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是当今国内外新形势下政府决策的必然要求.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在提高政府决策权威、降低政府成本、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决策中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可以从尽快实现决策程序法制化、明确决策者自身定位、健全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培养高素质的决策人才、开展民意调查和创新"决策工具"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观的重大创新,它对地方政府决策机制有着重要影响.确立地方政府决策的人本理念、全面发展理念、协调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决策咨询机构,完善决策制度和决策信息网络体系,重建地方政府决策评价标准,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决策的民主监督、检查评估机制,真正落实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是决策科学、合理、合法的重要保障,是科学发展观在政府决策中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提高行政决策的水平和决策效率,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体制,提高政府的回应能力.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行政决策回应机制.我国行政决策回应机制建设的基本路径一是要树立"与民决策"和"让民决策"的观念,二是要加强回应制度建设,三是要加强回应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4.
财政决策民主化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公共财政有效运行的保证.我国政府财政决策的民主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政府和纳税人在公共物品的供需过程中产生的财政决策民主化问题;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不同层次的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产生的财政决策民主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听证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民主诉求。建立完善、高效的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对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行政决策领域中引入听证制度仍属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决策听证是公共决策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听证作为现代公共决策的一项重要程序规定,融现代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法制性于一炉,兼具信息、咨询、参与、控制、监督、反馈等多种功能,是推进和保证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最为切实有效的制度安排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决策听证在中国公共行政决策领域的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危机具有非常态性,非常态的公共危机的化解需要非常规的公共危机决策,公共危机具有公共性,公共危机决策是政府天经地义的职责。公共危机决策在约束条件、决策目标、资源调动、决策程序和决策效果等方面体现了特殊的性质和要求,对公共危机决策者的决策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作为有限理性人,公共危机决策者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的配套建设,弥补公共危机决策的制度缺陷:二是决策一把手要培养九种能力,强化五种意识;三是健全公共危机教育机制,提高社会公众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8.
群体决策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管理环境的转变而产生的一种决策机制,具有针对性强、可行性好、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利于决策贯彻实施以及参与者敢于承担风险等优点,但同时又可能导致决策的速度和效率低下,受到主要决策者左右,并且使组织承担更大的风险。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中实施群体决策将对提高管理科学性发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政府决策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最新成果,其实质是以人为本,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地方政府决策主体着眼全局推进梯度发展战略,重塑公共权威和政府诚信,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创新决策制度,树立服务与指导结合、法治与责任并重、民主与开放并行、追求高效与协调发展的决策理念,推进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家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性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农村家庭决策的必然结果。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是必然的。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农村劳动力有四个选择,一是夫妻双方外出打工;二是男性外出女性留守;三是女性外出男性留守;四是夫妻双方在家务农。在现行的四个选择中,男性外出打工妇女留守成为了一个首要选择。这个选择是农村家庭理性决策的结果。本文试图从成本收益以及风险的角度下来分析农民的决策原因.并针对这种出现这种原因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