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鱼池养鸭,在不增加饲料、肥料的条件下,每亩水面可多产鱼180-200kg。一、选择水面选用水面2亩以上,水深1m以上的成鱼池和二龄鱼种池,条件适宜在河沟、湖泊也可。对沙土埂、土质较松池埂及新开挖鱼池应修筑护坡。小型浅水塘,由于鸭群会搅动塘泥,造成浑水,使鱼浮出水面而被吞食,因此不宜进行鱼鸭混养。二、饲养方式一是放牧式:即将鸭群散放于池塘或湖泊水面,傍晚赶回鸭棚。这种方式有利于大水面鱼类养殖,也可节省一部分鸭饲料,但对鱼增产效果不大。二是塘外养鸭:即在鱼池附近建鸭棚,并设置水泥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增城市地处东江下游,历史上就有鱼鸭混养的习惯。据调查,该市有四成养殖水面配套鱼鸭混养,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小楼镇压正降村罗国凡承包了一个山塘(面积250-300亩)配套养鸭10万只,一年养鸭二批,总收入175万元(其中水产品15万元),获利丰厚。增城鱼鸭混养取得成效的做法和经验是:  相似文献   

3.
《农家之友》2007,(6S):47-48
每年的6月份开始育雏鸭为最好,因为6月份气温较高。此期不需要保温设施,还可让鸭子早下水放养,等鸭子长到中期阶段,已是金秋时节,这时不但气候凉爽适宜。而且饲料充足,鸭子吃得好、吃得饱,生长发育好。在秋末即可开产下蛋。只要饲养管理得当,冬季也不会减少产蛋量,来年则继续大量产蛋。为此,建议广大农牧渔民和养鸭专业户,抓住每年这个育雏鸭最理想的时机,多育些优良品种鸭,以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鱼鸭混养能使水中物质合理转化,保持物质的良性循环。鸭在水中活动可降温爽体,健康生长,鱼能利用鸭所排出的废物,保持水体干净,为人们提供优质消费品。鱼鸭?昆养必须得法,尤其要加强养殖管理,这样才会给养殖户带来效益。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正> 三、综合渔业 利用鱼池和池埂开展一些对鱼类养殖有利的其它种养殖业,综合利用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1、鱼鸭结合养殖 鱼鸭结合,互相有利,鱼池为养鸭提供了场所,鸭粪既可做鱼肥料,而且均衡下池,减少鱼病。 一亩精养塘配养50只鸭,不施肥,不投饲料,成鱼亩产可达500公斤左右,除养鸭收入外,每只鸭一年可省肥饲料15元,每亩水面节省肥饲料开  相似文献   

6.
1.忌惊。鸭子胆小,受惊后相互拱撞,大声呜叫、飞扑。蛋鸭受惊降低产蛋率5%左右,甚至有的高达30%,并连续几天产软壳蛋。因此,野外放牧时不要急追猛赶、粗声吆喝。另外,新老鸭子不要混养,新鸭子爱叫,弄得老鸭子不得安宁,影响其产蛋。  相似文献   

7.
“百日红鸭”是安徽省优良地方品种之一,具有体型小,成熟早、耗料少、产蛋多,生活力强等优良特性。据我们试验,最早94日龄即可开产,大多数在110日龄左右开产,每只鸭年产蛋270—300枚,高产鸭300枚以上。适宜农户饲养。可以充分利用有利季节和天然饲料资源;年仅耗料60—70斤。既宜放牧饲养,又能圈养,是一种优良的蛋用型鸭种。据调查,每只鸭年均可获纯  相似文献   

8.
<正> 鱼池养鸭,在不增加饲料、肥料的条件下每667平方米水面可多产鱼180-200公斤,其饲养管理技术如下: 1、选择水面 选用水面1333平方米以上,水深1米以上的成鱼池和二龄鱼种池,条件适宜的河沟、湖泊也可。对沙土埂、土质较松池埂及新开挖鱼池应修筑护坡。小型浅水塘,由于鸭群会搅动塘泥,造成浑水,使鱼浮出水面而被吞食,因此不宜进行鱼鸭混养。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词养蛋鸭的经济效益,我们对养鸭专业户的三种饲养方式(即全期放牧、全期圈养圈牧结合)进行了对比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全期放牧。就是全年不分春夏秋冬,白天让鸭在河湖中或收割后的麦地、稻田里自由觅食,归窝前喂一次谷粒饲  相似文献   

10.
高效鱼鸭混养技术要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致富指南》2005,(7):24-24
鱼鸭混养技术是一种效益较高的生态渔业模式。鱼池为鸭提供了清洁的活动场所,而鸭子排泄的粪便为养鱼提供了充足的肥源。粪肥肥水为养鱼培育了大量生物饲料,这样养鱼可不投喂饲料,鸭排泄7kg粪便,鱼池既可生产0.5—0.75kg鲜鱼,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鱼效益。  相似文献   

11.
雏鸭春季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鸭一般是指四周龄内的小鸭子。养育雏鸭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是决定养鸭成败的关键。春季养育雏鸭,易饲养,生长快,患病少,成活率高。一、饲喂雏鸭的消化机能不健全,要喂给容易消化的全价饲料。一周龄内雏鸭可以自由采食,少给勤添。二周龄内雏鸭日喂饲料量占雏鸭体重的18%左右,每天喂4-6次。  相似文献   

12.
兔血治鸭瘟     
每年春秋季节是鸭子发生新城疫感染的高峰期。新城疫就是鸭瘟,鸭子一旦感染此病,会给养鸭产造成很大损失。怎样治疗鸭瘟,就成了广大养鸭户关心的问题。鸭瘟是由鸭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病鸭主要表现为白痢、萎缩、厌食、羽毛蓬松、落群等症状,死亡率极高。因鸭瘟病毒寄生在鸭子身上,一旦感染此病几乎都会死亡。如果采用兔血治疗鸭瘟,效果十分理想,治愈率一般在90%以上。具体方法如下:取适量大麦,在铁锅内炒熟后,将热麦子装在木桶或玩缸内,然后将刚宰杀的家兔血与热麦子拌匀让病鸭自由采食血麦,为了保证疗效,一天…  相似文献   

13.
陈朝 《农家之友》2006,(7S):38-38
近年来,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不少养鸭户采取放牧的方式饲养“生态鸭”。他们的做法是:专门趁早、晚造水稻收割后田垌里变空闲、食饵丰富之机,大量购鸭苗回来赶到田里放。采用这种方法养鸭可大大减少了配合饲料的投喂量,降低了养殖成本。为农田除了大量害虫。而且养出来的鸭内质结实、味道鲜美,市场上售价自然比“饲料鸭”要高。  相似文献   

14.
据4月初阳县畜牧局统计,阳朔县饲养良种母猪已达12758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1.3%,目前,该县存栏20日龄以下的仔猪达9800头,20日龄以上的31727头,刷新了仔猪生产的新纪录。阳朔县在发展母猪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制订了激励政策,即一户养3头母猪以L,每头补助价值叨元的优质饲料,从而调动了农民养母猪的积极性。如高田乡和福利镇饲养母猪数均超3000头,并出现了一向养母猪几十头的专业户。二是推广科学养母猪的适用技术使每窝仔猪仅2个月便可上市,”由于长膘快,饲养周期短,耗料少又节劳力,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三是推广人工…  相似文献   

15.
钟强 《农家之友》2005,(10S):44-44
一般养鸭户习惯饲养早春鸭,其实,饲养秋鸭同样能取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饲养秋鸭的特点:一是气候适宜。秋后10天左右进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养到60天左右,体重可达1.5—2公斤,而且仔鸭较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秋季雏鸭可以在一季稻田、双季稻田吃落谷和虫子。  相似文献   

16.
一般养鸭户习惯饲养早春鸭 ,其实 ,饲养秋鸭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效益。养秋鸭有几点优势 :一是气候适宜。养秋鸭一般在立秋后10天左右进雏育雏 ,育雏成活率可达98 %以上 ,饲养50 -60天左右 ,体重可达1 5 -2公斤以上 ,而且仔鸭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秋鸭在秋后育雏 ,雏鸭可以在杂交中稻、再生稻田吃落谷和虫子。因此 ,可在沙滩、塘坎、沟渠等处放牧 ,觅食野生草籽、小鱼、小虾、泥鳅、昆虫等天然动植物饲料 ,不仅有利于稻田的除虫、耕苗的通风 ,而且雏鸭长得快 ,缩短了饲养周期 ,其管理方法是 :增设遮荫棚初秋由于气温、水温仍较高 …  相似文献   

17.
《致富之友》2004,(5):42-42
鹅是食草家禽,一年四季均可放养,饲养六个月,公鹅体重可达6公斤以上,母鹅可达5公斤以上,7个月的母鹅可开始产蛋,公鹅可出售。养鹅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饲养管理上务必抓好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蛋注染料孵彩鸡法国东部一养鸡主,把一种植物性染料注入一些将要孵化的鸡蛋内,到时竟孵化出毛色呈蓝色、紫色、青色、粉红色等五颜六色的小鸡来。这些彩色小鸡一投入市场就大受青睐。畜圈养鸭灭苍蝇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在猪、牛圈里养鸭,可以有效地控制会传播多种疾病的家蝇,从而大大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和畜病医疗费用。研究者的实验表明,饲养四五只麝香鸭的猪圈和不放养鸭子的猪圈比较,前者的家蝇数量可减少80%-98%。实验还发现母鸭的灭蝇效率是公鸭的3倍。让植物发荧光日本科研人员把取自荧火虫体内可产生发光酶的基因,成功…  相似文献   

19.
圈养蛋鸭新法采用新法圈养蛋鸭,可常年产蛋,料蛋比为2.8:1,每只鸭年产蛋12一15公斤,高的达17公斤,比放牧鸭平均高1倍。其技术要点如下:1.鸭棚建造。要求座北朝南,地势略高,以利排水,每平方米养6一7只鸭为宜。运动场、水地面积为鸭棚的1.5倍,...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滨海县坎南乡洪套村蛋鸡饲养大户李成梅,具有15年蛋鸡饲养经验,她养的蛋鸡产蛋高峰期长达5个月左右,比一般饲养方法延长了一倍多。同时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也高达96%左右,即使二龄蛋鸡产蛋率也有85%以上。现特将李成梅的蛋鸡高产高效饲养技术作一介绍。一、选用良种。她饲养的品种为罗曼蛋鸡。这种鸡抗病力强,鸡体壮,开产早,产蛋大,产蛋率高,蛋质好,销路畅,是目前较好的蛋鸡饲养品种,每年每只鸡可获利30多元。二、科学配料。具体配比为:豆饼20%、玉米65%、小麦麸皮10%、鱼粉5%。另外,每千斤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