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支付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支付服务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了以银行机构为基础、支付机构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服务市场格局。本文介绍了当前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差异和共性,通过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对比了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各自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对支付服务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谭茂盛 《商》2015,(2):150
农村商业银行是金融支农、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和有生力量,电子银行是在传统存贷汇业务上对支付方式、支付系统等的金融创新,有利于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第三方支付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为主要线索,通过研究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机构支付服务之间的关系,发现第三方支付机构对银行机构业务经营产生的相关影响,最终得出适合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机构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雨萌 《商》2013,(18):163-163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银行客户群体素质的提升,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原有的设施完备、环境优良、营业人员行为规范、接待服务统一标准等简单要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客户需求,人们要求的是细心、耐心、贴心、热心、发自真心的服务,是想客户之所想、全身心的服务。按照中国银监会“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银行的服务质量管理仍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支付机构凭借其快速、便捷的专业化服务优势,打破了银行对支付服务市场的垄断,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灵活、便利的支付服务,有力推动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市场的竞争。本文通过对银行和支付机构支付服务的模式、服务对象等多方面的比较,指出了我国支付服务市场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建议,希望能对支付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6.
支付机构凭借其快速、便捷的专业化服务优势,打破了银行对支付服务市场的垄断.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灵活、便利的支付服务。有力推动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市场的竞争。本文通过对银行和支付机构支付服务的模式、服务对象等多方面的比较.指出了我国支付服务市场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建议,希望能对支付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7.
石莉丽  张凌姣 《市场周刊》2020,(14):0142-0142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银行网点是否会消失”曾经是热议的话题。我们认为,银行营业网点作为银行服务的神经末梢,是银行对客户提供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坚实阵地,同时也是收集客户反馈、宣传展示银行品牌形象的重要场所,面对移动支付的竞争,银行应着力通过科技赋能切实提升网点竞争力,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支付服务市场潜力巨大,有待深度挖掘。研究表明: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各具优势,各自的核心市场和利益并不存在严重重叠和排斥。双方相互弥补和配合可充分开拓市场。在未来发展中,银行在传统金融服务领域依旧会占据主导地位,第三方支付将在网上支付等创新服务领域占据稳固市场。银行方面应完善电子渠道建设,拓展备付金存管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强与支付机构的合作,积极应对金融传媒;介入电子支付链,大力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拓展新客户群体。支付机构方面应进一步细分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差别化经营;加强技术安全合作,完善内控管理,加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严格备付金管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稳健、规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手机钱包     
手机钱包是去年新兴的一种以手机号与银行卡账号绑定为基础的移动支付平台,是中国移动、中国银联、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各大银行共同推出的一项全新的移动电子支付通道服务。通过把客户的手机号码与银行卡等支付帐户进行绑定,使用手机短信、语音、WAP、K-Java、USSD等操作方式,随时随地为拥有中国移动手机的客户提供移动支付通道服务。使用该通道服务可完成手机缴费、手机理财、移动电子商务付费等类别个性化服务,具体包  相似文献   

10.
张勃  秦沛  王海伟 《北方经贸》2005,(7):103-104
客户是银行最重要的一项资产,个人客户己成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竞争的焦点。如何对个人客户加以区分以采取多元化的服务策略,己成为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问题之一。本文从个人客户对银行贡献的角度出发,按照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客户贡献度指标评价体系,以期对客户细分,对不同的客户群实行差别服务。  相似文献   

11.
《商》2016,(3)
<正>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已有近十年的发展历史,在此期间,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也在愈发多元化。各家私人银行机构都在积极建设人才队伍,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私人银行业务呈现出一定问题,并面临很大的挑战。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现存的主要问题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现存的主要问题存在于私人银行服务的需求和供给两方,私人银行服务的需求方主要是指目前拥有高净值资产的私人银  相似文献   

12.
<正>网上支付存在多种模式,可分为信用卡支付系统、IC卡网络支付、电子现金支付、个人网络银行支付等。信用卡是银行或其他财务机构发给资信状态良好人士的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它是目前BtoC、BtoB与GtoC式电子商务中应用最为成熟与广泛的网络支付形式,本文是基于SSL协议机制的信用卡支付模式下来设计电子商城支付子系统,做为银行支付平台和持卡客户之间的桥梁,帮助持卡客户完成网上支付。  相似文献   

13.
流动性是银行对全部应付款的支付、清偿能力以及满足各种合理资产需求的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个方面,在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这三个商业银行需要遵循的原则中,流动性最为关键.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资产流动性管理地位也愈发重要.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强化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经济活动中,企业实现终端销售的结果是收取客户支付的对价款项。为适应市场经济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一直在大力倡导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各商业银行出于竞争和客户服务的需求,电子化支付的水平也不断推陈出新,服务功能日新月异。然而,尽管如此,银行现金投放量仍在逐年递增,丝毫没有缩减的趋势。由于传统的思维惯性以及对银行支付手段缺乏细致全面的了解,很多企业仍习惯于大量采用现金结算,给企业的资金管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富裕群体快速扩张,财富管理和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我国私人银行市场呈现出巨大潜力,吸引了各类金融机构涉足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并不是指所有权为私人的银行机构中所产生的相关的银行业务,而是指银行金融机构所支持的一种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高端银行理财业务,私人银行业务的私有性及保密性很强。它的开展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高品质服务,帮助其实现投资回报目标及财富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现金管理是国际银行界一项比较成熟的金融服务业务。通过现金管理服务,银行对客户的现金流人、流出及存量进行统筹规划,在现金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三者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现金管理的几种基本服务模式,并结合实例分析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新财富》2010,(11):78-80
在王卫东看来,中国的财富管理属于“市场走在了前面,而需求和供给都跟不上”,银行财富管理的专业能力以及客户对财富管理的认识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能率先把财富管理服务的能力提升上去、引领客户的需求,谁就能成为市场的赢家。而能力的高低、服务的优劣不纯粹在于理财产品的多少、收益率的高下,更在于整合银行内部各个部门的平台,满足客户各方面的需求,最终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这一切最终的执行人是直接与客户面对面的理财经理,也因此,他们成为了中国财富管理产业链上最为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银行挤兑、存款保险与流动性"(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Diamond&Dybvig,1983)是分析和解释银行挤兑及其传染性的经典文献.在文中Diamond&Dybvig建立了Diemond-Dybvig模型,通过建立"三个时期,两类客户,一种商品"的简单模型,探讨存款人流动性需求对银行挤兑及其传染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认为类似存款保险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必要的.D-D模型从银行活期存款契约(demand deposit contract)与流动性的关系分析防止银行挤兑和存款保险与存款契约最优化问题,认为不对称信息是流动性需求的根源,"传统的活期存款契约能为存款人提供流动性,并形成多种均衡,其中之一便是银行挤兑.存款契约能阻止银行挤兑,……而政府存款保险有利于形成最优契约".在分析银行契约时,Diamond&Dybvig认为由于银行具有流动性转换功能,即将无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有流动性的资产.因此,存在既能阻止挤兑,又能提供最优风险共享的契约.  相似文献   

19.
代微 《现代商业》2011,(22):34-37
第三方支付是指一些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第三方支付是指一些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它通过与银行的商业合作,以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为基础,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中立的、公正的面向其用户的个性化支付结算与增值服务。目前,我国有300多家支付公司。这些第三方支付厂商主要有以下二类:一  相似文献   

20.
米韶 《电子商务》2008,(7):32-33
虽然这些新的支付渠道同时会带来安全风险和欺诈案件,但是客户当然还是希望银行能够加强安全防护,在提供便利支付服务时保护他们不受资金损失、隐私侵犯或任何不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