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关于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黑龙江、河北、云南三省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推行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对于加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加快农村基层民主进程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难点,剖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可谓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重大制度创新,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政策执行角度分析,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自利倾向、政策认知不足、协调沟通不畅以及执行方式欠佳,“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收发式、选择性、野蛮式和附加式的执行活动,造成政策执行背离政策初衷的执行偏差问题。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应有效用,必须加强利益关系的调谐、提高政策认同、促进主体间沟通、优化政策执行方式和完善政策执行的绩效管理,在矫正现有执行偏差的基础上实现对政策执行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新时期,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将受到空前的重视.而现行的"一事一议"制度对缓解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不可或缺.通过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诱致性变迁的模型分析,笔者认为,正是由于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求错位比较明显,致使其供给制度发生诱致性变迁,又限于客观形势,"一事一议"就是这一变迁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自下而上、自愿行动的一事一议机制是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基本机制,该机制下社区公共项目建设需要村民进行集体选择,并由村干部负责项目建设工作。一事一议早期项目建设基本依赖“民办”,村民集体行动陷入困境;2008年后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使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进入了“民办公助”新时期,有效调动了村民通过集体行动建设公共品的积极性,但是财政奖补没有直接对村干部的相关行为进行激励。基于福建省的调研分析表明,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之所以被调动,是由于政府与村民联合起来向村干部施加同向而有效的影响,其中乡镇通过村干部绩效考核、村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对村干部行为施加影响,同时村民直选导致村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更高。应进一步完善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和村民民主机制,继续提高财政奖补额度,并给予人口规模小的村庄更多支持,以促进农村社区公共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5.
李节 《大众商务》2010,(1):285-285
在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逐渐陷入困境,笔者通过深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调查,了解到了村级公共产品运用"一事一议"供给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试图提出几点建议,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逐渐陷入困境,笔者通过深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调查,了解到了村级公共产品运用一事一议供给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试图提出几点建议,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事一议"制度在提供农村集体物品方面目前仍然存在"社区"失衡、结构失衡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既有国家政策变化、村民集体行动困难等客观因素,又有满足生存需要等主观因素。在村级集体物品供给活动中,村委会在对国家转移支农资金等外部资源的竞争以及对内部村民治理的少作为甚至不作为是关键。在积极探寻有效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时,必须以村委会为基点,明确其责任主体地位,从农村治理的大局出发,更好地完善"一事一议"制度。  相似文献   

8.
农村村级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一事一议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着“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三难困境;产生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收入偏低、基层政府财政困难和制度本身的缺陷。破解一事一议推行困境需要建立和完善财政奖补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培育多元投入主体,以改善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状况。  相似文献   

9.
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机制。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事一议"试点出现了不愿操作、不敢操作、不会操作、不便操作、不好操作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随后,各地区政府就《办法》的贯彻实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据了解,在具体贯彻实施的过程中,农村基层普遍感到,《办法》的出台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行为进行了限制和规范,但对基层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触及力不够,如一事一议议事难、  相似文献   

11.
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筹资困难,公益事业举步维艰。按照政策设计者的意图,“一事一议”是通过民主的方式来解决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但调查显示,群众自愿有它的积极意义,也有其限度,群众自愿并不必然带来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根本问题是国家政策的取向问题,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一系列国家政策,基本上都是农民本位取向,但问题是,中央政策的具体落实和农民权利的实现都离不开乡村两级组织,在村庄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村庄公共物品需要中央、地方政府以及村庄来共同提供。所以,新农村建设要注意发挥地方政府尤其是乡村两级组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魏光 《新智慧》2009,(2):72-73
2008年中央选择河北、黑龙江、云南三省,以省为单位开展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同时,江苏、安徽、内蒙古等多个省份也自发开展了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相关事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尚无明确规定,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村庄内公共产品的滞后成为发展的瓶颈。在调研中发现,"一事一议"自主供给村级公共产品的方式在很多地方是失效的。基于此,本文对制约"一事一议"自主供给村级公共产品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修正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借鉴外国在涉农税收、农业财政补贴、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投资以及支持农业保险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应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税负、调整农业财政补贴结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白银市农村经济概况、新农村建设现实基础、金融支持农村及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农保政策试点与推广的积极性已被社会公众认可。本文基于辽宁省新农保政策及财政补贴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辽宁省各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负担能力。研究发现,政府具备新农保的财政补贴能力,并可以进一步从财政补贴方式、转移支付制度、财政引导机制与财政危机战略管理等方面完善新农保的财政补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钟世和 《西部金融》2006,(12):68-6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待金融支持,但现行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影响了其支农功能的充分发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金融创新,重点是创新组织体系、金融服务和金融制度,同时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推进农村社会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18.
贫困地区农村经济要取得发展,需要适合贫困地区的制度安排与政策,需要经济的、金融的政策相互协调与支持.本文通过对合阳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的分析和思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海北藏族自治州金融支持新农村新牧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问题,并就民族自治地区金融如何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信息化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完善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使涉农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推广和利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落实好相关政策,优化信息化建设环境,通过制定和落实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支持政策,加强农村信息制度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