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美国2010年51个州的市政债券相关数据作为初始样本,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影响美国市政债券发行规模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赤字、现有流通规模、财政收入等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美国市政债券发行规模.而我国地方政府确定市政债券发行规模时也应考虑地方政府资金需求、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及投资者需求等因素,从而形成有效的债务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确立的我国财政分权体系导致了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的不对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建设资金缺口巨大,但是现有法律和制度不允许地方政府向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在这种约束下,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各类投融资平台——城市建设投资类企业,来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而“城投债”即是城市建设投资类企业发行的债券。本文从中国分税制改革出发,探讨地方政府现有债务融资平台形成原因,并以城投债为切入点,分析地方政府现有融资方式的潜在风险,对建立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相适应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确立的我国财政分权体系导致了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的不对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建设资金缺口巨大,但是现有法律和制度不允许地方政府向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在这种约束下,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各类投融资平台——城市建设投资类企业,来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而“城投债”即是城市建设投资类企业发行的债券.本文从中国分税制改革出发,探讨地方政府现有债务融资平台形成原因,并以城投债为切入点,分析地方政府现有融资方式的潜在风险,对建立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相适应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解除了对地方政府发债的法律限制,使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迅速扩大.发行利率是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核心问题之一,但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情况来看,其发行利率对政府信用风险体现不足,进而引起了价格扭曲和资源错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形成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利率抑制现象;债券的发行规模、发行期限、市场流动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经济结构,以及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等因素对发行利率均有显著影响.本文旨在分析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利率抑制现象及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体制的完善、控制债务风险以及降低融资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解决财政分权下体制性矛盾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的融资经验,发行市政债券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市场化的路径选择。第一,完善市政债券风险管理体制。2010年以来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英国债务危机、爱尔兰债务危机、日本债务危机充分说明,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城投债的发行出现井喷现象,随着城投债发行规模的大幅增加,城投公司的整体债务规模急剧攀升,其债务总量超过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进而将引发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本文对我国城投债的发展、信用风险类型、信用风险来源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同时为减轻中央财政的债务负担 ,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 ,发展资本市场 ,我国有必要发行地方公债。当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发行地方公债的条件。地方公债的顺利发行需要在债券的发行主体、种类与规模、发行方式、期限和利率、债券的信用和评级及二级市场流通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同时为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益 ,确保地方公债的按时还本付息 ,需加强对地方公债的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市政债券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政债券是缓解地方政府公共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改善地方财政状况、推进一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虽然我国已经存在大量"准市政债券",但由于现行法律的约束,市政债券仍未能正式发行,这不但影响了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和投资计划实现,而且造成了较大的隐性风险.当前我国应尽快推出市政债券,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在清查地方政府债务的基础上出台地方财政风险预警和危机化解机制,贯彻市政债券试点审批制,严格控制发债规模,合理设计债券品种,健全完善市场体制和相关保障促进机制,不断推动市政债券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地级市层面的城投债发行数据和地理网络数据,利用网络博弈分析方法,考察了城投债持续增长的网络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城投债发行规模显著地受到地理网络的影响。城投债增长的地理网络效应以局部平均效应为主,即相邻城市的城投债均值增长会带动本地城投债增长。在同一个省份内部,城投债发行存在互补效应,本地城投债规模随着省内相邻城市城投债总和增加而增长。给定地方政府的城投债发行与相邻城市债务相关且存在局部平均效应,为了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快速增长,相比于约束个别地方政府行为,中央政府更应该实施群体性的规范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避免地方政府之间相互攀比,进而降低整体债务快速增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参考》2008,(22):16-20
美国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发行市政债券、银行借款和融资租赁等形式进行债务融资。其中,市政债券是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最重要形式。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市政债券的产生及发展美国市政债券(Municipal Bonds)是以政府信用作为担保,由州、城市、城镇、县及它们的授权代理机构发  相似文献   

11.
《经济研究》2016,(11):96-109
债务市场的违约是近年来各类金融危机的根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近来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中国体制的复杂性和地方政府债务数据的不透明性,直接估算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比较困难。本文则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从交易城投债的金融市场的角度,将城投债的收益率价差分解成流动性风险价差部分和违约风险价差部分,利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外生的冲击通过双重差分的方法来进一步识别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本文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并没有在城投债的收益率价差中得到反映,而中国的整体违约风险则在其中得到了有效的定价;整体违约风险价差在2012年后大幅飙升。这表明,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普遍的软预算约束问题。本文的发现为中国未来全面开展地方政府债券的制度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中央—地方关系复杂、制度不完善的新兴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有限的融资途径以及不断增加的债务负担,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必须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借鉴美国市政债券经验,分析了我国发展市政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发展市政债券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共同发行债(多个地方政府共同发行债券)是指财政收入规模较小的地方政府联合起来通过建立共同发债筹资机构或者联合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资金满足支出的融资方式。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量规模越来越大,隐蔽性地方债务隐蔽性越来越强,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总量难以核实和监控。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一个让地方债务透明化、阳光化的工程,但是一些相对贫困的省份,发行地方债券由于信用度不够导致债券发行比较困难。本文通过对德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共同发行债券筹资的经验分析,从中国的现实条件出发,得出中国建立一个共同发行债的筹资机构或者多省联合共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债券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对于中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通过个体债券日频交易数据构建省份城投债和地方债利差指标,进而考察省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溢出效应,分析省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溢出的频域叠加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城投债风险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呈现出明显的“西高东低”特征。地方债则不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总溢出由短期风险溢出主导。债券余额影响城投债短期风险净溢出,而经济基本面因素则影响城投债长期风险净溢出。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与监管政策的框架。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及其治理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探究国家审计如何影响城投债风险溢价以及相应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通过监督地方政府权力运行显著降低城投债风险溢价水平,这种监督效应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越高时,即当地方政府承担隐性担保责任、城投债发行主体行政级别较低或为新增债务融资时越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家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独立性越高,或者审计环境越好时,国家审计的债务治理效应越强。因此,应该加强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督问责机制,强化国家审计在权力制约机制中的作用,并从根源上识别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成因,有效治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沈洪溥 《经济论坛》2003,(14):11-13
市政债券是地方债券的一种,是一个与中央政府债券(国债)相对应的债券。它是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资金短缺程度,针对地方基础建设的需求,由地方政府承担还本付息责任,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债务凭证。经验上看,债券的发行、募集资金的使用、本金和利息的兑付,整个流程的顺利操作也显示着地方行政主体的运作水平和城市治理的层次。一、国外当前市政债券发展的状况:以美国为例当前世界上,美国的市政债券发行规模最大、运作也最为规范。在那里,不仅地方政府,它的代理机构或者授权机构也可以发行这类债券,目前,美国市政债券的发行主体…  相似文献   

17.
市政债券的风险与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财政替地方政府发债,加重了中央财政的债务负担,与地方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城市建设公司和专业投资公司以企业债形式筹资,在企业债券市场上会对一般生产性企业产生“挤出效应”,阻碍公司债券的发展,而且这种企业债券一般期限较短,多为三到五年,难以达到市政债券长期融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地方政府债券均有一定程度的认可,认为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是完善的分税制以及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履行其公共职能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将对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与市政投资的关系以及市政债券的宏观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的背景及利弊,认为当前推行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防范化解金融体系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置换方案在发行定价机制、综合改革效应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化空间。针对现行存量债务置换存在的不足,本文建议借鉴1998年以来我国两次发行特别国债推动国民经济债务重组的经验,通过发行特别债券和开展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实行第三次国民经济债务重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变暖,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趋加强,气候风险已经成为资产定价过程中无法忽略的重要因素。频发的气候灾害与环境政策不确定性使得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条件雪上加霜。本文以城投债发行成本为视角,研究了气候风险对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气候风险显著增加了城投债的发行成本,导致地方政府融资成本上升,并且这种影响是气候物理风险和气候转型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主动进行环境信息公开与获得较高外部评级能够削弱气候风险对地方政府融资的负面作用,这是由于降低了环境信息不对称与增强了市场对环境信息的验证作用。本文认为,城投债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其资金用途通常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特点,气候风险对其发行成本的上升作用将进一步恶化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地方政府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公开环境信息以降低气候风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