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作为一种新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以其规范化的制度管理体系、合理化的分工协作机制、兼容的利益联结机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和实现小农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有效形式。文章以GS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为例,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情况进行介绍,针对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影响到联合体的运行稳定性、过度的支持政策弱化联合体发展能力、联合体各成员协同发展能力不足、联合体带动农户增收能力有限等问题,需要通过提高农业风险抵御能力、强化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监督引导、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方协同发展、增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农户增收能力等举措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近日,农业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培育发展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为引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新形势下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一条新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基层实践中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路径,而传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各自的弊端。因而,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尝试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推进要素流动、闭合产业链条以及稳定利益框架等方式,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为主体进行组织模式的创新,实现了各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生,促进了普通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的有效衔接,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一些地方推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了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丰富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模式,探索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依托内部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契合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现实要求,逐渐演化为助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发展的有效载体。然而,在组织创新的同时,也出现了忽视联结小农户、合作关系不对等等诸多问题,导致组织进化面临着成员分化的风险。因此,为了促进联合体沿着合理的方向持续发展,需要对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等三个变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建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流通中各展所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大力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引导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系统梳理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产业组织模式演变的基础上,从产业链的视角分析了各产业主体间利益分配格局的形成原因、问题根源和可能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除个别产业或个别产品外,总体而言,产业链视角下各产业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对生产环节的种养殖户特别是小农户不利。这主要是由于广大小农户对产后环节的价值增值参与不足;对出售的农产品几乎没有任何议价权;小农户拥有要素的数量有限、权属不完整;且未能掌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产业政策的干预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对广大小农户不利的利益分配格局。这些问题背后最深层的根源则在于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始终缺乏真正能够组织带动小农户且能切实维护广大小农户利益的农业产业组织,而探寻理想组织载体的过程也充满艰辛。从代表和维护广大小农户利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各地的实践经验出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潜在的较为理想的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8.
正1.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1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扶持并推介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可细分为:(1)支持以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2)支持以产业园区为单元,园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3)支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吉林省为例着眼于农业小微企业,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比,农业小微企业与农户联结的组织形式、经营决策方式以及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存在区别和差距。农业小微企业与农户的组织形式变化反映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层次,农业小微企业与农户联结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完善的制度来支撑,完善对农户的利益机制是加强小微企业与农户联结紧密与可持续的关键,农业小微企业向龙头企业发展晋级应该协同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条件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共生演化关系,建立了共生演化模型,在探讨了共生演化模型均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的基础上,对不同共生演化模式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1)互惠共生模式是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共生演化的最佳模式,应积极引导寄生共生模式和偏利共生模式向互惠共生模式转变。(2)共生系数是影响互惠共生模式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均衡点稳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长足的发展,由注重数量发展到提高质量和数量并重,由产加销相对松散发展到产加销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企业与农户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由局部探索到全面推进,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截止2004年底,全省现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4774个,固定资产350.6亿元,销售收入861.8亿元,农户每年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收入103.67亿元,户均2194元。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业产业化利益机制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利益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龙头组织和农户间的利益而发挥作用的。目前,龙头组织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系,多实行松散联系,没有形成稳定的结合。因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趋势应该是培育并强化龙头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系,使利益机制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从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利益机制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一、松散型利益机制模式这种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的初期是比较普遍的。这种模式的松散性主要体现在龙头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通过一种意向或口头协议…  相似文献   

13.
小规模经营农户面临自然、产品和市场三重风险。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生产方式。总结唐山市做法得出,农村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4.
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力量之一。通过对雪川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内部组织结构、经营模式和成效进行分析,发现该联合体在经营过程中,利用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通过加大创新力度、完善产业结构、拓展市场、参与产业扶贫等实现了产业链的增值,缓解了供、需之间的矛盾,带动了农民稳定增收,最终联合体成员共享成效。鉴于此,提出联合体要重视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市场、形成规模化生产,促进小农增收、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赢、抓住机遇,合理利用外部资源、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品牌建设等建议,以此来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如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视为当前最普遍的组织载体。[方法]文章以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为例,基于实地调研和文献材料,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推广实践中的作用机制,探究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利益衔接形式。[结果]随着有机农业产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次发挥阶段性作用。在该案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有机农业推广中的作用机制为:促进农业企业与小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小农户进行有机生产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推动小农户有机生产技术标准化以及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结论]农民专业合作社能有效影响小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桥梁。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实践中,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建立以服务小农户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以此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此外,还应以小农户生计改善为目标构建全方位的支持服务体系以及多种常态化机制。  相似文献   

16.
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农业结构转型升级,补齐农业现代化的短板显得尤为迫切,这就要求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而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探索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新成果。本文阐述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产业、要素、利益是如何进行紧密联结的,继而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当前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前沿的组织创新形式,现有文献对其概念内涵、组织边界与增效机制的探讨仍不甚深入。基于产业融合视角,本文重新定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概念并阐述其内涵特征,探讨其纵向一体化组织边界,分析其增效运行机制,最后选取安徽省粮、蔬、牧、渔4个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中国农村纵向产业融合的高级形态,具有产业链多元交叉融合、高度专业分工与紧密形态下要素共享三大特征,其纵向一体化组织边界源于中间品市场的产品定价与交易成本,并通过内化纵向外部性与化解双边际效应获得产业及供应链整体效益提升,契约分工、收益链接与要素流动是促进其增效的主要运行机制。最后,本文提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具有结构成熟化、运行规范化和联合主流化等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经历了从"公司+农户"组织向"公司+合作社联合社+农户"组织的演进过程。农业经营组织的演进过程可视为农户、企业、合作组织等农业经营主体组成共生系统的过程。经营环境的变化是共生系统建立和发展的动因,现代市场体系和社会网络的发展为共生系统提供了共生界面。"公司+农户"组织的建立是共生系统的初始形态,在这一共生系统中,企业处于核心地位,获得大部分共生能量。为了获得有利生态位,农户通过联合建立合作组织,"公司+农户"共生系统向"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共生系统演化。  相似文献   

19.
论多功能农业产业化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自上世纪90年代中叶在我国发达地区开始探索以来,历时十年,受到政府和社会广泛认同。但是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遭遇到新的困难:首先,加工企业多数出现了卖难,缺乏发展后劲;其次,龙头企业和农户具有不对称的缺陷,利益关系出现矛盾;第三,少数基层政府“运动式”搞所谓“农业产业化”项目,失去了农民的信任,影响了农户参与积极性;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区域及跨产业的发展,使产业、区域等中观问题以及相应的宏观管理问题口益突出。说到底,就是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在结构上的“趋同性”,导致我国农业产业化难以应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因此,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互补,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大连市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形式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但仍然存在着对小农生产的合理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政策支持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分工体系,强化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小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小农户的实力及培育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三农”人才体系等方面发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