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鹏 《农村经济》2023,(10):61-72
土地是搬迁群众最放心不下的重要资源,也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如何维护搬迁群众土地权益,利用好“三权分置”改革成效以及相关后续扶持政策,是过渡期后续帮扶的重要议题。借鉴新经济社会学嵌入性理论,阐释易地搬迁人地关系嵌入性理论意涵,在人地关系演化与治理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将土地权利保障和可持续生计重建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为科学实施后续帮扶提供借鉴。易地搬迁人地关系实践是多元产权主体、多样要素禀赋和多重治理机制动态演化与辨证互构的过程,其理论意涵及其实践要义是构建有利于可持续生计能力及其权利保障的政策体系,巩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提升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效能。易地搬迁人地关系实践应当激活可持续生计主体内生动力,完善保障生计合法权利、提升生计经营能力;同时,人地关系实践还必须利用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生计能力和权益保障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不同制度改革有效衔接起来;以多元化人地关系和多样性要素禀赋及其差异化实现路径为纽带,健全以生计能力和权利保障为导向的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搬迁群众深度参与人地关系实践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农业经济问题》2021,(9):45-57
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推进模式及多样化地域类型,使得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实践和制度改革呈现动态性、渐进性等特征,同时,农村集体产权的嵌入属性及其不同价值取向导致农村集体产权实现方式和治理机制兼具复杂性、整体性。完成身份界定、权能设置、组织"翻牌"后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如何通过产权治理过程中的主体重塑、目标融合、规则转型和机制健全,真正实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归属清晰、权能完善、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基本目标,就成为农村集体产权所有制变迁和治理体系重构的关键。本研究在产权的"嵌入性假说"及农村集体产权的嵌入性理论视角基础上,进一步从权能结构和治理机制两个维度构建农村集体产权治理的类型化分析框架,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不同资源类型及其多元产权功能属性及权能价值取向的差异化治理机制进行系统的对比阐述。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应从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治理能力提升、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完善以及政府监管体系优化等方面入手,有效规避改革风险,合理分担改革成本,共同分享改革红利,并通过重塑农村集体产权治理主体及其社会行动体系,切实保障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从统一确权登记、生态空间系统修复、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等三个方面总结辽宁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创新,指出改革中面临的产权主体权责不明确、资产价值实现不均衡等挑战,进而从明确资产产权主体、优化要素市场配置、完善收益分配管理、保障规划管理储备、配套损害赔偿制度、实施考核评估监督等六个方面提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4月25日,农业农村部在安徽小岗村召开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暨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会议。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会上表示,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明确集体产权的权属和边界,赋予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对集体产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权能,有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有序流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重点要把握好确权、赋权、活权三个关键词,进一步明晰农村产权归属,不断丰富农村产权权能,促进农村产权要素市场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农村集体共有产权制度日益曝露出产权虚置、产权权能残缺、产权主体缺位、非产权主体越权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集体资产迅速增长的发达农村地区更加突出,因此各地纷纷进行了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本文在详细分析股份合作制改革过程中清产核资、股权设置、股权管理、收益分配、组织重构等一系列过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股份合作制改革应按照建立产权清晰的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新型的乡村治理机制、完善股权权能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司化改造顺序渐进性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十分重要。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底线,完善承包权权能,放活土地经营权,落实好二轮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三权分置"制度,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二要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多元融合、利益共享、规范有序的方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三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改革重点、路径和时间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为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产权基础。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时期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完成,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已经进入到加大后续扶持力度,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阶段。文章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为调查对象,对其在后续产业培育过程中形成的发展模式、主要举措、内在机制和成效进行总结。同时也深入分析了安置区后续产业培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从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等方面,构建了后续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也为其他地区的后续扶持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社会资本与农村集体资本的混合经营已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新模式。从异质性股东的共生关系视角展开交叉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剖析以探究农村混合所有制经营的共生治理机制,并得出几点结论:农村混合所有制企业是一个共生组织,异质性股东是不同的共生单元,其核心层治理体系构成共生界面;党组织、政府与市场是其共生环境的主要元素;共生界面与共生环境共同促进共生组织的演化,其中异质性股东的利益分配关系决定了其共生模式的形成与演化方向。基于学科交叉的学术思想,研究结论丰富了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理论,为农村集体产权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产权视角来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当优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在界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基础上,阐释了其权能拓展的现实必要性;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拓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维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条件下,从土地确权、重构产权、创新模式、土地资产化和优化分配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拓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土地产权变迁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并且对马克思土地产权权能理论、土地产权结合与分离理论、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理论和地租理论在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研究表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应以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安排下,克服农地产权制度的现有缺陷,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拓展成员的财产性权利方面成果显著,但同时也导致了成员自益权与共益权之间的进一步分离,且使以程序性权利为主要内容的共益权陷入困境。近期公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不仅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反而会加剧问题的恶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多个层次间的博弈,并且各层次间形成循环往复的嵌套性关系。因此,可基于产权科层的视角,从个体、集体和国家三个层次探讨集体成员权的实现机制。即,拓展个体层的参与渠道和参与方式,并实行多元激励机制。健全集体层的决议机制和统合式监督机制。国家层的制度设计和相关立法应对集体成员的自益权与共益权、农民集体与集体经济组织等加以明确区分,并在立法中完善集体决议撤销权的相关规定,为集体成员监督权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易地扶贫搬迁是助推村域重构、促进村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分析典型案例的经验与不足,对于全面实现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 文章基于吉林省通榆县陆家村的实地调查,客观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与成效,总结易地扶贫搬迁的模式、经验、存在问题,剖析易地扶贫搬迁促进贫困村域发展的机制。结果 陆家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村内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更为健全、建设用地更为集约、集体土地实现股份化改革、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乡村治理结构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收入和农民人均年收入均大幅提高。结论 易地扶贫搬迁可有效促进贫困村域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组织上全面重塑提升,但当前模式存在资金筹集难、房屋不动产登记慢、原地不搬迁户的后续处置问题,在推广中应注意农民财产补偿、后续产业发展、政策适用区域、集体资产处置等事项。易地扶贫搬迁促进贫困村域发展机制为:以人为核心的政府、村委会、农户、合作社等多元主体在精准扶贫相关政策与资金的统筹支持下,将农民补偿与安置搬迁相结合、土地整治与产业发展相衔接、新村建设与生态修复相关联,形成多重保障多轮驱动的发展链条,有效消除或改善了村域致贫因素,促进村域人口—土地—产业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从而实现村域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改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明确要求,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五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作为全国29个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在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中,大胆探索,试点引领,创新发展,成效明显。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督查指导。成都市温江区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7年开展试点以来,云南省玉溪市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从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入手,采取强有力措施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摸清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健全农村治理机制,提高农村综合治理能力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有效地驱动乡村治理创新,为探索推进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开辟了新路径。一是厘清集体资产,夯实乡村治理创新经济基础。按照自治区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总体安排部署,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依法界定资产权属,理顺农村集体资产  相似文献   

16.
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必须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相似文献   

17.
由行政化主导的易地扶贫搬迁对实现脱贫攻坚历史性目标起到重要作用,但短时间内大规模搬迁也可能使安置区面临产业发展水平低、就业机会缺乏保障、移民群体社会融入困难、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需要做好后续扶持工作以实现转型发展。通过构建由易地扶贫搬迁主要相关方组成的分析框架发现:移民群体稳定脱贫与改善生计的意愿是安置区发展与转型的内生动力;中央政府推进安置区后续扶持政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形成转型发展的宏观引领;基层政府在安置区这一特殊治理场域中有效落实政策与开展创新探索成为转型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多元化市场主体有助于安置区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基础,并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促使安置区就业与社会环境得到改善。未来,安置区在规避和化解搬迁群众返贫风险的同时,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进而实现产业稳步发展、就业有效保障、社会融入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梳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理论辨析为改革提供思路和抓手。研究方法: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系统观建立了"价值-体制-产权-利用"的递进式分析框架,对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产权改革面临6类主要问题,包括产权不完整的持续性、委托代理问题、整体性治理不足、行政管理的路径依赖、市场机制不健全、可持续发展观未普及;同时,从价值目标、体制机制影响、绩效评价闭环三个维度为产权制度改革理念提供了理论阐释。研究结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可以从5个方面着手推进,包括建构二维产权制度体系、建立新型委托代理关系、推动管制赋权、优化市场与政府关系,以及促进自然资源利用可持续转型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理论与政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本文对集体所有制的历史渊源与演进进行了梳理,认为农村集体所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特殊所有制形态;然后,本文剖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若干现实问题,包括如何体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权能,如何解决农民成员权与用益物权之间的矛盾,确权、确股与确地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农地承包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关系,如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及重构农村社区集体组织等;最后,本文从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易地生态扶贫搬迁农村宅基地行政性退出和处置是实现"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重要环节。从工作实践出发,以贵州省长顺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施易地生态扶贫搬迁农村宅基地行政性退出和处置的现状和困境分析,分别从村庄规划、土地政策、政策引导、产业带动等方面,尝试性探索了农村宅基地行政性退出和处置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