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物流金融:企业融资的钥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金周转是生产、流通企业的生命线,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资金链一旦运转不灵,对企业就是致命威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与此同时,物流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正在成为业内关注的目标,现代物流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撑。未来的物流企业谁能掌握金融服务,谁就能成为最终的执牛耳者。专家认为“,物流金融”最大的福泽是惠及中小企业。然而,令人深思的是,中国相当部分中小企业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吃”。世界最大的快递物流公司U PS发布的年度《亚洲商业监察》报告显示,中国23%以上的中小企业正在遭遇现金流的困扰,但另一方面,2005年全…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环节已成为电子商务的瓶颈,解决好两者之间的问题已迫在眉睫,要想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单靠物流企业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引起社会、国家的重视,更需要电子商务公司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3.
在物流外包这个问题中,“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在这个物流外包共生博弈的过程中,企业怎样整合内外的各种资源,规避各类风险,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这些问题都的确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离不开物流,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电子商务网站的人谈论物流时,用的多是指责和抱怨的口气,把物流配送称为发展电子商务的三大“瓶颈”之一,有恨其不争之意;物流配送的人也谈电子商务,考虑的则多是如何应对挑战和市场机遇的问题。双方都在苦苦探索相互结合的途径和切入点。一、电子商务时代,两类企业实现合作的必要性电子商务是在开放网络上进行的企业之间或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商业贸易。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周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与服务质量,使企业能更有效地参与竞争。1.两类企业均…  相似文献   

5.
一面是油价上涨等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事实,一面是制造企业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希望与呼声,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了一种夹缝的境遇之中。如何才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业内专家指出,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在观念转变、运营模式中进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第三方物流(3PL)逐步形成为社会所关注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但3PL企业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在号称巨大的第三方物流市场中“望洋兴叹”的苦恼之中。众多物流企业在一片“物流热”中,如何打开市场?如何获得客户信任?如何与客户深入合作?如何实  相似文献   

7.
《中国储运》2011,(11):25-27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爆发性增长,一场席卷全国的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大战全面展开。引发电商企业“集体疯狂”固然有市场原因,但也有物流已成为电子商务瓶颈的因素。那么,自建物流是破解电商物流之痛的灵丹妙药吗?它的症结之源到底在哪里,又如何解决呢?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从各自的角度去解析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内领先的管理软件厂商博科资讯集团与国内著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安徽迅捷物流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迅捷物流将采用博科Open9000电子商务套件作为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并由博科集团为其进行“立体解析”实施。这是继上海全方物流、上海商业物流中心、张家港金港物流园区、上海光明乳业、湖南白沙物流中心等物流企业之后,博科赢得的又一个国内大型物流企业的订单。此次与迅捷物流的签约,充分显示了博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物流外包之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流业务外包,是企业为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力等,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物流外包也是一种企业对物流的合同或契约经营模式,是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随着企业归核化战略的推进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企业不断地从物流外包中获得好处,但同时一些专家学者主张把物流业务实施“全部外包”、“一体化外包”的想法也见诸各种报刊、杂志,他们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物流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事实上,不管是从理论上,亦或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角度来看,这种认识都是不成熟的。  相似文献   

10.
围绕制造业物流在过去一年里涌动起的新迹象,人们似乎看到了美好的未来。除了需要制造企业敞开更大的胸襟之外,第三方物流企业还要做好接稳“山芋”的准备,因为制造企业抛出的“山芋”有可能烫手。  相似文献   

11.
金盛遇到的问题是在物流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一方面第三方物流用“契约”的形式化解了企业物流的风险和矛盾,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行业“集约化”程度的低下又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薛贵明 《中国储运》2010,(10):85-86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在大众消费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电子商务的绝大部分销售都是通过物流来实现虚拟与真实的对接。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物流的发展是相伴而生的。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其面临的物流也越来越突出。物流外包?与第三方物流合作?还是自营物流?这是摆在电子商务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汪全 《中国储运》2007,(3):90-91
物流作为物资实体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并日益成为企业所看中的“第三利润源”。如何借助电子商务全面提高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物流企业所需要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我国加入WTO之后,与100多个成员国同时享受最惠国待遇,进出口关税大幅度缩减,极大地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运输、仓储、代理等相关产业的繁荣。随着全球营销管理的不断升级以及物流管理理念的火热登场,我国许多企业纷纷冠以“物流”这个名称向第三方物流业发展,有的甚至把原本经营运输、仓储、货代业务的企业改个名称做起“物流”来。必须承认,第三方物流的存在的确解决了企业的某些问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领域扮演的是企业战略同盟者的角色,在服务内容上,它可以根据每个…  相似文献   

15.
第四方物流破茧而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为第四方物流 当第三方物流仍处于发展壮大阶段的时候,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又横空出世。在当今物流链中,买卖货物双方为第一、第二方,物流公司被称为第三方,而向前三方提供供应链管理、物流咨询等系统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企业叫“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  相似文献   

16.
企业在组织物流活动时一般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建立自有物流体系,负责管理本企业的物流过程;第二种是将本企业的物流活动外包给专业性的物流企业,自己则集中精力进行产品生产和技术开发,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的优势,通过产业间的结盟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专业性的物流企业在国外又被称为“第三方物流”。在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物流模式已开始向第三方物流转变。第三方物流发展非常迅速,欧共体国家第三方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比重基本上在10%到35%之间。美国沃尔玛公司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价值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的主要目标 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的主要目标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推动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服务创新是提升第三方物流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服务创新可以通过增强第三方物流商和物流产业的竞争力创造更多产出,同时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地就业岗位。二是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要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就要求第三方物流商帮助企业实现“客户成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真正需求及其潜在需求。  相似文献   

18.
网络化是货运的生命线,是货畅其流的基石,也是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关键所在。河南许昌万里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万里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这一目标,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的业绩。目前,万里集团已进入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公布的“中国道路运输企业100强(2006年)”的前10位,拥有大、中、小型客货运输车1万辆,年上缴各项税费2亿余元。除物流以外,还经营客货运输、货运代理、汽车销售、汽车修理、石油供销、房地产开发等行业,  相似文献   

19.
行业分析     
《中国储运》2012,(10):98-98
“营改增”政策将试行物流行业叫苦不迭 今年11月1日,新的“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将在包括深圳在内的多个城市试行。但是新政在部分行业中引发了强烈震动。有电子商务、交通物流企业表示,新政使企业税负猛增,加上今年市场不景气,等于是让企业雪上加霜,期望政府能尽快出台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20.
李静宇 《中国储运》2010,(10):58-59
用动态的视角看待一个企业的变化,在看清这个企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同时,也许就会产生了一个连贯的思维,从而发现撬动企业发展的杠杆。记者采写“安得”,正是用这样的视角、这样的思维来看它的发展。代表第三方物流企业生力军的安得物流,其棋局又布下了关键的一子。8月6日,投资1亿元,芜湖规模最大的、功能最全的公共物流基地——安得综合物流产业园开业。这是安得物流在家电物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