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调整开发区发展思路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开发区20年的发展成绩显,但目前在政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隐忧不可小视。应对开发区“三为主,一致力”的发展模式进行主动调整,在产业结构、资本结构、技术掌握、市场结构上开拓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4.
开发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重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验田取得了重的成就,已经成为各级城市经济发展的重支柱。如何促进开发区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开发区与周边农村地区城乡一体化,带领农民共同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 一、中国开发区的独特之处 中国的对外开放大致分为三个层次逐步展开:一是经济特区,二是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三是将开放地区扩大到沿边、沿(长)江地区和各省会城市。1984年,在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二波中,确定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作为开放沿海城市的配套措施,国家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比照经济特区实行一些特殊经济政策。为适应第三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家又设立了1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并在一些沿江和省会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国家总共设立了3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对外开放、产业倾斜考虑,国家又设立了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国务院又在特区和开放城市特批了一些开发区。如海南的洋浦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苏州工业园等。另外还有台商、华侨投资区等。国家批准设立的13个保税区从其实际运作来看,也可以归入开发区的范畴。 国家开始对地方政府设立各类开发区没有明确的规定,许多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立了地方级开发区。省级政府设立的一股也称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市)、县(区)乃至乡设立的开发区则名称各异。国务院1993年33号文件规定:“设立各类开发区,实行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两级审批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创办各类开发区的目的是为改革开放和发展高新技术提供示范,以此带动区域和全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在创办开发区之初缺乏经验,因此造成了我国开发区布局不合理的现状,这大大限制了开发区功能的发挥。为了更好地发挥开发区的功能,中央政府有必要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对开发区的布局作出宏观上的规划和调整,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各级各类开发区的合理布局。在具体操作中,要分级规划,重点开发,分全国性开发区、区域性开发区、地方性开发区三个层次进行规划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开发区作为江苏省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外向度最高、高新技术产业最密集的区域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省内各级各类开发区已经成为各地创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区域经济的排头兵。然而,在开发区起承转合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也面临着“后开发区时代”所带来的种种威胁,存在职能定位混乱、发展和竞争优势下滑、产业链增值缓慢等发展困境。以江苏开发区产业链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江苏开发区产业链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前各开发区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开发区的蓬勃发展,国外展开了开发区开发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开发区模式、开发区空间布局模式、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和土地二级开发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开发区的建立,国内总结出了中国特色的开发区模式、开发区管理体制模式、开发区运营模式和开发区形态模式。这些研究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开发区的开发运营模式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展开对开发区开发模式的综合性、整体性的研究,一是把以上关于开发区开发运营模式的八个方面的内容按照开发区开发规律(自然历史过程)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对开发区开发运营模式的完整内容的全面系统地概括;二是从开发背景、开发什么、谁来开发、开发过程和开发成就等全方位视角全面、统筹地概括出开发区的开发模式。在这种全面概括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继续完善当前及今后我国开发区开发模式并推动我国各类开发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过程中开发区政府机构和开发公司应当采取的举措和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9.
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模式是随着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而变化的。通常,在开发区建设初期,由于规模较小,人口较少,城市功能不完善,为了集中精力开发建设,大部分开发区的管理机构是上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按准政府的方式,实行放权经营。当开发区发展到一定规模,居民越来越多,城市功能越来越强,准政府的体制就不能适应地区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又回归到行政区管理模式。但是,这并不是回归到传统意义的政府构架,此时的政府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政府,而是一个精干、高效的政府。各地开发区又结合实际情况,各显神通,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 相似文献
11.
经济特区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且近年来重新获得了关注.通过对经济特区发展趋势的阐述分析其潜在的原因,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战略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北部湾地区作为中国与东盟跨海联结的纽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地处环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该地区由于基于中国与东盟“十加一”的合作在迅速发展、中国和越南现在进行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取得明显成效的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以将很可能成为继中国的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第四个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作为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是保证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整合才能够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13.
依托强大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区域资源、优惠的国家政策、有利的产业转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临港产业集群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并已初具规模。但在发展中存在企业的地域根植性不强、企业之间缺少科学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科技含量偏低、具有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偏少、高效的公共服务机构缺乏等问题,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北部湾经济区临港产业集群的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国内外高技术开发区的基本规律与趋势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国内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即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表现在:注重以先进理念引领规划编制工作;政府统一调控土地市场与开发管理;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并注重完善环境;以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未来发展的启示有:加突显城区功能和发展定位;更加突出产业集聚和支撑力度;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更加注重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更加突出国际化和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虽然不是区域经济学家,但是他的许多经济思想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在很多方面与现代区域经济学理论出现竞合。我国各个区域都应该深入领会邓小平经济理论并以其为指导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境外开发区治理模式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开发区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本文基于国外开发区公共治理模式的演进历程分析,揭示了发达国家与地区开发区给我国带来的启示;阐述了我国开发区治理模式的现状及演变趋势,并提出了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开发区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本文在了解新疆经济结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就业和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方向重点分析了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经济结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通过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港口物流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等要素,探讨了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中心的平台结构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区域港口物流发展的共生营销协同策略,即构建适应港口经济发展的物流基础设施、区域物流信息、区域政策三个平台,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