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Ownership Plan,简称ESOP),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和律师路易斯·凯尔索提出的,是近年来在美国企业中广泛推行的一种企业产权形式。这一计划的核心是使员工成为公司股权的所有者,从而鼓励和保护员工人力资本的专用化技能,同时员工作为股东参与公司治理。ESOP的沿革1950年美国著名律师路易斯·凯尔索针对美国社会贫富差别拉大的社会状况,首先提出员工持股计划,强调把劳动者的劳动收益和资本收益结合在一起,以此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缓和。“ESOP”计划一经推出,便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并以立法…  相似文献   

2.
<正>一、员工持股计划的内涵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以下简称ESOP)是一项基于使员工有机会获得自己所在公司股权的计划,它具有使员工获得福利和作为公司融资手段的双重性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使员工成为股东的受益机制。要推行  相似文献   

3.
陈志军 《公司》2001,(10):11-11
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凝聚力,扩大企业资本金来源,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推行了员工持股制度。目前企业实行的员工持股有多种形式,既有大部分甚至全部股权由员工持有的,也有部分股权由员工持有的。员工持股制度的推行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回避的员面效应,尤其是全员持股更是如此。全员持股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一、员工自身难以协调其作为股东和雇员双 重身份的利益矛盾 现代企业制度的载体是公司制企业。在公司中,存在不同的利益主体,如股东、经营层、雇员等;不同的利益主体其利益追求是有差异的,作为股东…  相似文献   

4.
傅涛 《企业文明》2004,(10):74-75
国外员工持股制度的发展趋势员工持股计划是指企业对管理层实施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和员工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以期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者和骨干员工积极性的一种激励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员  相似文献   

5.
刘军 《财会月刊》2014,(2):33-36
员工持股计划使员工具备股东和劳动者双层身份,实现员工与企业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因此其本质上属于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本文解读证监会2012年8月发布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后认为,该办法具有积极意义,不过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忽略了员工持股计划是激励机制的本质特征,应以实现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应为出发点,对该办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张宏 《中国企业家》2006,(11):23-23
宜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有银行员工持股计划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首次对国有银行实施员工持股的长期激励机制表示了公开支持。他认为,“国内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实行‘职工持股计划’的条件日趋成熟。”对此,笔者认为,实施长期激励机制对国有银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确应予以支持。但在具体的股权计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国家在国有银行历史发展过程中给予的巨大支持, 并对国家(及背后的全体纳税人)安排一定的补偿。  相似文献   

7.
李平  颜威 《新前程》2006,(2):70-72
公司实行全员持股,曾经引以为豪的老板及员工不曾想到的是,企业上市后出现首次业绩大幅下滑,从老板到经理人到员工都不同程度的懈怠,各项经营指标走低;而行业正在蓬勃发展,那些没有上市的公司的业绩反倒在追赶它的激情刺激下持续走高。人们发出了对全员持股激励政策的怀疑,企业以人为本错了吗?该如何操作以人为本?企业组织能否战胜人的懒惰天性?经营性股东该如何履行社会股东的委托责任?当企业员工都成为股东和都成为“富翁”的时候,企业组织该如何约束和激励员工,如何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内部员工持股制度,是指由企业内部员工认购本企业的股份,委托工会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工会持股会代表员工个人股东依法进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参与民主管理、企业经营决策和按股分红的新型股权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股权形式,其核心在于通过工会持股会对不继承、不交易、不流通、不对外抵押的公司内部职工股的集中持有与托管运作,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前途紧紧地捆在一起,形成一种“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一种利益机制.这种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性的持股方式,使员工持股由短期行为变为长期性投资行为,在员工与企业间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资产与产权联系.  相似文献   

9.
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使员工通过成为公司股权所有者而从中受益的制度安排(美国员工持股协会,1956),能够有效结合资本与劳动两种关键要素.如何让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顺利实施并发挥预期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员工持股计划又称员工股票期权计划,其核心就是通过员工认股或持股经营,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前途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的新型利益制衡机制。中央提出关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方针为“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经济将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由企业主要经营者和经营层持大股。在现阶段,由于职工的个人积累不足,不可能拿出大量现金购买股权,同时,中央提出在国有企业中进行员工认股权激励试点,出现了“深圳金地”、“上海贝岭”、“武汉美尔雅”、“深圳万科”和“东大阿尔派”等员工持股计划模式,有的认…  相似文献   

11.
王瑶瑶  章雁 《现代企业》2020,(2):120-121
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由此,股权激励在我国上市企业管理中拉开序幕。此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进行了多次修订,股权激励作为稳定和激励公司高管及员工的激励机制,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014年6月20日,为规范市场上参差不齐的激励机制,证监会发布了第33号公告《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乐才 《当代会计》2020,(3):93-95
伴随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股权激励的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关于股权激励政策和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案例都还处在起步阶段,如何才能可持续化地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是我们中小企业要持续探索的方向。从动态化股权的设计来激励员工,将员工利益、企业利益、股东利益捆绑在一起,共同践行“共创、共担、共享”的股权激励企业文化,以Y企业实际为实证研究,形成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股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针对股东积极主义现象的博弈模型讨论了在一次博弈和重复博弈状况下股东和高层经理的最优策略,从而得出结论:股东应当积极干预公司经营和树立严厉监管的“声誉”。另外还发现在激励因素影响下股东监管的必要性与动机都会减少,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对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经理持股计划行之有效,但对于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由于股权激励会对股东支付函数产生较大影响,大股东倾向于监管而较少采用股权激励计划。  相似文献   

14.
股权激励计划作为长期激励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其中民营企业和高科技公司更倾向于采纳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关注,但实证研究结果并不统一,也缺乏个案公司层面的数据支撑。文章选取浙江大华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股东—管理者—员工这一完整的委托代理链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发现股权激励能够通过促进高管增加研发投入,并且促进员工增加创新产出的方式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6~2011年沪深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宣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了控股股东特征与股权激励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具有民营性质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强于非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股权激励强度越弱;控股股东持有股份为流通股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较弱;但是控股股东的控制力对股权激励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管理层持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在委托代理的基础上建立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机制。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计划在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企业中被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员工持股计划重启为背景,以2011—2019 年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结果显示,员工持股计划降低了公司违规概率与频率。机制检验发现,员工持股计划一方面通过促进中小股东投票与委派董事涉入公司内部治理,另一方面通过信息传递提升独立董事履职效率并增加分析师跟踪。进一步地,区分违规类型后发现,员工持股计划的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信息披露违规与一般违规;区分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后发现,员工持股规模高、锁定期长、高购买折价、无杠杆、无控股股东担保或兜底、无业绩条件的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违规的抑制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违规的监督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结论从公司违规角度验证了员工持股计划的监督者角色,为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在国家创新发展驱动战略下,安徽省日益成为自主创新型大省,并运用股权激励机制促进安徽省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持股激励制度对于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双创"发展背景下,高效运用股权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创新投资行为非常重要.但是一部分企业在实施员工持股...  相似文献   

19.
员工持股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微观实现形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之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要“加强科学管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企业实行员工持股很好地“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国已有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定向募集公司员工持股、民营企业员工持股、股份合作制员工持股等多种形式,显示了员工持股在不同企业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理股票期权与员工持股计划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8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制度,可以有效地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经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充分地调动公司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把公司的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财富>排名前1000家的美国企业中,已有90%的企业向其高级管理人员实施了经理股票期权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而在我国股权激励尚属新生事物,在我国的企业里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公司还很少,如何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实行经营者股权激励,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升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