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内河水运业迎来了实质性的发展机遇,我国海事界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争取在未来10年内将我国内河水运业提升到现代化水平。要实现我国内河水运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船舶等硬件设施的保障。当前,我国内河水运业仍然存在着船型杂乱,小型船舶数量众多,船舶标准化率低、高能耗、高排放等问题,这不仅直接增加了我国海事管理的难度和船东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2.
炒房团、炒煤团、炒棉团、炒国企团……诸如此类的商业符号已经成了浙江商人的代名词。有舆论说,这些符号反映了浙江民间资本对全国资源的掠夺和剥削,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和扰乱。面对几乎一边倒的舆论压力,浙江商人说,这些符号是舆论强加给浙江民资的恶名,我们决不接受;浙江省地方政府也不再沉默,省委书记习近平更是公开表态为浙江民资正名。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水运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并针对我国水运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全局上的港口布局、水运贸易结构优化和技术和信息管理水平提升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秦诗立 《浙江经济》2011,(21):33-33
最近,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是对我国金融体制弊端敲响的一记警钟。毕竟,民间借贷危机不仅在温州,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或多或少存在。特别是前几年炒煤、炒矿、炒房等风气盛行,民间借贷利率普遍高达月息2—5个百分点,而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增速呈整体下行,加上房地产“双限”,煤矿实质上“国进民退”等大背景下,民间借贷所投资的这些项目,实际回报可能远低于预期,危机规模化爆发的可能性已经放大,温州可能仅是开端。为此,加强防范、积极应对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5.
《浙江经济》2011,(22):4-4
作为中国民间金融最为发达的地区,浙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破解民间借贷风险须有前瞻思维和顶层设计。在考虑环节民间借贷热风险时,应注意发挥民间融资的独特作用,这既要有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撑、地方政府的勇气魄力,亦需金融机构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6.
2016年是"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和战略先导区建设的突破提升之年,连云港要强化对水运业的培育和扶持,引导企业更新管理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人才培养、提升竞争能力,使水运企业承担起提升全市经济实力的重大责任,进一步促进水运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程启乾 《江苏改革》2001,(12):41-42
水运业是高淳县三大特色经济之一。至今年6月底,全县拥有运输船1714艘、75万吨,其中集装箱、油运船舶约17万吨。今年1-6月,实现营运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20%。加快实现由水运大县向水运强县的转变,对富民强县、促进经济跨越式大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义乌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概况。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义乌市简化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放宽了对民间、社会资本的准入限制。在强化广:业支撑政策引导下,义乌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政府的1号工程,浙江义乌经济开发区、义东北小商品生产基地敞开大门,吸纳了各种资本进区投资办实业。截止2003年10月,浙江义乌经济开发区、义东北小商品生产基地累计引进企业1419  相似文献   

9.
万润龙 《浙江经济》2004,(11):22-24
浙江老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走街穿巷、前店后厂式的创业中,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浙江的民间资本也从“潜龙在渊,蓄势待发”改变为“飞龙在天,势不可挡”的态势。近几年来,浙江在省外的投资迅猛高涨,其资金数量之多,投资行为之众,扩张领域之广,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0.
浙江的民间金融规模相当庞大。对民间自发的、合理的民间金融活动,既要保护,又要规范,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浙江全省注册资本金超过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达8.5万家。总资产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111家,较“九五”期末分别增长2.5倍和15.6倍。这是目前浙江省经贸委透露的,这一数据意味着,浙江民间资本5年间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浙江民间资本已制造了上千个“亿万富翁”。  相似文献   

12.
潘哲琪 《浙江经济》2013,(21):10-10
民间投资长期来是浙江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2000年,浙江民间投资还不到2000亿元,2012年已突破1万亿元。尤其是2010年以来,浙江民间投资快速回升,年均增速达到25.9%,比前一个时期加快10个百分点。2012年,浙江民间投资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达62%,比全国同期高出2个百分点。然而,浙江民间投资增长仍面临较多制约。  相似文献   

13.
浙江的民间资金兵分三路,一是以参股的方式介入到各地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之中;二是通过共同出资、合伙等方式开设典当行、担保公司;三是通过民间融资渠道获取高额利润。这其中,被称为第二银行的典当行业备受青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改革以来,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去年上半年,浙江省实现GD4120亿元,增速12.7%,完成全社会投资1857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民间投  相似文献   

15.
广东与浙江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民间融资也相对活跃。本文在界定民间融资概念的基础上,对粤浙两省民间融资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本文认为,相对浙江省而言,广东省民间融资发展相对滞后,集中表现在两省经济发展对民间融资的依赖程度、企业自组织能力等方面。为此,广东地方政府应在充分肯定民间融资地位的基础上,将民间融资纳入法制的轨道,并提高民间金融的组织化程度,使其逐步实现无组织化一准组织化一组织化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6.
民间投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测算,2003-2005年期间,浙江民间资本形成能力(即实际民间投资增加额加潜在民间投资总量)。约7952亿元左右,民间投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潜力巨大。关键是要创造条件,形成激励机制,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间投资新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民营企业多年来一直担当着突破中国行业准入“壁垒”的探路者角色,2003年,浙江的民资如潮般涌向电力、路桥、公交、航空等昔日“禁区”,一次次展示了浙江民间资本的活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浙江民间投资不断壮大的原因,调查了民间投资进入的领域,揭示了其在投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对民间资本管理,以促进浙江民间投资新一轮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丹 《改革与战略》2013,29(2):96-98
浙江经济几十年来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浙江民间资本的贡献,在“十二五”期间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集中于传统制造业的浙江民间资本面临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的巨大挑战,民间资本国际化发展已成为浙江民间资本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文章梳理了浙江民间资本国际化的历程,介绍了浙江民间资本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浙江民间资本国际化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民间资本国际化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03,(9):6-9
对浙江经济来说,民间资本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是经济成长的重要战略资源。只有调动民众以更大的努力和更高的积极性来运用自己的资源发展经济,才能给浙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新年伊始,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意见》。《意见》赋予了民资彻底的“国民待遇”:最大限度地开放投资市场,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已向外资开放的领域,要向民间投资开放;已打破行业垄断的领域,要积极鼓励民间投资进入。这是一个令人鼓舞、让人振奋的重大举措,必将欣起浙江民间投资的新一轮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