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时说,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再次强调,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这表明我国的国有经济工作重点已经从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转化到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环节,进行了艰苦的尝试与探索,从搞活国有企业、搞活国有经济再到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结构优化布局,从国有企业的一统天下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三足鼎立,从大一统的公有制经济到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从九龙治水到国资委的统一监督管理,推动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在改革风雨和竞争实践中实现了集体性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提升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国际竞争力和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经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使国有企业真正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产生下岗的主要原因原因之一是经济体制因素。中央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国有企业搞好,用的是市场经济的办法。即把国有企业全部推向市场,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这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靠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求生存、靠上级主客部门“减税让利”求生存截然不同。这就决定了国家搞好国有企业的目的在于搞好国有经济,而并不是要把每个企业“救”活,把每个企业“保”住。对于那些长期经营不善、产品缺乏竞争力、资不抵债的亏损企业,则会出现减产、停产甚至破产或被兼并。当企业面对市场以销定产后,…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虽已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但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复杂的局面,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重大决策。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就必须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高度进行战略部署。正.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定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是国家为实现其社会经济目标而设立和发展的一类公有制企业,它并不是愈多愈好,而只能是“精于高效”的少数。这里的“精干高效”是指:国有企业要能完成国家赋予的社会目标,主要应作为政府解决市场失灵和控制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可见,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命脉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是政府改善民生、创造就业和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为国有企业的改革路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2001年我国国有经济分布结构及变动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各级政府通过实施“抓大放小”、改制重组以及兼并、破产和调整资金投向等政策措施,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国有企业分布结构逐步优化,国有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改善,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支撑和产业带动功能显著增强。但同时应当看到,当前我国国有经济行业分布面过宽、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地区分布同构化等矛盾和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仍将是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现据2001年会计决算数据,将有关情况反映如下: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经过近20年的不断探索,现已触及到问题的关键,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重组。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不仅应包括国有企业进入与退出产业的大调整,还应包括政府行为规则和市场规则的大调整。国有企业的大调整不能主要依靠政府推动的“关、停、并、转”等方式来进行,而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突出资本的纽带作用和资本市场的重组作用。强调建立一支按市场规则运作的中介组织,使各个市场主体公平、高效地参与全国性的产业重组。在资产重组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应是宏观的、有限度的,其主角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重点将放在优化国有经济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质量及综合竞争力上面。当前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达成政府、企业与职工的共识,是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者面对的“绝对挑战”。只有运筹好“战略”思维,才能使这场无声的战争,取得有形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国有企业而言,它肩负着不断发展与壮大我国国有经济的重要责任。薪酬管理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那么国有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与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信息广场     
陈清寨提出国企改革新思路本刊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最近指出,随着体制环境和供需关系的变化,国企改革的思路必须进行调整。他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调整国企改革的思路:由着重搞好国有经济、国有企业,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由着眼于搞好一户户国企,转向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向国家必须控制和提供服务的领域集中,进一步发挥国有经济的不可替代作用;由以减税让利作为搞好企业的主要手段,转向企业制度创新、推进公司制改革;政府要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资本经营公司通过在资本层面上的运营,促进了国有资本在一些领域的调整,特别是在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的退出和处理国有不良资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国有资产分布领域现状分析国有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我国国有经济的分布领域和内部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一)国有经济分布面过宽。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对254万户国有企业分析资料,1995年国有...  相似文献   

14.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致力于实现企业的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但国有企业仍然没有根本的好转。这表明以前的单纯的微观层次上的改革无法解决国有企业的难题 ,必须从整体上对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调整 ,把宏观层次的改革和微观层次的改革结合起来。宏观层次的退出 :国有经济的战略收缩从国有经济的整体看 ,它的规模和结构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首先 ,国有经济几乎无所不包 ,涉及许多不适于由政府经营的领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改变 ,国家拥有的资本愈来愈不足以支撑巨大的国有经济的“盘子”。其次 ,由于国有经…  相似文献   

15.
在2012年11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国西部》杂志社承办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和四川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聚集一堂,就中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广泛的交流。现根据会议纪录,整理摘要发表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6.
论强化国家经济控制力--兼谈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1978年以来的经济改革理论事实上一直隐含着这样一个假定: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执政之基础,所以改革应当增强(至少不能削弱)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二十多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我们都没有突破这个理论限制,从全民所有制、国有股控股的股份制改造,到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都是如此.与之相对应,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领域,关乎行业发展的关键项目都应该由国有企业承担.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国家政权的稳定有赖于国家对于国民经济的控制力,政府必须能掌控国民经济的运行,但是,国家经济控制力并不等同于国有经济控制力,国家经济控制力有更大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7.
王彦 《现代企业》2008,(8):35-35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尚未攻克的堡垒和继续改革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国有经济应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把握。国有经济的质主要通过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分布领域来体现,国有经济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它占据国民经济的命脉部门和关键领域,起着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国有经济的量即国有经济的规模。国有经济的规模不能太小,否则,就难以保证它在质的方面的优势;但也不能太大,否则,它就会损害市场机制的功能。国有经济应保持在适度的规模上。本文从世界国有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展开分析,并从中获得一些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障碍 1、体制障碍.我国目前的国有经济管理体制实际上仍是一种具有多层次代理人的、并且具有极强行政性的代理制.从政府的各级构造来讲,企业是中央政府按照政府的"条条"与"块块"交给各级政府支代理.  相似文献   

19.
国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新提法和新部署,与依靠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密切相关。国有经济主要依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三者具有明显制度形态导向的域观特征。本文基于域观经济理论,阐明了党拓展优化完善“政府-市场”的制度创新,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党引领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历程与实践逻辑。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离不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因此,本文综合梳理了三者做强做优做大的历程,其中,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历程具体包括:1949—1977年国有经济起步阶段,主要学习苏联模式做大国有经济;1978—2012年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阶段,引入市场机制做强做优国有经济;2013年至今国有经济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阶段,探索中国式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存在逻辑顺序,不仅表现为做强、做优、做大目标的先后顺序,还表现为其实现要依靠全面做强做优做大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  相似文献   

20.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我国国有经济的作用定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企业经营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资产和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能够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自身缺陷和不足,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