在信息化时代,审计人员必须使用计算机来跟踪电磁化的审计线索,即使被审计单位打印输出了所有的审查资料。因为计算机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对电磁化的资料进行抽样、检查、核对、分析、比较和计算,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能有效提高审计效率、扩大审查范围、提高审计质量。通用审计软件是具有常用计算机审计功能的通用计算机程序,它是审计人员广泛使用的审计工具。但是,我国审计人员大多还不熟悉通用审计软件及其应用,笔对此作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5.
审计活动的实质在于为保证受托经济责任得以全面有效地履行而实施的一种经济控制手段,那么,建设项目因其特殊性,其审计也有自身的特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内容,因项目的属性不同会处于不同的审计层次;针对不同的项目,审计的对象和目标也不同;项目审计的范围也会随项目领域的扩大而拓宽、延伸。另外,建设项目审计因其独立性,也同工程结算审核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刘佳 《新智慧》2006,(4):55-56
审计从产生至今,始终在为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努力,审计模式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现代审计模式,审计界将其视为继制度基础审计后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然而,在安然、世通等事件发生后,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受到了行业内外的质疑。社会公众的利益需求是审计生存的基础,于是,审计界开始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进行重新审视,在此过程中创造了一种新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这一审计方法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因此也称为经营风险审计。本将建立在审计风险模式上的风险导向审计称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政府审计的演变过程、审计机构的设置、资金的来源、审计工作的重点、与内部审计关系等几方面对中英政府审计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两者的异同,提出我国政府审计应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审计风险的内涵着手,通过对风险模型及其应用的分析和阐述,探讨审计人员在审计各操作步骤中所关注的审计风险不同内涵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及其图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并对审计实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容易。本文详细论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以图示直观地描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略论环境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看,我国开展环境审计是必要和可能的,但是,要注意研究我国环境审计应遵循的原则,环境审计基本目标,审计依据方法及准则,主要内容及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行政事业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机关创建伊始最早涉足的领域之一,但新时期我国行政事业审计面临挑战,如何在“人,技,法”方面进行审计创新,迎接挑战,本文就解决这些难题进行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全从四方面来诠释电子商务审计这个全新的课题。1、电子商务审计与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区别,指出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局限性,电子商务审计是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发展。2、电子商务的社会审计,从社会审计的角度探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3、电子商务的政府审计,从我国独特的经济布局论述开发电子商务政府审计的必要性。4、电子商务审计所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审计信息不对称与诚信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信息不对称是审计诚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从防范审计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对有关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机制,将有利于消除审计中的不良社会现象,实现诚信审计。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审计理念与审计方式,应转移审计内容和审计目标的重点,配套改革审计制度;改革审计技术、审计方式;注重审计结果的服务作用;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推动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在我国国内掀起了“审计风暴”以来,社会公众在痛恨腐败之余,“廉政审计”的呼声此起彼伏,迫切依赖并期望凭借审计力量向深层次腐败问题开刀的愿望全面爆发,随之而来提出的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扩大审计队伍、公开审计报告等各种建议纷纷见诸报刊、网站等媒体。作为国家审计机关,有必要谨慎地面对“廉政审计”这一新的主张和要求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思考。以下是本人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能适时消除社会公众对审计反腐功能认识价值上的误差,并呼唤审计同仁冷静地对这个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王爱东  邹维忠 《新智慧》2003,(12B):35-36
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经济运行模式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国外各种机构的内部审计也在积极寻求变革,其主要特征是从以检查、评估为主要内容的符合性审计向以增值和改善机构运行状况为主要内容的增值性审计转变。目前这种转变在国外许多机构(包括企业和政府)已经取得成功,增值性审计已经成为国外有关机构内部审计的主流。本试就增值性审计的主要特征略作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手工审计相比,计算机审计会对政府审计的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分析计算机审计对政府审计成本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计算机审计环境下,加强政府审计审计成本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管理审计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并深入剖析的一种活动。随着我国企业现代制度的建立,必须改革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与方法,加强管理审计,实现从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审计风险与审计成本的分析与决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计过程实际上是审计风险的控制过程,也是审计收益、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的权衡过程。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只有正确地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才能找出理想的期望审计风险,进而求得最小的审计成本。但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又很难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正确地评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遵循适度的谨慎性原则即适度高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20.
于静  刘金文 《新智慧》2007,(12):52-53
本文从介绍英国审计委员会的工作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政府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和政府外部审计缺位的客观事实,指出了英国经验对于完善我国政府审计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