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布局或经济布局和十一五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难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或国际竞争依靠科技,第二靠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如果经济布局不合理,不仅仅是影响经济结构、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影响我们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看到这次十六届三中全会专门提出来要坚持以人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未来15年更好地引导我国的经济布局,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以及“五个统筹”、“五个坚持”。引导经济和产业布局要遵循空间均衡的原则、要遵循生态效率的原则、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区域调控原则。宏观调控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指导和引导,不仅要关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要关注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对产业发展的调控,也要逐步从对产业总量的调控,转到对其空间布局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基于开放经济下的中心城市经济融合--以滇、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城市经济布局是区域经济布局网络的连接点与核心,区域必须依靠城市把区域内所有的经济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出现,中心城市经济布局有必要转向区域的资源发现能力、吸收能力、整合能力的培育,树立“中心城市经济就是融合经济”的科学布局观。通过以滇、桂为例,研究中心城市经济布局问题,积极探索开放经济下的中心城市经济融合途径,积极寻找中心城市经济融和的一般规律是本文的宗旨。  相似文献   

4.
我国未来经济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未来15年更好地引导我国的经济布局,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以及”五个统筹”,”五个坚持”。引导经济和产业布局要遵循空间均衡的原则、要遵循生态效率的原则、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区域调控原则。宏观调控要加强时区域发展的指导和引导,不仅要关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要关注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对产业发展的调控,也要逐步从对产业总量的调控,转到对其空间布局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未来15年更好地引导我国的经济布局,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以及“五个统筹“、“五个坚持“.引导经济和产业布局要遵循空间均衡的原则、要遵循生态效率的原则、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区域调控原则.宏观调控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指导和引导,不仅要关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要关注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对产业发展的调控,也要逐步从对产业总量的调控,转到对其空间布局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对利用外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唐大庆合理利用外资,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外向型经济,从而实现全国经济布局的合理化,是一个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外资引进方面现存的问题(一)引进外资时未充分依托本地区比较优势,投...  相似文献   

7.
2017年4月,随着雄安新区获批,雄安新区成了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级的新区,被定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其设立代表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新的方向,而且对于我国下一步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新区要持续发展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对雄安新区的设立进行了探讨,认为雄安新区并不仅仅是北京的集中疏散地的地位,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①借助首都城市优势,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②调整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③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智 《当代经济》2007,(11S):74-75
构建和谐社会,归根到底要靠发展经济。尤其是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渐趋匮乏的矛盾,使区域经济保持协调、快速地发展,是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礼茂  方叶兵 《经济地理》2005,25(1):49-51,55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作为对沿途区域经济影响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意义深远。文章以青藏铁路为例,重点从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两个方面研究分析青藏铁路对其沿线经济的影响:①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②对工业结构的影响;③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影响;④对旅游业的影响;⑤对西藏经济布局和城镇发展的影响;⑥对格尔木城市发展的影响。最后就未来该地区的投资方向与重点的调整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极为广泛的内容,其中涉及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战略的选择;“经济增长点”与“经济启动线”作为区域非平衡发展战略的两种思路,彼此密切相关,有点无线则成“孤子”,有线无点则缺少依托,因而点线结合、结线成网,应是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理想选择;据此,我国经济布局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点”或“经济启动线”的选择问题,而是“经济增长点”与“经济启动线”的相互联结;进一步讲,我国经济布局的基本态势应当是“田字型”,并逐步向“围字型”过渡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点,经济启动线与我国经济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点、经济启动线与我国经济布局郝云宏近年来,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名词,几乎每一个经济热点地区、热点行业都或多或少地被一些人冠之以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容讳言,经济增长点作为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中的一种战略选择,有其不可...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新特征——兼评梯度推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布局的规模、类型、划分与调整,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与不同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布局呈现出不同的格局与特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有了很大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不断改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因而深入探讨现阶段中国区域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副区长邢海平县级外贸只有把握机遇,超前谋划、扬长避短、积极应对,才能超常规发展。一、确立外向型的发展战略。一是要眼睛向外,紧盯国际市场,牢固树立大市场、大经贸的观念,靠物资的大进大出带动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二是要突出特色。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应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自身的比较优势,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发展能够走出去、打得赢的外向型产业,将特色产业做大、做精、做强。三是要重视科技。要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1.1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我国疆域广袤、各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人文条件差异大,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上述国情决定了经济布局在我国的特殊重要性和复杂性。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调整了布局政策,充实了区域政策,增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改善了经济布局。它集中反映在八十年代取得的下述成就上: ①宏观布局政策的调整,和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赢得了宝贵时机,使沿海  相似文献   

15.
杨智 《当代经济》2007,(21):74-75
构建和谐社会,归根到底要靠发展经济.尤其是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渐趋匮乏的矛盾,使区域经济保持协调、快速地发展,是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论县域经济的思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衔接城乡文明、沟通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纽带,又是极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县域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顺应全球化、市场化、知识化的潮流,加速调整发展思路,着力推进五大转变:一、在经济布局上,由“趋同”经济向特色经济转变,创造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钟亚华 《经济师》2006,(6):267-268
从新世纪开始,吉林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吉林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打破常规,把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从战略上调整吉林省经济布局和结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吉林省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这不仅影响了吉林省这一老工业基地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吉林省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文章从吉林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吉林省经济增长点的选择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以便改变吉林省经济滞后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业能否成为河北省的支柱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是靠产业来拉动的,其中起核心和关键作用的是支柱产业,因为支柱产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还是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选准支柱产业,采取可行政策扶持其发展对一个区域而言至关重要。但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如何选择则要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建筑业是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产业,又是一个逐步被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产业,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它的地位与作用人们存在许多认识误区,直接影响到建筑业的发展和其作用的发挥。本刊今天刊登的此文分析了建筑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建筑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特别指出了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相信会对实际工作有所启发,也希望大家就建筑业发展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七五”计划按东、中、西布局经济,实行区域倾斜政策,引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因而有人主张,“八五”计划应改行产业倾斜政策,以调整和优化失衡的产业结构。仅有产业政策,没有区域政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是达不到的。因为任何产业都不是悬在空中,而是落在一定地域之上的,适合于在某些地域发展。一定的产业结构是以一定的区域经济布局为基础的。如果不管区域状况的差异,都按划一的产业政策调整结构,都朝一个方向实行产业倾斜,不但会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而且会引  相似文献   

20.
《发展研究》2006,(1):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表明这一战略已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重大提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于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有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