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醛是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对室内甲醛污染治理的研究尤其广泛。本论文主要研究纳米银催化剂上甲醛吸附-脱附以及表面反应性能。甲醛的治理方法有很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选择催化氧化法进行实验,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将纳米银超声分散到无水乙醇中甲醛进行反应,再用红外光谱仪进行分析,定性分析催化剂上纳米银的存在。实验表明:纳米银作为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甲醛去除效果,甲醛去除率达到94.5%,且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
文章讨论了以各种原料为基础生产甲醛的生产工艺,供生产厂家和研究人员参考。以甲醇、空气做为原料的生产工艺是目前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工艺。甲醇过量氧化法(银催化剂)设备投资成本低,但是只能生产低浓度的甲醛,需要在工艺上改进。空气过量氧化法(铁钼催化剂)设备投资大,但是可以生产高浓度的甲醛。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甲醛,还处在研究阶段,希望此研究对甲醛生产工艺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本装置采用D.B.Western,INC甲醛生产技术,通过反应器中的铁-钼催化剂使甲醇氧化生成甲醛和水,从反应器出来富含甲醛的气体从吸收塔底部进入,被顶部进入的工艺水吸收形成甲醛产品。甲醛产品实际上就是力求趋于平衡的可溶性低聚物的混合体。在吸收过程中吸收塔的设计、温度、PH值、填料层循环量大小等因素对吸收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铁钼法甲醛制备是当今全球比较先进的生产甲醛的工艺,以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钼为催化本体,在列管式反应器内发生反应,该工艺具有产率高、单耗低、反复开停车、催化剂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投资大,所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调整导热油的温度来维持反应的转化率,正常转化率在92-94%之间.  相似文献   

5.
陈韶蕊 《河北工业科技》2012,29(6):370-372,375
以雄烯二酮为原料,经3,17位亚乙二氧基化,7位烯丙位氧化合成了目标化合物3,3,17,17-亚乙二氧基-7-羰基-雄烯二酮,总收率为45.2%。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体的结构经IR,1 H NMR和MS确证。3,3,17,17-亚乙二氧基-7-羰基-雄烯二酮烯丙位氧化的最佳合成条件如下:n(PDC)∶n(t-BuOOH)∶n(3,3,17,17-亚乙二氧基-雄烯二酮)=4∶4∶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5h。此合成方法反应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且产率高。  相似文献   

6.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催化醇的氧化,反应条件温和,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成为醇选择氧化的一个重要方法。综述了近几年TEMPO催化醇氧化反应的发展过程及其固定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究了在高压釜内利用氧气氧化,制备喹吖啶酮的重要中间体2,5-二[(4-甲基苯基)氨基]-1,4-苯二甲酸(2,5-di-p-toluidinoterephthali cacid,DTTA)的一种新工艺,该工艺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在1 L高压釜内加入45.6 g DMSS、45 g对甲苯胺、300 mL甲醇作溶剂,3 g醋酸做催化剂进行缩合反应。氧化水解阶段加入32 g氢氧化钠和1.3 g的催化剂2,7-蒽醌二磺酸钠,设定初始温度为75℃,使用氧气氧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头孢妥仑酯侧链4-甲基-5-噻唑甲醛的合成工艺,以丙酮和硫脲为原料,在碘催化下合成2-氨基-4-甲基噻唑,应用Vilsmeiar反应合成2-氨基-4-甲基-5-噻唑甲醛,再经重氮化脱除氨基,得到头孢妥仑酯的侧链,总收率达30%。  相似文献   

9.
1,4-丁二醇装置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将精甲醇作为原材料,制作生产出甲醛,甲醛与乙炔之间发生反应,生成丁炔二醇,其中含有数量较少的甲醛副产品,经过精馏等措施可以获取到废甲醇,精制以后的丁炔二醇经过氢处理合成粗丁二醇,再次进行精馏处理以后获得到纯度为99.5%以上的1,4-丁二醇。一般情况下,装置中的废甲醇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采用先进的回收工艺进行回收处理,不仅可以提升废甲醇的利用率,还能减少因为废甲醇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重视1,4-丁二醇装置废甲醇回收工艺的应用,为其后续的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测定微量甘油的方法,它基于甘油可定量被高碘酸氧化生成甲醛,甲醛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的衍生物在413 nm的波长下具有最大吸光度,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测定的含量线性范围内,回收率为98.70%~99.93%,RSD为0.2%。
  此种方法定量准确,简便快捷,是一种理想的测定微量游离甘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据海外媒体报道,日本触媒化学公司最近开发出了一种在一般温度和压力的缓和条件下可分解甲醛的新型催化剂。据报道,该公司用湿法氧化废水处理装置作为采用新催化剂的系统,并展示了其分解甲醛的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对废水的脱色效率,以双氰胺、甲醛和氯化铵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溶性阳离子絮凝脱色剂,考察了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絮凝脱色剂脱色效果的影响,优选了絮凝脱色剂合成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双氰胺、甲醛和氯化铵物质的量比为1∶2.1∶0.9,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5h,pH值为10,脱色剂用量为1.0%时所得絮凝脱色剂的脱色效果最佳。通过实验还探讨了絮凝脱色剂中游离甲醛的去除机理及最优去除方案。结果表明,先加入n(双氰胺)∶n(甲醇)=1∶2.8,再加入n(双氰胺)∶n(尿素)=1∶0.04,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可使游离甲醛含量降到0.124%,最终合成低游离甲醛、高脱色率的絮凝脱色剂。  相似文献   

13.
煤的燃前生物脱硫技术是在温和条件下(常压、温度小于100),利用生物氧化还原反应降解脱除煤中硫元素的一种高效率,少污染,低成本、低能耗的方法。文章将主要介绍目前国内煤炭生物脱硫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2-溴-1,4-二甲苯和苯胺为起始原料,通过氧化、Ullmann反应、环化生成3-吖啶酮酸。重点考察了不同溶剂、催化剂、反应时间对Ullmann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如下:以丁醇作溶剂,溴化亚铜为催化剂,于120℃加热5h得到邻苯氨基对苯二甲酸,产率为70.5%。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产物的结构经核磁和质谱分析得以确证。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海藻酸钙固定化1,5-二氯蒽醌对偶氮染料酸性红B厌氧生物脱色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各因子间交互作用的条件下,固定化1,5-二氯蒽醌强化酸性红B厌氧生物脱色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5℃,pH值7.0~8.0,LB培养基。NaCl浓度对脱色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当初始染料质量浓度≤500mg/L,染料浓度不会成为1,5-二氯蒽醌强化酸性红B厌氧生物脱色的限制性因素。脱色过程中,随着脱色率的增加,体系氧化还原电位(ORP)不断下降。该研究可为介体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纳米海绵中游离甲醛含量的分析方法。以2, 4-二硝基苯肼为衍生剂与甲醛反应生成2, 4-二硝基苯腙。在352nm波长处,HPLC测定,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0.02~20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纳米海绵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赵纪梅  李旭 《化工管理》2013,(6):160-161
根据现有印染废水处理工艺,采用Fenton/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其沉淀池出水。Fenton氧化在pH值4、Fe2+/H2O2(质量比)值2.5、Fe2+投加量300mg/L、反应时间50min;生物接触氧化在HRT 6h的工艺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7.1%;色度去除率达到90.0%,实验出水达到《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  相似文献   

18.
氧化反应器是精对苯二甲酸生产中的核心设备。在制造技术上,与一般的钛-钢复合板设备相比,具有更高的制造要求。文章结合对氧化反应器制造全过程的现场监造经验,对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序、原材料控制、主要部件过程控制、焊接过程控制、阳极化过程控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多聚甲醛的生产和用途汪多仁多聚甲醛是一种白色颗粒状固体。含甲醛大于95%的高固分含量的甲醛,便于贮存和运输。使用时,在适当温度下则变成气体高浓度甲醛,适于代替甲醛进行各种反应生成高质量的下游产品,因此,国内的应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多聚甲醛通常可用于生...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催化部分氧化法(CPOX)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合成气新技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条件下,甲烷和氧气进行部分氧化反应,生成CO和H 2,是一种温和的放热反应。该反应产物的H 2/CO为2:1,非常适合甲醇和高级醇及烃类等产品的生产。不仅装置能耗低、天然气消耗小,且设备简单、投资小、操作便利,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