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随着Internet技术和应用的迅速发展,企业专用的数据网已不能满足这种无处不在的连接要求,因此产生了VPN技术。VPN是一种广域网结构,它通过利用因特网的通信基础设施或ISP的公共骨干网建立企业的专用网络。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连接其内部成员,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入,节省了使用长途专用网络的费用,降低了组  相似文献   

2.
MIM(Mobile Instant Message)意为移动即时通信,指参与沟通的双方(多方)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接入移动互联网,登录到同一即时通信系统,实现沟通信息的实时收发及相关辅助信息的即时更新。目前主要有两种业务类型:一是移动用户之间通过短信或WAP实现沟通的方式。最初由移动运营商与IM服务商合作,向用户提供PC上IM功能向手机的延伸服务,实现基础信息的随时沟通,如飞信QQ、WAPQQ等。  相似文献   

3.
通信的四大要素通信产业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服务、网络、接入和技术。因为要提供服务,所以需要一个网络和一个接入工具。以打电话为例,要使电话可以随时打得通,需要建立一个很大的网络,以连接不同的用户。网络包含很多复杂的设备,如交换、传输以及信号等,不论网络本身庞大、复杂还是简单,都需要依靠它将用户连接到一起。除了网络以外,用户在使用时还需要一个接入工具,打电话时这个工具就是电话机,无论是座机还是手机,这个接入工具使使用者和网络之间有了联系,使用者可以凭借这个工具得到所需要的服务。为了使网络和工具能够提供给我们所希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TCP/IP协议簇的采用,各种应用层出不穷,传统的固定网、移动网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有线、无线等各种接入方式不断推出,企业网、ISP、ICP、个人电脑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等网络相联。这样,虽然用户使用方便了,但网络安全问题的威胁也增加了,往往一个点或一个地方的问题会影响到其他地方、其他网络,甚至多个网络。  相似文献   

5.
《邮电经济》2009,(3):54-54
物联网(IOT,Intemet of Things)“传感网”在国际上通称。通俗地说,物联网是万物都可以上网。物体通过装入射频识别设备、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或其他方式进行连接,然后接入到互联网线是移动通信网络,最终形成智能网络,通过电脑连接。  相似文献   

6.
余其炯 《当代通信》2006,13(1):86-87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TCP/IP协议簇的采用,各种应用层出不穷,传统的固定网、移动网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有线、无线等各种接入方式不断推出,企业网、ISP、ICP、个人电脑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等网络相联。这样,虽然用户使用方便了,但网络安全问题的威胁也增加了,往往一个点或一个地方的问题会影响到其他地方、其他网络,甚至多个网络。  相似文献   

7.
北京电信局成功使用北京思及创公司推出的全交互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标志着我国在探索信息服务新路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目前国内的信息服务业主要由各个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以及声讯服务提供商(VSP)组成。其中两者有着明确的分工,ISP为用户提供INTERNET接入,利用INTERNET上的丰富的资源,利用WWW等技术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从数据到图像甚至于声音的信息服  相似文献   

8.
日前,亚斯康公司喜获合同,将向云南省邮电管理局数据局提供AM70网络接入设备。该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项目的第一阶段,在昆明市的各个数据通信支局安装AM70,以便连接到昆明DDN网。AM70可将以各种速率传送(从2.4K到128K,N×64K直到2Mbps的数字信号)的用户数据整合成E1,然后接入到DDN网。昆明市DDN网的网络管理中心通过一条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信业》2005,(5):73-73
WiMAX 全称为全球微波接入互通,是一项标准无线技术,用于为家庭和企业以及移动无线网络提供最后一英里高速宽带连接。近日,英特尔公司宣布推出全球第一款 WiMAX 产品,以支持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下一代宽带无线网络。全球多家服务提供商已宣布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进行基于英特尔芯片的商用 WiMAX 试验。届时参与试验的消费者和企业将能够提前享受到此项新兴无线高速宽带技术的优势。主要设备提供商也宣布推出基于英特尔产品的WiMAX 解决方案。英特尔 WiMAX 芯片具有丰富的特性,可为家庭和企业带来经济高效的高速无线调制解调器。初期部署将支持为当前 DSL 或有线网络尚未覆盖的偏远区域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同时将距离远至几英里的不同建筑物联系在一起。鉴于 WiMAX 技术基于标准构建而成,它将使新用户和现  相似文献   

10.
一、现状。INTERNET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日趋成熟,一个最显的特征是网络内容提供商(ICP)和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经历了从“烧钱”到“要挣钱”运作方式的变革,风险投资对ICP/ASP的投资力度从峰值跌落到低谷,短期投资回报期望值增高,各个ICP/ASP的盈利压力急剧增大。与此同时,INTERNET网络运营商(ISP)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其骨干网络的带宽、交换节点的交换能力不断提升,电话接入网络规模不断扩大、ADSL和LAN接入发展迅速,投入急增,而用户使用费用接连下调,使原来用接入费用养信息制作的方式不能再维持下去了。因此,无论是ISP,还是ICP/ASP都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转变用户的免费观念,另一方面通过把具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转移到收费方式,逐步减少免费内容和服务,提高收费内容和服务的质量,引导用户接受收费服务已经成为趋势。如:在5月21日,263.net全面终止免费邮箱服务,原有的名免费电子邮件提供商Sina.com,Sohu.com,China.com,163.net等,已经不提供新的免费用户注册服务,对原有的免费用户,也纷纷通过各种手段,促使他们转变到收费用户行列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综合业务数字网是以电话综合数字网(IDN)为基础发展而成的通信网,能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全数字连接,承载包括话音和非话音在内的多种电信业务,用户能够通过有限的一组标准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接入这个网络,实现话音、数据、图像和视频通信。该网络提供的业务范围广,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并可与我国现有的公众电话网、公用分组交  相似文献   

12.
无线接入是指从公用电信网的交换节点到用户驻地网(CPN)或用户终端之间的全部或部分传输设备采用无线手段的接入技术,即用无线传输代替接入网的全部或部分,向用户终端提供电话和数据服务。将用户终端与核心网路进行连接的无线传输设备称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由无线接入系统所构成的用户接入网就称为无线接入网。  相似文献   

13.
淄博信息港是由淄博网通公司投资建设的公用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网络。是山东省内量优秀的ISP(互联网服务商)及ICP(互联网信息内容服务商)之一。自1997年开通运营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淄博信息港现已拥有各类注册上网用户20万,有300家政府部门和千余所学校上网,有数百万家企业.公司.商铺等入驻商赢网。目前,淄博信息港日均访问量近40万人次,成为省内访问量量大的信息港,并在全国同类站点中排名首位。[编按]  相似文献   

14.
由于ADSL能够直接向用户提供经济的高速接入,最符合Internet应用的需要,同时又能兼顾语音服务,因而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各国电信运营商和ISP都急于开辟这一有利可图的新市场。  相似文献   

15.
北京通信Internet网络是北京本地主要的Internet城域和接入网络,覆盖北京城区和郊区,具有用户接入、城域流量传送和汇聚、上连骨干、ICP托管、对等互联、应用平台、计费营帐、用户认证等多方面的功能,可以提供拨号接入、端口批发、网站托管、宽带接入、专线接入等各种基础和接入业务,也提供WWW服务、电子邮件、视频会议、流媒体、网络游戏、视频聊天等多种应用和增值业务,还提供域名解析、接入认证计费收费代理、营收帐务、网间结算、信息层计费、电子商务等支撑系统和公众服务,其出口带宽、网络规模、用户数量、应用平台驻留数量、流量规模、网络互联互通规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一个提供公众业务的基于IP的电信级运营管理的城域网络和接入网络,是北京通信整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固定与移动融合(FMC)是指网络的业务提供与接入技术和终端设备相独立,其目标就是同样的业务可以由各种接入网获得,使用户通过不同的接入网络,获得相同的业务而享受相同的服务。FMC并不一定意味着网络的物理融合,其主要特征是用户订阅的业务与接入点和终端无关,允许用户从固定或移动终端通过任何合适的接入点使用同一业务。融合已逐渐成为通信的主要趋势,FMC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Internet接入只是整个网络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是网络商业进化的重要进程.随着运营商数据通信骨干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和互联网用户的爆炸性增长,一个蕴藏在Internet接入领域的巨大商机即将凸现.  相似文献   

18.
陈自力  林鸿 《当代通信》2006,13(9):77-79
固定与移动融合(FMO)是指网络的业务提供与接入技术和终端设备相独立,其目标就是同样的业务可以由各种接入网获得,使用户通过不同的接入网络,获得相同的业务而享受相同的服务。FMO并不一定意味着网络的物理融合,其主要特征是用户订阅的业务与接入点和终端无关,允许用户从固定或移动终端通过任何合适的接入点使用同一业务。融合已逐渐成为通信的主要趋势,FMO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发展趋势是什么?其性能如何?端到端的丢包率,延迟,抖动率是多少?下一代网络该如何规划?为了知道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了解网络测量方法,通过各种网络数据分析了解其性能,这不仅是ISP所关心的问题,也是用户和网络设备厂商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电力线通信(PLC)技术在中国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线通信(PLC)技术应用的发展空间是很广阔的,目前主要是作为高速数据传输的一种新技术,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既可以为电力需求侧管理、远程抄表以及智能家居等高速数据提供传输平台,也可以为用户提供互联网访问、视频点播、IP电话等服务,为电信增值服务提供一种省投资、建设快的有效接入手段。目前通过国电通信中心的积极组织试验,建立了中电飞华PLC接入试验网络平台,试验进展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