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物权法给出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定概念,并第一次将其性质界定为用益物权,对其设立、流转做了具体规定,探究这些知识不仅有完善我国物权制度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助于我们提高法律应用能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海涛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1):36-38
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法律对之仍采取限制甚至禁止的措施,改革并构建新的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已成为必然。本文指出应按照“同地、同价、同权”原则,赋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流转集体土地的权利。同时,在区分土地用途的基础上,对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流转,建立有偿、有期限、有流动的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王莹 《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63-67
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国有建设用地的供给量又严重不足。城市化以及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与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必然促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流转市场,而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也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管理的法制和市场环境方面来论述加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管理的现状,提出加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管理的举措,并进一彬论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管理的实务。 相似文献
5.
6.
邓亚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7):76-78
我国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实践中问题重重。各地掀起了关于此权利的改革,较为典型的试点地区包括苏州、芜湖、嘉兴和成都。论文通过对这些试点地区实践的思考,发现改革中应坚持的原则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范慧茜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1):102-1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日益增多。基于法律文本的视角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现行法律体系针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所做出的规定是相互抵触的,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对法律进行修改。使整个法律体系的内容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8.
从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关系出发,结合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体系的基本特征,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的思路。应当加强立法,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体系;明晰产权,强化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强化市场功能,明晰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的边界。 相似文献
9.
潘德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7):110-11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一种事实上的物权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产生于江苏、浙江的一些省市。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政策上肯定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物权属性。然而,即将于2007年10月1日生效的物权法却未包含此种物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受到了物权法定基本原则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体系的基本特征出发,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影响,提出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法律路径——兼评《物权法草案》第162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制度既要充分考虑我国农村的现实,又要保持相关规则之间的协调。“一户一宅”原则宜表述为“一户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物权法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可以进行必要的限制,但不宜作出绝对的禁止性规定,应当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转让。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受让宅基地使用权有其必要性,但必须予以限制。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登记制度,可统一采用“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的效力”的处理模武。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149条第1款规定的原则性很强,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和明确。依据立法精神并结合现行制度和社会现实,通过出让及其后的依法流转方式取得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自动续期时不宜再向权利人收取具有对价性质的费用;该条款对于外国人在我国住宅的适用不必要也不应该做出限制性或排除性的特别规定;至于该款规定是否适用于“住宅商用”的商铺和未建造住宅的空地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占霞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71-73
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加快土地流转有利于明晰土地的产权关系,有利于促进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推进农业机械化;为此必须创新观念,进一步巩固农户的承包权,完善农地流转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廖长林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4)
由于受现行土地管理法的约束,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不能享有与国有土地同等的权利,不仅所有权得不到尊重、使用权受到严格限制,而且土地的主人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土地权益也得不到合理补偿,由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为探索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权益的有效途径,缓解社会矛盾,我国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必须创新。从尊重现行土地管理法的思路出发,对广大农村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集体土地采取不同的政策,只能是权宜之计,而从尊重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思路出发,变土地管理法主要是约束农民集体行为为约束政府的征地行为,才是最终之本。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微观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农民的实际增收。通过投资对产权进行重新配置,本文分析了这一创新对企业与农户的激励机制的实际作用,进而讨论了各扰动因素对这一制度创新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叶榅平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34-41
我国《物权法》对于自然资源物权化采用了用益物权模式,但由于民法上的用益物权仅可设立于对物的非消耗性利用之情形,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性利用也涵盖进来,导致了法理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和对现实生活的严重扭曲。至于学界提出的占有权模式和准物权模式,则亦均因其固有的弊病而无以胜任。立足于我国物权法立法体系,唯用益物权制度和所有权制度可堪采用于自然资源物权化,故应考虑建构自然资源物权化的二元立法模式,在尊重自然资源原始公有的前提下,以非消耗性利用和消耗性利用之划分为基础,以私法中的债为原因,分别为其他私法主体设立用益物权和所有权,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物权化。 相似文献
17.
从广义交易成本的角度,交易成本的高低是影响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利用企业组织进行创新的制度的交易成本远远低于利用市场组织进行创新的交易成本.但从国家的角度选择创新战略还应考虑本国技术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发展中国家选择技术引进战略虽然会发生巨额的知识产权交易成本,但会大大降低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阶段的交易成本及基于时间的机会成本;而国内范畴的创新要尽快改革当前以高校为创新主体的创新制度,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利用企业组织进行自主创新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贾春梅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6):9-13
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地使用权的资本化运作。通过农地使用权资本化,农地使用权具有的价值、财产、融资和资本等新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地体现和发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尤其是财产性收入也会相应地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而确保农民增收的制度化和持续性,相关制度和机制设计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9.
孟文静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25(4):93-96
目前我国法律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原则上是禁止的,但宅地基使用权的私下流转却非常普遍。苏州、天津、成都等地区积极开展了改革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目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混乱,需要政府加以规制,而政府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的职能缺失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缺失、登记制度缺失、服务职能缺失和监管职能缺失等。因此,建议通过完善立法、健全登记、强化服务、加强监管来规范、推动、促进、保障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推进示范性院校创建工作取得突破的活力之源。制度创新是办学者治理学校的理性选择。该文从制度创新领域、制度创新实现途径及进行制度创新容易陷入的误区等方面论证了制度创新是加强示范性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