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近日,重庆市文化局一举捣毁一地下非法音像制品经营窝点,查缴今年来数量最大盗版光碟。5月22日上午10时,文化市场管理处接群众举报:渝中区新华路“雅兰电子城”内有一非法经营盗版DVD的地下黑窝点。接报后,重庆市文化市场稽查人员立即赶赴“雅兰电子城”,在负一楼一经营音像器材门店发现一处非常隐蔽小通道,通道底部的房间内正堆放大量简包装DVD。房间内五六个小工在封装工作碟子,旁边散落有成摞的彩色封面和光盘裸碟;文化市场管理处在重庆市经侦总队二支队和渝中区文广局的协助配合下,对该黑窝点内的违法音像制品予以查扣。经清点…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VCD、DVD影碟机的迅猛发展和电脑的大力普及,推动着音像制品需求量的急剧上升,全国各地的音像制品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由于音像制品在我国有着十分巨大的市场空间,加之正版音像制品与盗版音像制品在价格上悬殊太大,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他们不择手段,大肆“克  相似文献   

3.
谁谁谁 《乡镇论坛》2009,(36):41-41
我有一帮做“生活方式”类媒体的朋友,找他们算是“过日子”的专业级选手,知道城市里最最高精尖的吃喝玩乐宝地,并且以指导别人过优质的闲暇生活为职业。然而,就像专业厨师回到家以后就再也不想进厨房一样,这些职业生活家们一旦自己休了假,日子就过得乱七八糟,不是埋头大睡就是一部接一部看盗版DVD.最大的亮色也不过是跟着朋友去唱唱KTV,虽然这个项目他们是绝对不会在媒体上向大家推荐的,太俗。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家》2007,(8):108-108
采访约在金铁木的工作室进行。这套公寓位于北京的“新马太”地区(新街口、马甸、北太平庄),北影、新影、电影频道、电影资料馆全在这一带。他的工作室对面有栋老工房,以前是独立纪录片导演吴文光的家。走出胡同再过条马路就是贾樟柯的工作室——这附近卖盗版DVD的小贩都知道他。  相似文献   

5.
北京中视广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其鸣日前在文博会中国创意财富高峰论坛之2007中国(北京)国际版权论坛上说:“盗版给中国创意产业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上千亿元。”胡其鸣认为,实际上盗版对于本土“小制作”影视文化作品的打击更甚于进口大片,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迫在眉睫。胡其鸣粗粗算了一笔账:“按照2006年中国电影市场28.3亿元的票房计算,如果没有盗版存在,中国电影当年的票房应该是这个数字的四倍,也就是113亿元。”胡其鸣认为,新的司法解释为打击盗版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也将大大促进中国文化创意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VCD逐渐的“日薄西山”,DVD产品已“曙光乍现”。这个被众多商家视为新的发展机遇的产品尚处在市场开拓期,就遭到了当头一棒:近期国内一些DVD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甚至跌破了1000元的心理关口。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但专家分析认为,低价位势必低质量,一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商家利用消费者对DVD产品性能缺乏了解的消  相似文献   

7.
余音绕梁     
《中国企业家》2008,(21):30-30
“以前啊,老忘记休息,自从用上盗版,每小时黑屏一次,现在,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微软,精心呵护您的身体。”——10月21日微软开始对盗版XP用户强制实施正版验证和“黑屏”提示(桌面背景每隔1小时就要被“黑屏”一次),网友这样调侃微软“黑屏”事件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19日,我国电子音响协会与“6C联盟”进行DVD谈判。我国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必须向“6C联盟”支付4美元的专利使用费。这次DVD谈判给中国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  相似文献   

9.
二十余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但由于个别行业执法不严,监管乏力,导致该行业违法违规事件频出不穷。这其中,软件行业的产品盗版及侵权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依据软件产品的特点,严格论证了打击盗版与全社会福利水平间的相互关系,并指出对国外软件的盗版事实上形成了国内软件企业的“倾销”。通过一系列论述得出:无论是盗版国内还是国外的软件,都不利于我国软件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法的执法力度,加大对软件产品盗版的监管与惩治强度。  相似文献   

10.
韩皓涛善谈,操一口未改的陕西口音,谈着谈着,三五句话又回到了那个令他义愤填膺的话题:盗版。并掷地有声地抛出他的名言:我盗版,我是贼。还一本正经地和记讨论,在本刊上开辟一个打击盗版剽窃专栏的可行性。末了,又无可奈何地说,你们是财经杂志,又不是方舟子的“新语丝”。一副志不得酬的不甘模样。  相似文献   

11.
此举意味着蓝光标准在下一代DVD大战中全面胜出 在下一代DVD标准之争中经历多次重大失利之后,东芝2月19日正式宣布,将停止推广HD DVD标准。此举意味着蓝光标准在下一代DVD大战中全面胜出。在东芝退出HD-DVD生产销售业务之后,HD—DVD中国版阵营还将会继续“挣扎”,不过前景颇为渺茫。  相似文献   

12.
《巴蜀质量跟踪》2000,(12):46-49
从录像机、VCD机到DVD机,国内视听播放机市场现代化的速度可谓一日千里。曾一度以视听播放机市场“贵族”身份出现的DVD机,如今已以其“平民”的价格走进了普通百姓的消费视野。  相似文献   

13.
“电影《赤壁》打击盗版的工作,在组织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做到尽善尽美,《赤壁》的票房收入将更高。”  相似文献   

14.
“万利达”——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是亲切的。当年的“歌王DVD”自面世之初就备受市场瞩目,此后更一举唱遍大江南北。如今的万利达人当然也早已不再满足于DVD所创造的价值,走在家电卖场,我们在电脑展示区欣赏到“万利达”的身影;观看电视节目,我们发现“万利达”的名字出现在手机,甚至是掌上视频学习机的广告语中……  相似文献   

15.
绑定大客户     
一位软件公司负责市场的推广和客户服务的全球副总裁,如何在中国市场与“盗版”作战?  相似文献   

16.
目前,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已成为世界性话题,“打盗风暴”席卷全球。然而,盗版的暴利,监管的匮乏以及相关体制的不健全,造就一批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使文化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期时,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音乐组合水木年华,他们对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在2002年年初,持有DVD技术专利的六家国外厂家向中国DVD厂家索要高额专利许可费,否则将拒绝中国DVD产品出口。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这场纠纷最终还是以中国DVD厂家缴纳专利费而告终。事实上,中国DVD企业并不甘心任人宰割,他们早在三年之前,就酝酿联合研发一种新的技术以取代现在的DVD,由15家中国企业联合研发的这种技术的名字叫做EVD“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EnhancedVersatileDisc,简称EVD),并于2002年7月15日正式向市场推介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有望取代DVD系统的EVD,使我国开…  相似文献   

18.
《深圳质量》2004,(5):47-48
2004年4月1日,我市质监、公安部门一举端掉全国最大假冒DVD、VCD等激光视盘机制造窝点,查获1300多台假冒成品DVD、VCD机,涉及48个品牌。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日产假昌DVD、VCD机3000多台的制假窝点竟然被评为2003年度“诚信个体工商户”。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2009,(18):19-19
重走一遭“从垄断到竞争”的老路?日照的盈利是有代价的,盗版只是历史阶段性的产物,生活从来都是磨刀石  相似文献   

20.
丁海峰  王维 《数据》2006,(5):32-35
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最新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被访者购买过盗版或假冒商品,音像制品和软件成为侵权重灾区,另外超过半数的被访者认为目前在北京购买盗版或假冒商品的容易程度和去年差不多,仅有13.9%的市民知道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有“保护知识产权”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