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精神提倡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存在价值,主张尊重个人生存权力及发展机会。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就是图书馆在整体运行过程中所蕴含的、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它强调在图书馆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活动的宗旨。图书馆的出现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图书馆面向各阶层大众,饱含着深厚的人文意蕴,使图书和知识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在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应塑造以人文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2.
从中世纪到现在的大学教育史可知,大学人文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我国当代大学人文精神内容,分析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社会转型期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对策,旨在探索的过程中,寻找一条改变现状的路径,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中有了人,人的精神就会在环境中得以体现和折射,即使是保持最原始状态的自然环境,由于人的精神存在,环境也会因为被人的介入而改变,从而具有人文精神。本文试从人文精神作为视角略析环境雕塑(城市雕塑、人造景观、纪念碑、墓碑等)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学精神基本内涵和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灵魂,中国大学应当铸就凸显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独立自由、开放包容、和谐发展的大学精神。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阐述我国大学精神的基本定位,增强我国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新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是人类活动特性的重要体现。人文精神的 ,内核是它对人类生存意义、生存价值、生存环境及人类命运和前途的终极关怀。新闻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亦是新闻活动不可或缺的属性 ,其本身需要人文精神的回归 ,美学作为一种“人学”直接涉及人类本身的建设 ,关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 ,它和新闻活动中的人文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季水河先生的《新闻美学》将新闻传播活动纳入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总体框架和美学视野中加以考察 ,实际上已从一个侧面阐述了新闻活动中人文精神回归的重要性及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是当代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活动中体现人文精神的一部很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6.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与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我们的高等教育除了要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每一个大学教师的责任,而德育教师的责任更重些。  相似文献   

7.
这一时代尽管存在着相对主义的因素,但尚无充分理由成为一个相对主义时代,当下中国的相对主义仍然只是西方后现代性在中国的他在式的表现形式.道德乌托邦在一定程度上的瓦解,并不意味着一种多样的价值世界的生成.仅仅发生于人文领域内部的人文精神讨论,既是道德理想主义的回复,同时也是作为某种生存姿态的相对主义的回潮.对相对主义的直接认同本身就是这一时代缺乏自愈能力的精神症候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转型,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观念,必须以特色文献、新文献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水平;深化图书馆作为大学第二课堂的改革;以项目研究带动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团队建设,才能适应云时代大学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组织特性的标志,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所在。然而,在大学与社会诸因素的多维互动中,大学所独有的精神意蕴却常常受到诸多影响和干扰而发生错位或失位,大学精神的式微、甚至失落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试图从对鲁迅一生的大学教育实践经历研究出发,介绍他丰富的、精辟的大学教育观,从鲁迅关于大学精神论述的主要视角来反思和梳理大学这一特殊组织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即整合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知、情、意、行.高职地理具有实践的特征,在实践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精神弘扬与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主渠道,以及传播和弘扬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已经构成了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条件。大学需要校园精神不仅仅是引导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产生作为人的某种生存条件的特性。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是在时代的大前提下,社会、大学、大学生等几方博弈的产物,同时也是这几方共同精心营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王维 《江南论坛》2007,(8):46-47
大学精神是什么?陈寅恪定义的大学精神第一要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蔡元培先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奠定了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他在1919年6月15日的《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里,提出了中国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第二,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第三,大学学术与思想自由需要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北京大学现任校长许智宏认为大学如果没有精神,该大学就失去了它的精髓,大学精神在今天应该体现在它的人文精神、它的科学精神、它的国际化视野.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大学职能的扩展,大学人文精神日渐消解,主要表现在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经济效益与人才效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官职追求与学术追求之间的失衡。大学人文精神的再构途径至少应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营造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正航运文化的四种形态是相互渗透的,并不是分离的,物质形态的航运文化,为精神航运文化提供了支持和来源,精神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其他三种文化的综合作用。第一,对航海文化的基本认识。航运文化是相关航运活动中所取得的精彩能力和创造精神财富的总和。航运文化可以表现为四种形态:一是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的物质文化,存在于行业相关实践群体中。随着相关群体的努力,代代相传,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挖掘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人文素质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总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一定的人文意识又总是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真正的科学家,是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的。只有那些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家,才有人格魅力。居里夫人逝世时,爱因斯坦的纪念文章没有评述她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成就,而是高度赞扬她追求真理的崇高品质,认为这种品质要高于具体的科学成就,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新的民族人文精神,不…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如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是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要求.党务工作者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在创新上大胆实践,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这对党务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7.
叶芸 《经济论坛》2007,(12):1-1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时代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人文精神的建构是一个全新的题目.从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应当着重建设和弘扬实事求是、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公认的有效引领、教化方式,被赋予不同丰富的精神内涵,外化为技术和价值两级体系文化形态,其建设、传播是现代大学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把握人的主体因素、环境、人的行为三者相互之间的决定性作用,理解人的能力信念是建立在自我效能基础上,而这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及其目标的实现程度.这些行为主义、心理学方面理论对构建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在传播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增强大学文化生命力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工科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两者既各有其内涵特点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中必须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区别了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二者的概念,反驳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存在严重分离与尖锐对立”的错误观点,指出在科技时代应高扬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