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正>员工是公司的成本,还是公司的资产?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回答。如果将员工定位于成本,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必定要压缩成本。而钟国仪则坚决地把员工定位成公司的资产,只要公司肯投资,这部分资产就必定可以升值。“这种投资可以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为薪水和福利,还体现在沟通、培训上,以及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 等等。”加盟联邦快递之前,钟国仪已从事航空货运十年之久。谈起联邦快递在中国的发展,钟国仪的语气中显露出兴奋和自豪。钟国仪认为,在激烈的快  相似文献   

2.
一、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 1、有形资产的损失 首先,人才流失增加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如招聘广告费、甄选人才的有关费用.其次,新员工到公司需要有一定阶段的适应时间,而在此时间内,企业要付给新员工工资,但新员工在初入公司的这段时间里对公司不会产生或只能产生很少的贡献.再次,有的员工必须培训后才能上岗,对新员工的培训也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造成企业有形资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李金燕  吴斌 《现代企业》2022,(4):183-184
对于海外投资项目来说,财务员工的属地化有利于降低项目公司用工成本,便于公司在老挝当地财务工作的开展.然而,由于具备专业会计知识,且同时具备中文交流、书写能力的老挝财务人员较为稀缺,财务员工属地化管理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现就流域公司出纳岗位及外账核算岗位谈一谈财务员工属地化管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碧湾园林公司进行了管理模式转型,具体表现为:由集团统一发放工资模式改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模式,在集团公司统一管理下,按市场化要求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员工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效低成本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施工生产任务和提高员工收入等.而控制嘉和集团建设成本的成本合约部,应对园林公司实行目标管理,即制定目标成本,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税收法规对同花顺员工持股平台在没有减持情况下被追缴巨额税款的事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股权激励中不同员工持股方式在收到上市公司分红和减持股票时的纳税成本进行分析,并对持股方式的选择提出建议,即除考虑纳税成本外,还应考虑控制权、持股员工人数、基于公司治理方便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企业降低成本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实际情况出发,认为企业应立足岗位,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增强员工的降成本意识,提高员工劳动技能,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并通过科技创新降成本,实施各项成本控制手段,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职工在企业降成本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员工意见,鼓励员工发言.但是建言具有挑战性和人际风险性,尤其当员工面临一定工作压力时,员工建言需要更多的认知过程.目前有关工作压力与建言行为的关系的研究仍存在分歧.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根据资源守恒理论和成本收益分析理论,提出了建言价值认知和建言成本认知两个中介变量来构建工作压力与建言行为的认知模型,并假设不同类型的工作压力与建言行为关系不同.通过对国内三家大型企业260名员工的调查,对以上假设及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工作压力对建言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结果不同,挑战性压力促进建言行为,阻碍性压力抑制建言行为;员工会通过对比建言的价值和成本来决定是否建言.  相似文献   

8.
魏浩征 《人力资源》2005,(17):66-67
政府不断提高劳动保护标准,导致企业用工成本的提高.于是,通过加班的方式延长工时,减少员工人数,成了众多企业采取的应对策略.加班成为劳资双方都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方面,企业希望安排员工加班来增加生产,也有员工希望通过加班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企业在安排加班时往往又想控制加班成本和工资开支,而有些员工则不愿意加班,或者希望能多拿加班费,于是形成了公司和员工在加班费问题上的博弈………  相似文献   

9.
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结构的逻辑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从股东到高管、从高管到一般经理,再从一般经理到基层员工,存在着多层次的代理关系.广义的代理成本包括激励成本、约束成本和剩余损失,其中激励和约束成本与剩余损失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随着公司治理机制复杂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成本不断上升,而剩余损失在下降,这表明存在一个最佳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论企业员工培训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目前,企业界大都意识到了培训的重要作用,在不断加大培训投资.世界500强的绝大部分企业部对其员工的内部培训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投入,企业为培养人才所花费用已达到了企业总销售额的10%左右,为培训所花的人力成本也占到了企业总人力成本投入的10%,例如,GE公司每年都会投资10亿美元用到员工的教育培训上.为了提升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我国的企业也在不断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卧龙电气员工持股计划为例,分别分析了增持人员和企业的成本、收益和风险,探讨了企业的战略柔性。通过与卧龙电气以前推出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进行对比,本文认为,该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与大股东减持股份相结合,避免了在利润表中确认员工持股计划的成本,这是该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要动因。本文对该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优点进行了归纳,并指出在锁定期、公司业绩考核指标设计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我国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此时,若提高产品价格,把成本增加的风险转嫁给市场和消费者,那样无异于自绝后路;若增加员工的加班,则往往会让员工感到很疲劳,生产效率反而会变得更低.如何让现有的员工更加有效地工作,从而产生更高的效率,已成为企业经营者眼前最棘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因才适用,挖掘人力成本 在一家中日合资公司中,日方管理层并不看重个人简历和成绩,而是着重培养员工的苦干精神.在人才体系建设上,选用各种性格和特点人才,坚持人才因为思想的不同才有组合价值的理念,遵循持续选拔、培养没有任何怨言、脚踏实地工作的人员走上领导者岗位.  相似文献   

1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了基于业财融合的员工多维精益管理.以员工管理为切入点,构建了包含员工业绩评价与员工工作素质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公司针对不同员工精准施策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员工业绩考核结果应用,划小薪酬核算单元至个人,建立部门、班组、个人层面的工资总额三次核定机制,将员工个人薪酬与员工业绩考核结果深度挂钩,提高了薪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精准性,有助于激发员工工作活力,促进公司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5.
杨明广 《人力资源》2009,(15):32-35
不久前,某公司韩总向笔者倾诉内心无奈:选派的驻外分公司经理因管理不善,导致业务拓展受阻,部分骨干纷纷离职……如此下去,集团的扩张战略必然受到影响.其实,韩总遇到的困惑不仅仅是个案,很多企业老板都会遇到所聘员工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不适岗问题.这时,如果不及时换岗或调岗,不仅增加公司的成本,也给公司管理和其他员工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特别是类似分公司经理这样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对公司的影响会更大.  相似文献   

16.
张斌 《会计之友》2006,(28):52-53
关于公司责任,主要有股东优先论和利益相关者论两种观点.法律制度的变迁、非政府组织的推动使公司社会责任(CSR)的履行成为必然.从公司层面看,履行CSR可以提升公司声誉、减少管制和降低谈判成本、提高员工生产率,实施CSR的价值创造功能必将对我国企业带来启发和思索.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管控制造费用、强化预算牵引作用、实现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和权责对等,Y公司在全面预算制造费用编制过程中引入成本动因划分机制,通过成本动因牵引对不同制造费用项目进行归类;同时将制造费用的考核模式由单一单位产量耗用模式改为按照成本性态分类考核模式,按照不同成本动因的特点实施不同方式、不同周期的评价.实施成本动因后,Y公司非直接制造成本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升,制造费用的管控方式得到优化.Y公司的实践证明,成本动因管理有助于提升业绩评价的有效性、优化成本核算,并逐步实现成本管理精细化.  相似文献   

18.
董悦 《人力资源》2011,(10):48-49
C公司是某国有上市电力企业的下属公司之一,随着业务发展,新建项目由最初的湖北省内扩展到四川、云南及内蒙古等地,员工数量也直线上升,而新增人员主体是从项目当地招聘。这种本地化用工策略在项目最初运作时效果明显,不但降低了公司因员工外派增加的成本,而且有利于公司员工队伍的稳定。然而实行几年后,驻外项目点负责  相似文献   

19.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出,优秀公司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不要把人当成本,要当成投资.这就表明,所谓企业平台化,不是将平台的稳定与员工的回报风险相剥离,而是形成命运共同体,否则,就陷入了平台思维的迷津,难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20.
一个员工由梦想着被外派,到拒绝挽留并辞去工作,这样的事例在有大量员工异地派遣的公司中一再发生,而流失的往往是公司的中坚力量,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将异地派遣与员工职业规划结合起来会是在案例给定条件下一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