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对201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发展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反映产业发展水平的2个指标——人均工业增加值和人均服务业增加值,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关联发展模式分为4类——产业交融型、协同共生型、辅助推动型和平行转移型。最后针对不同区域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制造业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布局的大背景下,中国进行了制造业发展战略调整。2019年,与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工业竞争力绩效指标处于第一方阵,中国制造业人均指标较低,中国制造业世界份额指标和中国制造业占全国总量份额指标居首位,中国制造业中高科技活动份额指标有待提高,中国制造业出口指标具有一定优势。2010—2020年,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一直低于制造强国,但增长率最高,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制造强国。“十四五”时期,中国应继续推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增强工业化强度;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工业竞争力绩效;推行优质制造和智能制造,稳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GGDC产业数据库和PWT宏观数据库提供的跨国数据,选取1976-2010年3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分别用制造业部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制造业部门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衡量制造业规模,用经济增长率标准差方法和HP滤波方法衡量经济波动,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制造业规模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部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制造业部门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与人均实际GDP均呈现倒U型关系,人均实际GDP达到10000美元时(2005年不变价格),制造业规模达到极大值.基于总体样本的估计发现,制造业规模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制造业规模扩张有利于减缓经济波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基于分地区样本的估计发现,制造业规模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在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规模扩张有利于减缓经济波动;在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规模扩张可能会加剧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际知识竞争力评估使用的知识密集制造业指标对上海制造业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可观但绩效还不高,虽然先进制造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18%,但前者增加值占后者增加值的比重只有42.82%,与“先进”的地位还不相称。主要原因在于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人力资源成本高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因此强化技术创新能力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和升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从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一,为说明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了各省 (市、区) 制造业增加值与服务业总体增加值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服务行业增加值的关系。第二,为进一步说明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作为重要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了北京各工业行业增加值与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五个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关系。计量经济分析支持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原假设。但个别变量不显著,也表明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这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以其推动制造业发展升级提供了依据。文章相应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通过构建后向和前向垂直专业化率及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较全面地分析了中日两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模式和地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内增加值占比低于同期日本,其获益能力相对较低。(2)中日两国制造业后向和前向垂直专业化率均呈上升趋势,其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不断加深。(3)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主要是以后向模式,而日本制造业主要是以前向模式。(4)中国制造业中国外增加值以最终产品为主,主要从事加工组装生产环节,而日本制造业中国外增加值以中间产品为主,专业化于关键零部件生产环节。(5)中日两国制造业主要是通过间接增加值出口实现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且其国内的生产分工程度均在不断加深。(6)中国制造业位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位置,且有一定的攀升趋势,而日本制造业位于全球价值链上游位置,但有一定的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7.
若要衡量物联网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则需要测算该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在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框架的基础上,得出物联网产业分类,从企业增加值出发,基于浙江省经济普查数据资料,采用收入法分别测算物联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加值,最终加总得到物联网产业增加值。结果表明,2013年,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4.19%,其中,物联网制造业增加值占比1.37%,物联网服务业增加值占比2.82%。基于测算结果对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全国2010—2013年各产业的增加值,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进行定量的比较分析,深入分析我国制造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性,提出推进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及加强与金融业、租赁和商务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相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如何?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分析发现,一是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来源于两个极端,即低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中国这两类行业的出口占世界的份额都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二是中国低技术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主要来源于纺织、皮革和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该产业出口占世界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三是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该产业出口占世界的份额达到20%左右;四是中国中高技术制造业和中低技术制造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较低,这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显著不同。由于中技术制成品通常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国中技术制造业在世界贸易中较低的竞争力,反映了中国资本稀缺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如何?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分析发现,一是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来源于两个极端,即低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中国这两类行业的出口占世界的份额都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二是中国低技术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主要来源于纺织、皮革和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该产业出口占世界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三是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该产业出口占世界的份额达到20%左右;四是中国中高技术制造业和中低技术制造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较低,这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显著不同。由于中技术制成品通常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国中技术制造业在世界贸易中较低的竞争力,反映了中国资本稀缺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浙江是制造业大省,工业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是今后浙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在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众多因素中,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正处于成长阶段:根据2004年至2007年的数据(此数据为最新统计数据),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占绝对优势,增加值超过消费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呈持续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分别在细分制造业以及按照要素密集度特征分组两个层面上,测算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内涵的服务增加值总量、国内服务增加值及国外服务增加值。结果显示:(1)制造业出口内涵服务增加值率有逐步提高之势,并且这种变化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部门间具有差异性;(2)无论是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还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部门,来自国内服务投入的增加值在服务增加值总量中均占据主导地位,但从动态变化角度看,国内服务投入增加值主导地位有"弱化"迹象,国外服务投入增加值地位有提升趋势,而且这种变化趋势同样存在部门差异性;(3)从决定因素看,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程度、服务贸易开放度、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制造业资本有机构成、制造业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对制造业出口内涵的服务增加值存在一定程度影响,但对内涵国内服务增加值和国外服务增加值影响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和参与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新常态下出口贸易的中心开始由“量”向“质”的转变,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部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出口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出口仍位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尽管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不断提升,但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对比分析了基于国内增加值的我国与日本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的差异。并且探讨了战后日本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迅速提高的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Hummelsetal.(2001)的分析框架,本文利用OECD(2009)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估计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来源,并与31个其他经济体进行了比较。测算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较低,但增长迅速,从1995年的0.151上升到2005年的0.261,增长了72.39%,高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2)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从1995年的0.177,提高到2005年的0.411,增长了131.5%,几乎高于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制造业出口增长来源的估计发现:(1)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28.85%来自国外增加值的贡献,高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但比大多数发达国家低;(2)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增长的41.2%来自国外增加值的贡献,高于所有发展中国家,超过或接近多数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国家统计局印发了《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将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确定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自此我国高技术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从1995年到2002年,除就业人数一项指标从448万降低到423万外,2002年的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6.
一、湖南制造业发展概况 "十五"以来,湖南制造业发展保持了与全国同步的水平,但所占比重偏小,并且行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构成了本地制造业发展的瓶颈.2005年,湖南工业总产值为4754.86亿元,比上年增加35.62%;增加值为1629.79亿元,增长36.03%,增速高于全国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是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基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近40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从服务业中间使用分配结构、制造业服务化增加值结构、制造业服务投入行业结构、服务业实物投入行业结构等方面,考察发达国家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演变规律,为我国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积极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加快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税收贡献度显著增强。2008年,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04.1亿元,增长21.9%,占全市GDP的20.8%,对全市GDP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为6.0%,拉动幅度为23.4%。利用2007年沈阳市投入产出表①,计算得2007年装备制造业对沈阳GDP的全部拉动作用达32.5%,较2002年提高了18.4个百分点。分子行业看,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前后产业关联度最高,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别达到7.8和4.4;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加最多,占全部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量的90.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税收弹性系数最高,达26.6。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也是富民增收的重要基础.目前,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8%,已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总体上看,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附加值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本文系统梳理了美国保持制造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做法,在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照江苏省制造...  相似文献   

20.
通过我国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印度等五国工业增加值率的对比,发现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地位对一国的工业增加值率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工业以附加值低的重化工业为主,多数行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工业增加值率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另外,从分配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的劳动者报酬占工业增加值的较大部分,而发展中国家劳动者报酬占工业增加值的较小部分。因此,一方面,我国要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来提高工业增加值率。另一方面,也要适度调整劳动者、企业和政府三者的分配关系,以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