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便谈不上国力的增强,甚至谈不上民族生存的保障。今年,我国将以不低于30%的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总水平,一场争夺中国市场,决定中国民族工业生死存亡的竞争由此进人关键时期。设问:国货的腰杆为什么这样软?当外商开动拖拉机,在我们这块被誉为国际市场最后一块“处女地”上纵槽驰骋时,我们为什么不举起自己的刺头?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把自己打开的大门重新关上,只能越做越开,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历史的必然。大多国人的消费观念也将越来越实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购物时…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携“物美价廉”之威在国际市场大行其道,随着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一个流行已久的看法正在加强: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只要把自己定位在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造上,不断降低成本,以低工资取胜,即使是用别人的品牌,为别人打工,也可以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利润。  相似文献   

3.
从连篇累牍的口水战到对簿公堂,纵观娃哈哈事件的整个过程,其基本的形势是:达能以一纸合同为依据,以中国现行法律为后盾而孤军奋战;宗庆后则高举“保卫民族品牌”的大旗争取民意,时至今日,已有“娃哈哈全体职工代表”、“娃哈哈全国销售将士”和娃哈哈非合资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先后表示支持,而被“保卫民族品牌”、“抵御外资垄断中国市场”等爱国情绪感染的公众,也为宗庆后提供着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当国人沾沾自喜于“中国制造”的美誉时,不经意间,甜蜜的烦恼又袭上心头。“中国出口约八亿件衬衫才能抵一架(法国)空客380”,5月3日来自商务部长薄熙来的警世之语让人忐忑不安。“中国制造”繁荣的背后是脆弱的低端产品,是微薄的利润空间,是民族工业捉襟见肘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产业》2006,(12):23-23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日前在“产品创新与民族品牌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虽然近年来发展得非常快,其优势产品占了很大市场,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弱点在于产品和品牌。我国要由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产品的创新非常重要。只有产品创新,才有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拥有一辆汽车是国人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如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美梦不再难圆。随着中国车市的日益升温。全球汽车巨头纷至沓来.争夺这块“唐僧肉”。乘此东风.中国汽车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初露峥嵘。汽车市场上美日欧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这些昔日的霸主已不再笑傲江湖。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记录不断刷新。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带来的优势,使我们一跃成为汽车大国。然而,我们是“汽车强国”吗?回答是肯定的——不是!美国有通用、福特;日本有丰田、本田;德国有奔驰、宝马。我们有什么呢?桑塔纳、捷达在国内生产了近二十年。创造了世界车坛“神话”.但这最终还是德国的品牌。20多年的合资道路使中国汽车依附于世界品牌,滚滚的财源也蒙蔽了领军者的双眼,而属于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则丧失了发展壮大的宝贵的时机。但不幸中的万幸,我们还是幡然悔悟了。以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勇敢地扛起了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大旗,让我们透过阴霾看到一丝曙光。  相似文献   

7.
郭莉 《首都经济》2006,(12):35-37
中国真的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吗? 2006年,中国商界的这一“咒语”,正在不断被一群群不甘落后的民族企业家打破。”再过20年,让我们相会在世界五百强的品牌论坛会上。”关于品牌.金山的雷军以他一贯的热言快语道出了大家所想。而在2006年8月15日,中关村一群民族企业家再次出现在V8.15现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品牌是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也是民族产业核心财富。  相似文献   

8.
一直充当汽车进口国的中国。已经开始扮演出口国角色。在经历合资品牌排挤“中国制造”的教训后。民族品牌开始担当起进军国际市场的主角;但首要的难题是选择何种战术:低价格、高技术还是强品牌?  相似文献   

9.
龙永图曾说:目前讨论比较多的是外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我们应该以千千万万个华人为载体,让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确,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所在。战略意义上的文化赶超,离开了这一比较优势绝不可能实现,而中国要做世界文化大国,就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经济》2010,(4):62-6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更进一步的积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品牌将是主力军。而对于中国的民族品牌,要走知识产权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6,(6):56-56
据悉,摩托车、电视机、纺织品等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在遥远的非洲大陆正成为畅销产品。中国新近发布的一份官方报告指出,非洲市场是“中国制造”的理想市场。  相似文献   

12.
高天乐 《浙江经济》1999,(12):29-29
从长远看,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将起到一个整体推动的作用。但就近期而言,“毛主席世”对民族工业的冲击将是全方位的。中国一旦加入WTO,政府就不得不大幅度降低各种关税,并逐步取消对本国企业的保护政策。到时候,实力强大的外国公司带给我们的就不再只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必定要与我们在相关市场上展开全面的竞争。以跨国公司所拥有的雄厚资本实力、成熟的营销模式和专业人才优势,民族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将很难与之匹敌。  相似文献   

13.
有不少人这样评价中国入世实现“双赢”:外国产品赢来的是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赢来的是走向国际市场。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汹涌而至。中国企业究竟是多少实力与群雄抗衡,一直是企业界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一点不容置疑:市场永远不保护弱,真正的“保护”就是开放、竞争和提升。这从我国最早开放的家电领域便可取证。20年前,谁也无法相信,“中国制造”的电视机会创造出什么奇迹,如今,家电行业“MADE IN CHINA”的声音已经响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展望未来,民族工业只有自立自强,变压力为动力,变消极防御为积极进取,方能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相似文献   

14.
上汽"底气"源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钧 《上海经济》2006,(11):70-71
中国汽车市场早已群雄逐鹿,国际巨头在此圈地为王。后起的中国自主品牌们,在这片“热土”上能搏得一席之地已属难得,而上汽一出手便冠以“高起点、国际化”之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新区》2003,(4):16-21
中国搞二板市场障碍不在技术层面,不在基本层面,而在认识层面。自1985年中央件中首次引入“创业投资”概念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已经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现在,在创业板市场的推出问题上,我们如果再踌躇不前,贻误时机,将会留下种种遗憾。  相似文献   

16.
希捷公司全球销售与市场推广部执行副总裁BriarI Dexheimer说:“对于希捷而言。无论是在制造业务还是在对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市场方面,中国市场的战略意义都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他希望有一天在欧美市场看到“made in China”的产品不再是廉价品,他更相信以中国这个能够创造出这么多优美诗词的民族,必能制造出高质素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当欧洲设计和中国制造、欧洲技术和中国市场相遇时,会产生美妙的效果、巨大的市场效应……”去年5月3日,  相似文献   

19.
李魏 《走向世界》2010,(23):70-70
明年就是白淑湘从艺生涯的第60个年头了,这位新中国芭蕾舞台上的第一只“白天鹅”,因这一纯粹舶来的西式舞蹈艺术形式蜚声中国舞蹈界半个多世纪,却在接受专访时一再强调:“面对形形色色外来的颠覆传统的流行思潮和观念,我们的舞蹈艺术还是要体现本民族传统的固有的舞蹈特质,绝不可盲从。”  相似文献   

20.
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工业于凤丽/山东工业大学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融入到世界经济的浪潮之中,也使中国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许多外国专家认为,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最大市场,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及其产品大批涌入我国,与我们的民族工业形成了竞争态势。进入九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