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话语霸权。作者从认识论根源、政治根源、全球化根源分析了民族主义神话的西方逻辑,其逻辑主要表现在政治民族主义、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等方面。作者认为,以所谓“新民族主义”塑造中国的新身份是在新的时代继续制造民族主义的神话。按照“源于民族-因为民族-为了民族”及“国家化-现代化-世界化”三阶段的分析框架,未来中国的国际身份或国际形象塑造应扬长避短,对应地包括3个层面: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和、合的民族性格;适度的民族自豪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要同时实现现代化和世界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完成国家化使命,就要毕其功于一役,实现历史文化传统、国际潮流与世界认同的“三位一体”。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过程中做负责任的大国,这应成为中国的新定位。中国的和平发展正在塑造中国新的国际身份,其成功将自然打碎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种种神话。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西方的许多学者正在试图从历史根源上来研究中国的民族主义。作者认为中国民族主义的界限决定了中国的认同。探究“界限”这一概念是为了证明中国的边界不仅包括领土,还包括文化和政治的内涵,而大多数人仅从政治层面来关注中国的民族主义。作者通过分析中文有关“中国威胁”的文章得出以下观点,它们除了对国外的批评进行批驳外,还在探讨政治认同,同时也正在建构中国的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之间的界线,并通过划界的方式来构建中国的认同。文章的结论是,由于现实主义已经在“中国崛起”的争论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有必要用批判性的国际关系理论来全面探讨中国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西方的许多学者正在试图从历史根源上来研究中国的民族主义。作者认为中国民族主义的界限决定了中国的认同。探究“界限”这一概念是为了证明中国的边界不仅包括领土,还包括文化和政治的内涵,而大多数人仅从政治层面来关注中国的民族主义。作者通过分析中文有关“中国威胁”的文章得出以下观点,它们除了对国外的批评进行批驳外,还在探讨政治认同,同时也正在建构中国的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之间的界线,并通过划界的方式来构建中国的认同。文章的结论是,由于现实主义已经在“中国崛起”的争论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有必要用批判性的国际关系理论来全面探讨中国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4.
侯蕾 《改革与开放》2013,(6):190-191
21世纪以来,日本外交转向"政治大国"化是有其国际、国内背景,但引起日本外交转型的更深层原因却是文化因素。首先,作为实现日本政治大国的物质基础─美日同盟,是日本文化中追随强权传统的延伸;其次,日本国民独特的岛国性格和"民族优越论"传统是其政治大国实现的精神基础—新民族主义兴起的内因;最后,日本国内愈演愈烈的"中国威胁论"从根本上讲是日本人内生的民族心态所致。日本应该转变现有观念积极融入亚洲,在与中国进行双边合作的基础上促进亚太的稳定,这才是提升日本国家地位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民族主义是互联网兴起后民族主义在网络上的体现,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现象,它越来越引人关注。作者分析了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网络民族主义的主体构成、意识感和语言行为,并从政治参与和市民社会的角度透视了它与政府和中国外交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如何理解在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中国民族主义是否是西方和中国邻国的一个威胁?或者,它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吗?作者对中国历史上的三段“过去”进行了探究,认为“5000年”、“100”和“10年”这三段历史对形成今天的中国民族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在21世纪初“中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人和他们的热情在当今的中国民族主义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浅析中国民族主义:历史、人民和情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理解在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中国民族主义是否是西方和中国邻国的一个威胁?或者,它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吗?作者对中国历史上的三段“过去”进行了探究,认为“5000年”、“100”和“10年”这三段历史对形成今天的中国民族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在21世纪初“中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人和他们的热情在当今的中国民族主义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民族主义是互联网兴起后民族主义在网络上的体现,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现象,它越来越引人关注。作者分析了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网络民族主义的主体构成、意识感和语言行为,并从政治参与和市民社会的角度透视了它与政府和中国外交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作为“一门美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知识”与“权力”二者的联系进行解构的工作已经做了很多。英国学派和“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也参与到了“民族化”国际理论的行列之中。本文采用一种谱系学的方法来描述在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学派的浮现及其逻辑 ,并且分析该理论对古代“大同”伦理观念的诉求。这种理论建构将与英国学派有关“国际社会”讨论的浮现及其逻辑联系起来。“国际社会”和“大同”都使用“文明标准”作为区分国际关系主体与客体的界限。文章结论认为 ,这两种国际关系理论取得一致的诸多方法之一 ,即是用文明和帝国的相同逻辑来排斥美国国际关系理论 :为了重申中国和英国理论上的“我族 (self)”而建构一个美国理论上的“他族 (other)”。因此这些理论并非其倡导者所认为的那么彻底 ,它们将理论探讨局限于三个民族国家而成为世界政治中其他“国家中心主义”方法的保守联盟者。  相似文献   

10.
“民族”和“民族主义”都是西方概念,民族是民族主义的基础,且两者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民族主义”兼具民族主义观念和民族主义实践双重含义,具体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表现为强烈民族情感的民族主义;第二,作为政治运动的民族主义;第三,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三种意义上的民族主义都对我国法治建设表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作为硬制度、官方法的制定法可以适当吸收民族精神的部分内容,在司法裁决中也可以适当引入“民间法”作为裁判规则。在统一多民族国家这种国家形式下,我国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制度来满足各民族要求平等、追求民族利益和民族发展的政治诉求。在意识形态领域,我国法治在性质上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所以,我国法治应在尊重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当吸收自由主义法治观理念,如注重对个人权利的保障、尊重个人的主体地位等,争取树立自由民族主义的法治观。  相似文献   

11.
自九一一事件以来,人们往往认为新保守主义成为了布什政府的主要外交理念,但事实上,新保守主义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影响已处于边缘地位,而保守民族主义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作者旨在通过比较新保守主义和保守民族主义两者的共性和差异,试图挖掘出布什政府当前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根源,并由此阐明保守民族主义何以压倒新保守主义而成为主导美国外交的意识形态思想,从而为分析美国外交的未来走向提供客观、理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民族主义看来,“民族”是国寥社会团结合作、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当代民族主义思潮也是围绕着“民族”和“族性”来展开其理论建构的。应当看到,民族观是不同的,许多现代民族国家为提升族性、增强国家凝聚力,正通过各种途径做出政治努力。  相似文献   

13.
当中国由一个冷战时期的新兴国家演变为后冷战时期的崛起中大国时,美国的中国外交政策研究领域经历了许多变化。以1989年为分界点,作者考察了该领域在中国国际政治角色变换这一背景下新的研究议程。新的研究议程包括国内因素、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多边外交以及台湾问题等。作者指出,尽管新的研究议程已经出现,但美国的中国外交政策研究领域中仍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延续性。这种内在的延续性表明了对中国国际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把中国外交政策研究并入到国际政治这个更大学科中去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中国由一个冷战时期的新兴国家演变为后冷战时期的崛起中大国时,美国的中国外交政策研究领域经历了许多变化。以1989年为分界点,作者考察了该领域在中国国际政治角色变换这一背景下新的研究议程。新的研究议程包括国内因素、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多边外交以及台湾问题等。作者指出,尽管新的研究议程已经出现,但美国的中国外交政策研究领域中仍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延续性。这种内在的延续性表明了对中国国际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把中国外交政策研究并入到国际政治这个更大学科中去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国际体系作为行为体的互动所形成的整体结构,是中国实施对外政策的环境与舞台。在国际体系中,身份是决定中国的利益、立场和实现利益之途径的一个基本因素。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随着国力的增强,在当今正日益被视为一个"大国"。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大国参与国际互动有迥异的机制与结果,因此中国面对着双重身份的困境。事实上,中国被赋予的"大国"形象和外部世界针对中国所开始的权力政治互动,已使得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凸显了消极的影响。要破解这一困境,中国一方面需要从主观上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不同互动机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需要恰当解决客观上两种机制并存所带来的困扰。在对外关系中,中国需要应对国际体系所内含的权力政治、国际制度与观念建构等主要影响机制,适宜地开展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和公共外交。中国只有利用体系的系统效应,趋利避害,处理好实力的发展与运用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当下主流的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理论面临多重危机,世界政治学的提出有助于为政治学学科发展探索新的出路。世界政治研究所具备的独特含义源于中华文明的历史基因与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实践所形成的中国传统,这一传统通过“论持久战”“三个世界”划分等一系列经典命题奠定了事实性的学科基础。但由于西方中心主义史观的影响,由世界政治研究分解而来的国际关系与比较政治曾一度因过于迷恋西方理论且缺乏深入的区域国别研究而沦为观念性评述。有赖于新研究单元的提出以及新史学的构建,世界政治研究得以转型升级。世界政治学建立在新史观基础之上,“以世界为方法”的认知模式与流行的西方中心主义史观形成了鲜明对比,而政治思潮这一研究单元被视作诱发国内制度变迁进而塑造世界秩序的核心动力。通过历史性因果叙述,作者构建起中国传统—世界政治—新史观的逻辑链条,它意味着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在世界政治体系中形成的“反向运动”必然为新世界秩序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纵观中外对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主流认识大相径庭.本文从国内经济发展、国际关系及网络发酵作用三个角度追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论述了中外对中国领土主权、经济发展、国际地位三个热点问题的认知差异,并尝试通过研究文化根源与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重点的不同之处,寻找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主义和区域主义的关系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引起了国际关系学界的关注与争论。从"民族主义-区域主义-全球主义"之间关系的视角,作者对亚洲的民族主义和区域主义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主义是20世纪亚洲各国发展的火车头。二战后许多新兴国家的执政者为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和培育民众的国民意识,将民族主义作为其意识形态和政治目标而加以鼓励。对于东亚共同体建设这一亚洲区域主义制度化的动向受到了各国民族主义崛起的牵制。作者认为,在构筑与驾驭民族主义机制的问题上,各国应重视推进认同感的多重化,使参与其中的民族主义更加开放。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在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民族主义”产生最早,宣传最多,影响最大.笔者分析了孙中山民族主义产生渊源、发展历程,并指出其在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参与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旨在分析影响中国参与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 (东盟地区论坛、“10 1”以及“10 3”)的因素。作者认为中国参与上述机制与三大利益考虑有关 :政治与安全利益 (维持稳定的周边环境、促进多极化、消除“中国威胁论”、扩大影响力、避免台湾地区与东盟国家建立实质关系 )、经济利益 (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 )以及形象利益(建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中国对地区性国际机制日益积极的参与 ,除了是基于对政治、经济与安全利益的考虑外 ,身份认同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