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珅 《商》2014,(7):278-278
本文论述了在扬琴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意训练学生演奏中的左右手的平衡协调,而且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技巧和音乐修养,注重技巧与修养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随着2011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艺术修养,落实音乐审美原则,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并在备课中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理念,使音乐课成为学生陶7台心灵,提高审美和辨别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恩维发散、想象能力,为终身喜欢音乐及人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围绕创建中学音乐课堂有效性这一主题,从三部分展开研究:课前(前奏曲)课中(进行曲)小结(尾声),本篇着重探究……前奏曲。  相似文献   

3.
音乐艺术的本质是审美,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以审美为基础。但人们往往只习惯从传统音乐教育的教化之功能角度去评判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因此,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音乐艺术的附庸,邓丽君的音乐打破传统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本文着力从邓丽君的音乐艺术——灵魂倾诉、音乐感动、心灵启迪入手,深掘其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还原音乐教育本色,把音乐教育还给音乐,以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中国拍卖》2008,(4):20-23
简历:丁寺钟,1963年生,安徽宿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艺委会委员、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参展:作品入选第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相似文献   

5.
赵佳 《国际市场》2011,(10):37-41
琴行是集乐器销售和培训为一体的商业实体。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民掌握一门乐器的比例达到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几。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急剧上升,我国琴行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对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繁荣社会文化事业、增进青少年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民族音乐早已融入到当地旅游活动当中,成为一种集观赏、娱乐、参与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如何让民族音乐资源在旅游业中得到充分的开发,又能保护这种传统文化,是现阶段有识之士对旅游资源开发提出的新的要求。当前,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旅游业中常宁瑶族音乐的发展入手,对学校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剖析,旨在促进旅游业中常宁瑶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科学普及是实现国家创新发展的两翼之一,是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工作。针对新时代中,公众对科普服务的多元化需要,分析论述作为自然科学之一的天文学具有天然的艺术美属性,具备很强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开展科普工作的基础。同时,从天文观测与暗夜的密切关系出发,论述了在“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环保观的理念下,将暗夜星空保护融入天文科普中的必要性,分享了北京天文馆将天文之美、暗夜保护等内容融入天文知识传播中的科普实践工作案例,得出了开展科学、艺术、环保融合理念下的天文科普工作符合公众和时代需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产品同质化的现状,如何创造广告传播的有效应就成为其面临的难题之一。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相对年轻的药企,利用央视这一平台,采用音乐电视广告片的形式,并且多年坚持投放,使得企业品牌价值得到提升,企业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9.
词是一种和音乐有着密切联系的文学形式,长久以来,在与音乐的交流和碰撞中,它所表现出来的相容性,是其他文学远不能达到的。宋代婉约词本身便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把宋词作为艺术歌曲的表现主题或内容,运用现代的作曲技法来重新诠释古代经典之作,这便给了艺术另一方表现空间,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创新。本文以词与曲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结合柳词的婉约内涵及其特征来解读王建民先生所创作的歌曲《雨霖铃》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11.
传媒产业,因其产品属性、生产机制等的特殊性,有着与一般产业类型迥然不同的运作规律。观察大量现实案例不难发现:无论是某一家具体媒体,或是某一类特定媒体,谁的运营模式与要素分配越接近产业本质,越符合产业规律,谁就拥有越好的市场表现和成长空间。因此,在媒介产业格局发生巨变的今天,对产业本质的把握与探讨实际上是在寻找传媒业的核心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焦燕 《中国电子商务》2012,(12):240-240
本文通过对中国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对阿拉伯诗剧《莱伊拉的痴情人》进行文化多层面地比较研究,从其表面异同到深究其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并揭示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勾画出的情感表现,体现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心理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