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四清 《新智慧》2000,(10):18-19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在规定的期限内按事先约定的条件将其转换成发行公司股票的债券。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这一融资工具必将为众多的公司所利用。为减少融资的盲目性,本文就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时机选择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再融资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两个角度,分析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的再融资决策。在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下比较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和可转换债券融资三种融资方式,得出公司发行分离可转换债券融资是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最优融资决策。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债券是近年发展很快的金融创新品种。国内对于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了。从每股收益的角度来考察可转换债券的初始转换价格的确定,从而为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公司选择最佳的发行时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胡其昌 《新智慧》2006,(4):69-70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企业的筹资手段之一。在转换日,理性债券持有人将视具体情况处理可转换公司债券:①转换价格高于股票市场价值时,要求发行公司赎回债券并支付利息补偿金;②转换价格低于股票市场价值时,将债券转换为股份;③不进行转换,持有债券至到期日收回本息。  相似文献   

5.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兼有股票和债券双重特性的金融品种,调整和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是它的重要功能。公司可转换债券的设计要与企业融资结构和资产结构相适应,按照资本结构优化的要求来确定其发行规模。  相似文献   

6.
发行债券同发行股票一样,都是通过吸引社会闲散资金而取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具有筹资迅速的优点。这两种筹资方式各有利弊发行公司债券不会分散股东权益,削弱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但发行债券公司必须在偿还日到来之前,积累和提供大量相应的现金,以保证偿还本息工作的顺利进行,而这将会增加公司的风险。特别对于成长型的公司,本身资金紧缺,债券到期的大量现金支出将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构成威胁,这相应也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公司若采用发行股票来筹资,虽然可以不用偿还本金,但是发行新股不但会直接威胁到现有股东的利益和他们对公司的控制权,而且其筹资的成本也是较高的。一、可转换债券特点分析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性质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又具备二者优点的筹资方式。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按规定的价格或一定的比例,由持有人自由选择是否转换为普通股(或优先股)的债券。由于这种债券可调换成普通股,给予投资者未来更多的选择机会,其风险性相应降低,所以其票面利率一般低于同期市场报酬率,这可以为公司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债券的转换亦可以减少公司筹集现金偿还本息的压力,所以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筹资方式。由于可转换债券通常票面利率低于同期市场报酬率,因此投资者的利益补偿一般是...  相似文献   

7.
陈四清 《新智慧》2004,(12B):65-66
可转换债券投融资绩效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对融资而言,可转换债券可带来融资成本低、股本稀释作用相对较弱、资本结构改善、灵活性强等绩效;对投资而言,可转换债券既提供了偿还本金的安全性,又给予了获得股票成长的潜在收益的机会。运用可转换债券进行有效的投融资活动,必须科学测算可转换债券的投融资绩效,才能避免投融资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融资效率的一般性分析经济学中的“效率”主要是指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以低成本获取高收益是经济行为高效率的表现。判断一个企业融资效率的高低一般有两个标准:一是融资所得资金成本的高低;二是融资所得资金收益的大小。企业筹措资金可以选择不同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在筹资决策中,资金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发行股票和债券是企业最常用的筹资方式,股票的资金成本主要表现为支付给股东的股利,债券的资金成本则主要表现为支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而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和债券的双重特征,其资金成本的计算不同于单一的股票和债券。发行可转换债券能否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取决于发行可转换债券能否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二、可转换债券与企业的资金成本1.可转换债券的资金成本。《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债券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40%。目前,银行3~5年(含5年)中长期贷款的利率为5.58%,5年以上的为5.76%。企业债券利率一般为3%~4%,而可转换债券利率较之企业债券利率更低。在我国已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中,票面利率最高的没有超过2.5%,最低的仅为0.8%。2.可转换债券的直接价值和转换价值。由于可转换债券具有“债券 看涨期权...  相似文献   

9.
可转换公司债券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都既涉及债务融资又涉及股权融资、都要承担到期还本付息的财务风险,但二者在法律特征、融资方式、发行价格的确定方式、融资成本等方面均有区别。《企业会计准则》只规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对于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尚无具体规范,《企业会计准则》有必要对企业发行认股权证与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补充规范。  相似文献   

10.
余玉苗  李孟莉 《新智慧》2000,(16):25-26
可转换债券是指根据发行契约可以在一定期限之后按所规定的转换比率或转换价格转换为发行企业股票的债券,它具有债权性证券与权益性证券的双重性质,因而又可称为混合性证券。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和发行企业都是非常有利的。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性大,投资风险小。一方面,持有人对发行企业具有强制性的要求权,可以定期获取利息收入,到期收回本金。另一方面.持有者可按规定选择有利的时机行使转换权利,将债券转换为股票,成为企业股东,享受股利和资本利得。体现了投资这种混合证券所具有的“下可保底,  相似文献   

11.
从控股股东角度出发考察在有控制权利益的情形下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的设计,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债券条款、转股条款以及回售、赎回和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等5个主要条款,发现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的设计本意是,维护控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迎合投资人的需求,损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并没有实现流通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与投资人之间利益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12.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兼具股权性和债权性的组合金融工具,它兼有普通债券的安全性与股票的收益性的双重特点。然而,转债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的价值评定较为复杂。由于转债价值结构的复杂性,用解析的方法无法对其定价。根据我国可转换债券的特点,运用二项式模型,用数值的方法对其定价,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国投资者了解可转换债券投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1年至2006年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及拟增发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求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因。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市净率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公司规模、成长性、经营现金流易变程度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正相关,成立年限、实物资产比例及盈利性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资本成本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是具有债券和期权性质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在未转换为股票前,由于票面利率比较低,在不考虑转股失败的财务风险时,资本成本确实很低。当发生转换时,其资本成本就不能简单的用票面利率来衡量,还要考虑转换后的股权成本。本文建立了一组模型,并按一定标准选取了样本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最后进行了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可转债资本成本普遍偏高,其大小与发行后股票价格的波动、转股价格的设计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行可转换债券成为中国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渠道之一。通过对中国2001~2006年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及拟增发的上市公司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市净率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成长性、经营现金流易变程度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正相关,公司的规模、成立年限、实物资产比例及盈利性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可转债定价问题时考虑转股价修正条款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2008年的熊市中,各可转债纷纷调低转股价,转股价修正条款给予投资者保护作用不容忽视。基于AFV模型,建立包含转股价修正条款的定价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转股价修正条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及其构成,发现了我国上市可转换债券投资价值被低估;并且还分别对影响可转换债券所含期权价值和债券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证实了我国上市可转换债券投资价值被低估是由于可转换债券市场因素和所含期权价值被低估所致,从而为可转债发行条件、发行条款的设计以及上市交易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控股股东角度出发考察在有控制权利益的情形下中国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的设计,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债券条款、转股条款以及回售、赎回和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等5个主要条款,发现中国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的设计本意是,维护控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迎合投资人的需求,损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并没有实现流通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与投资人之间利益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