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农地集体所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中国革命实践成功的经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农地产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深刻反映了地权阶级属性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70年来地权经过多重改革,集体所有制始终未被动摇;为维持社会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集体所有权衍生出了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承继了集体所有制建立以来地权变迁的方向,在坚持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实质上是集体、承包农户、经营者共享地权,既实现了地权阶级属性、土地财产属性与生产要素属性的三重属性融合,又维护了地权意识形态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与生产效率功能的三重功能协调,有利于实现农地集体所有制下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农民农地产权优化的理论探索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的市场化要求政府将更多的农地产权让渡给农民,农民能否对农地产权加以优化成了农地产权制度效率能否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农民地权的"拟现状"表明,农民地权优化的内涵是农民利用地权可分与可让渡的特性,经由市场的价格机制交易农地产权来吸收政府让渡过来的利益并进一步提高农地产权价值的动态过程;优化的基本路径是政府垄断农民地权-信息不对称的竞争性农民地权-信息对称的竞争性农民地权-农民垄断的农民地权;并给出了农民地权优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改革重点在于保障农民地权。目前中国的农地产权归属并不明晰,农地产权的缺失影响了农民应享有的土地收益。经分析表明,农地产权的清晰界定能让农民的土地产权保值增值,明确农地产权归属、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完善农村服务体系,能够有效促进农地产权效益的实现、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农地制度改革和研究倍受关注。本文从文献的角度梳理了从集体化运动失败以来的农村集体地权演变及农业绩效。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地制度改革,由此带来农业绩效的大幅提升。建立在集体所有制之上的农村土地制度,地权的稳定性严重制约着农业投资和资源配置,还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为达成农业现代化对规模化的要求,土地市场发展及其特征的研究大量涌现。针对农地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各路学者从集体所有权、集体产权制度、土地国有化和完全土地产权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权结构细分视角,本文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与改革进行了文献述评。已有研究在农地产权内涵、地权变动与农地市场发展间的关系、地权变动影响农业生产绩效的机理和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等方面,缺乏对地权结构细分特征深入且逻辑一致的探讨。为此,本文提出,可以通00利的行为特征差异角度来界定地权结构细分,并借此划分细分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分权三项权利的实践发展阶段。然后,可以先通过租值耗散、市场演变与结构细分的理论逻辑,来探究地权变迁呈现结构细分特征的原因;再通过分析该特征所带来的农户排斥国家和集体等其他主体干预的程度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率进而影响农业发展的内在路径,探究地权结构细分影响农业生产绩效变化的内在机制。最后,在分析农地"三权分置"政策内容与地权结构细分关系的基础上,回答在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农地"三权分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探究资本下乡背景下的集体土地产权演化、冲突磨合机制,为解决农地流转冲突提供新视角。研究方法:F-H模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集体土地产权演化分为产权均衡稳定期、产权冲突磨合期和新产权结构形成期,流转权作为土地剩余产权,在外部作用力和产权主体自适应行为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动态界定中;(2)农地流转冲突的本质是土地产权演化冲突,村社组织、农户和工商企业在F-H冲突分析模型中的全局稳定局势的策略选择集合是{掠权流转,有条件流转,与村社组织合作};(3)大规模农地流转中,工商企业与村社组织之间的结盟为象征地权的膨胀和强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村社组织攫取了以流转权为代表的土地剩余产权。研究结论:(1)农地流转冲突的实质是契约地权和象征地权对土地剩余产权竞相控制和拥有的产权演化冲突;(2)处理好契约地权与象征地权的关系,明晰两种权利在土地剩余产权中的占有权能,尽快界定土地剩余产权,有助于解决农地流转冲突。  相似文献   

7.
为逻辑一致地剖析"有意模糊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这一推论,本文首先根据产权理论将农地产权定义为农地控制权,模糊的农地产权相应地指农地控制权实际归属上的模糊;然后,根据Williamson的四层次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中,模糊农地产权是农民与政府这两个农地产权主体在基础性制度和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制度设计的产物,是农民与政府通过制度设计有意将农地控制权的归属隐藏在模棱两可的迷雾之中。在基础性制度尚不完善的现实约束条件下,有意模糊的农地产权是具有相对优势的制度安排。作为推进农地产权改革的先决条件,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在此得到凸显。  相似文献   

8.
以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我国农地调整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农地调整领域发文量总体呈明显上升态势,在关键节点呈现阶段性;核心作者群没有形成,作者和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合作关系单一;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变迁、农地产权改革和农地调整三大主题;农地确权、乡村振兴、地权稳定性、农户收入和中国共产党等相关内容研究前沿。未来有必要加强政府、学者、科研机构多元协作网络,把握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结合实地调查与理论研究,探讨基于我国国情和时代背景下的制度创新和改革方向,为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农地调整资政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地权-地租"的互动纳入"复合产权"的分析框架运用于成都集体土地入市收益分配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朝着市场经济决定产权规则的方向演进,使其具有"土地使用权私有化"的特征。第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模式释放了土地潜能,确保农民能分享更多的级差地租收益。改革要坚持农村土地公有性质,拓宽农村建设用地产权权能,允许其在更大范围内直接入市以及赋予更多入市方式,以实现将农地"非农化"使用权和收益权界定给农民集体和个人。  相似文献   

10.
地权细分及可实施性与采矿用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矿用地制度的核心是采矿用地的产权界定、让渡、使用和定价。当前采矿用地制度存在供地方式单一、产权配置错位、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受限和产权未细分等问题。采矿用地改革试点在产权细分和可实施性方面做了很大改进,为采矿用地制度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采矿用地制度应向地权细分、保障矿业权与土地产权正当权益的实现及提高名义产权与实践产权一致度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1.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总结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决定条件和影响因素,并展望进一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呈现出一个较清晰的路径,即改革始终沿着市场取向、明晰产权、稳定地权的方向演进;(2)农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成功源于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结合,即弹性的中央政策制定、渐进式的地方实施以及具有学习效应的农户认知三者的有机互动,并体现出制度变迁的"共生演化"特征及其蕴含的"适应性效率";(3)新制度经济学是解释中国经济改革和农地制度变迁的有效工具,然而由于经典的新制度经济学本质上的静态性以及国家理论的缺乏,难以对现实世界的各类制度变迁给出一般化的解释。研究结论:基于经典的新制度经济学,进一步整合行为经济学、机制设计理论、演化博弈论等理论工具,超越"强制性—诱致性变迁"二分法,构建一个真正动态的制度变迁模型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形成了相当灵活的地权流转机制,租佃制尤其是一田两主呈现出土地利用的多层次性及权益分配的多样性。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促使这一流转机制发生了重要转变,其关键是地权结构的简约化,尤其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苏南,土改中的租田处理、地权再造与地权观念的变化,影响着农村的资源配置、财富分配和权力构成,奠定了新中国土地产权结构的基础,其经验对处理当前农地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法律、事实及认知维度解读地权安全性概念,验证分析地权安全性三个维度及其交互项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法律、认知维度的地权安全性显著促进农地流转,而事实维度的地权不安全对农地流转表现出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三个维度的交互作用表明:事实维度的地权不安全会减弱法律赋权对农地流转的正向影响;法律维度与认知维度的地权安全性在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时互为前提,缺一不可;认知维度的地权安全性可以消除事实维度地权不安全对农户农地流转带来的负向影响。由此指出,"以确权促流转"的政策目标实现,不能仅依赖于农地确权政策的实施,还需要逐渐构建起法定地权制度、实际制度执行及其制度认知之间具有一致稳定性的配套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民是农地产权制度最重要的参与人,其认知会影响到改革中制度效率的发挥。该文重点分析了成都市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户的产权认知状况。研究表明,农户对农地产权的各项权能具有不同的认知,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分析了农户产权认知中存在农地集体所有观念淡薄、承包经营权认知不清、产权知识获取渠道单一以及欲实现农地抵押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户产权认知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地流转是农地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所有权的缺陷和农民对地权认识的模糊性阻碍了农地的流转。地权稳定性可以增加农民对农地的需求和投入,土地调整的功能和作用还没有一致的结论。选举产生的乡村干部可以满足农民对农地流转的意愿,而乡村干部的决策模式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三权分置"是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为提升农业经营效益提供了制度保障。农业经营的实践形态显示,土地经营权的设立并未提升资本化耕种的农业经营收益,也难以提升村集体范围内农地产权正式转移的水平。农业经营体制在"统"的层面缺乏可操作性的产权制度方案,阻碍了农地产权设置在"分"的层面发挥出高效的制度效能。切实回应农地利用中实际耕者的地权诉求,解决农地细碎化、村集体内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过高、土地经营权配置不充分、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的社会纠纷等问题,需要围绕农地高效利用,在"三权分置"下充分发挥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管理权能,以集体土地所有权统合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  相似文献   

17.
既有征地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集中在提高补偿标准以"让利于民",但其不能从根本上触及现行征地制度。改革和完善现行征地制度的应有价值取向还在于"还权于民",应系统分阶段地创设适应公有制特殊国情下的现代农地产权激励和约束,在征地中逐步实现"同地,同权,同价",以促进农地安全、农民利益保护、工业化和城镇化等彼此冲突的多元化目标的动态协调和均衡,并从显化土地财产权、创设农地发展权、赋予农地转让权和界定征收救济权等方面探讨了实现"还权于民"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农地产权制度之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妥善解决大国小农现实约束下如何破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困境、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如何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如何按照“三权分置”的制度要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等问题。为此,需要基于农村土地制度环境的变化适时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以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按照“三权分置”的要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在坚持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同时持续推进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并强化关联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激活土地资源资产要素,有效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农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在中国运行了近30年,实践证明,这一制度设计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度运行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在现实中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这一制度又逐渐曝露出缺陷和不足,制度运行也衍生出很多问题.本文试图运用产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剖析我国农地承包经营制的所有权主体虚置、权能残缺以及使用权的设定不完整、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探索性的提出了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设想:调整农地产权结构,积极发挥产权功能;改革国家惠农政策,创造良好的农地产权制度运行环境,培育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中国农地确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以及备受关注的土地细碎化的资源特征,构建“产权权利界定、产权资源特性与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借助广东粤北山区阳山县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条件混合处理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农地确权未能有效激励农户的生产要素投入行为,但土地细碎化显著抑制了农户雇佣劳动力和机械服务购买行为,还显著促进了化肥施用。进一步纳入农地确权和土地细碎化的交互项的模型结果表明,农地确权与土地细碎化两者之间不存在互补或替代的交互效应。采用中介机制、子样本分析等模型验证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由此认为,农地确权政策的影响具有情境依赖性,不可教条式地过度吹捧农地确权政策的生产投入影响效应;对于丘陵山区地带而言,农业政策应从聚焦于地权制度改革调整到缓解农地细碎化问题上。这不仅对激励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而且也有利于农地“减肥”,缓解中国日益紧迫的农业资源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