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静芳 《金融会计》2004,(10):45-48
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性的目的、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它规定了审计应从何处着手、如何着手以及何时着手等方面。按照历史的顺序,审计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万静芳 《金融论坛》2004,9(7):57-61
西方商业银行外部审计主要由社会民间审计组织承担,其审计模式大致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审计正处于账项基础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过渡的混合阶段.入世及国有商业银行即将改制上市等金融环境的变迁,要求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并防范金融风险.因此,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审计的作用无疑迫切而重要.本文在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审计制度和模式的现状,并对其发展和创新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修改商业银行法的有关条款及重新界定有关审计目标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杜晓君  王香焕 《会计师》2009,(10):50-51
<正>一百多年来,虽然审计的根本目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审计环境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注册会计师为了实现审计目标一直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调整着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是对是错,众说纷纭。本文将就审计环境来阐述风险导向  相似文献   

4.
刘爱东  李蕊 《理财》2003,(5):43-44
在审计发展变革的过程中,审计模式经历了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到风险基础审计的演变,而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与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先后出现,更使审计工作迈向了新的高度。本文试图通过两种审计模式的比较以明确其各自的特点,并对我国CPA行业引入风险基础审计模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比较制度基础与风险基础审计出现在审计方法变革的不同阶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审计目标以及审计的基本程序来讲二者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两种模式又存在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审计工作的切入点不…  相似文献   

5.
刘慧敏 《财政监督》2011,(32):65-66
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方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从最初的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再到现今的风险导向审计,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审计理论与实务。本文回顾了审计方法的发展轨迹,并探究了近些年来审计方法的发展现状,从而展现了审计方法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不断适应与更新。  相似文献   

6.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优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海燕 《金融会计》2006,(11):35-38
一、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原理及优点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分析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  相似文献   

7.
刘慧敏 《财政监督》2011,(11):65-66
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方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从最初的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再到现今的风险导向审计,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审计理论与实务。本文回顾了审计方法的发展轨迹,并探究了近些年来审计方法的发展现状,从而展现了审计方法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不断适应与更新。  相似文献   

8.
一、风险基础审计的特点风险基础审计作为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的审计模式,除了吸收前两代模式的优点外,在适应经济业务复杂化和合理规避审计人员风险的要求下,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这些特色体现在风险基础审计的以下特点中:(一)风险基础审计可以避  相似文献   

9.
西方商业银行外部审计主要由社会民间审计组织承担,其审计模式大致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审计正处于账项基础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过渡的混合阶段。入世及国有商业银行即将改制上市等金融环境的变迁,要求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并防范金融风险。因此,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审计的作用无疑迫切而重要。本文在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审计制度和模式的现状,并对其发展和创新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修改商业银行法的有关条款及重新界定有关审计目标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岳 《财会学习》2006,(12):56-57
趋势对比分析法,顾名思义是趋势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的综合,也就是将时间上或者空间上相互关联的同一或者相关经济事项、会计要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对比分析.审计已经从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乃至风险基础审计,详细的账项审计由于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等原因已经不能适应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而企业内部控制测评、审计风险评估、分析性复核等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越来越受到审计工作者的青睐.作为经典的分析性复核方法的趋势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简单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1.
葛文平 《金融纵横》2007,(11):61-61
风险导向型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分析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  相似文献   

12.
Internet作为网络银行的基础,正在改变着银行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模式和内部审计模式,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银行的内部审计就以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为主,兼顾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两种模式。网络银行内部审计具有鲜明的特点,其审计方法多样,但就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利用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帮助机构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是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高内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手段.这种新的审计模式虽然目前在人民银行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它必将成为我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通过阐述风险导向审计的起源、发展、内涵特征及其在人民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结合人民银行面临的风险状况,对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目前开展风险导向审计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会计的重要性这是众所周知的,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审计跟会计的地位是一样的,也是会因为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地位变得非常重要.审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审计行业有新的变化,审计课程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审计这个行业的执行者是由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来进行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审计模式的发展也从一开始的账项导向审计阶段,发展到内控导向审计阶段,直到现在的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已经运用到实务当中,也产生了一些反响不错的效果,那么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对审计教学内容和审计工作有什么新要求呢?这就要在本文中详细讲来.  相似文献   

15.
按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要求,机构的内部审计工作应该以风险为导向来满足机构经营管理的需要.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已不足以满足中央银行内部审计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需要,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将成为中央银行内部审计的必然选择和适应审计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翟瑞军 《理财》2004,(6):9-11
现代审计已由账项基础审计发展为制度基础审计,并向风险导向审计发展,因此审计人员只有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步骤和进行测试和评价,才能恰当地利用测评结果,确定是否依赖内部控制和实质性测试的性质、范围、时间和重点,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审计准则体系。新审计准则在为审计人员提供指导的同时,又强化了职业责任,将对审计工作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新审计准则较之旧的准则体系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审计理念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转变到风险导向审计。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内部审计逐步实现从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转变,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变,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转变,从账项基础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从重视责任向责任和效益并重转变。内  相似文献   

19.
风险导向审计虽被业界倡导多年,但账项基础审计仍然大行其道,审计人员执着于“账”中摸索,鲜见“账外功夫”,但“账外功夫”往往决定着审计的成败,因此审计人员有必要了解到底有哪些“账外功夫”.  相似文献   

20.
风险导向审计是当今审计领域的新型审计模式,但通过此次实习,我发现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中,风险导向审计并非主流审计模式。本文探究了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基础审计的内涵,又通过将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审计模式的对比体现出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最后讨论了风险导向审计目前在我国应用不足的现状以及原因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