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晔 《商场现代化》2008,(1):381-382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执行,使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有了更为规范的规定,其中资产减值准则是此次准则改革中变化较为明显的准则之一,其中不仅明确了资产项目计提减值的具体条件、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对资产项目发生减值后价值得以恢复是否允许转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做了明确的规定。本文主要针对是否允许转回以计提的减值准备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进行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00]25号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关于资产减值的若干规定是新会计制度的重大突破之一。在此,本拟从企业会计人员实务操作的角度,对如何进行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及相关准则规范了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对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后能否转回进行了明确。为了较好地掌握和应用新准则体系中有关资产减值损失的规定,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中涉及资产减值损失的使用范围进行了简单归集,并就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会计处理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处理的原有规定逐渐暴露出了不足,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更有利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向更客观、更合理、更稳健的方向发展。新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全面规范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和计提,扩人了适用范围,增加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更加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时间,避免企业操作的随意性,禁止转回减值损失,缩小利润操作空间,统一规定了计量的属性,增强了资产减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采用经济性作为确定标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根本改变了以前计提减值准备的一些弊端,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科学性和严谨性上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逸飞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193-19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处理的原有规定逐渐暴露出了不足,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更有利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向更客观、更合理、更稳健的方向发展。新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全面规范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和计提,扩人了适用范围,增加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更加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时间,避免企业操作的随意性,禁止转回减值损失,缩小利润操作空间,统一规定了计量的属性,增强了资产减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采用经济性作为确定标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根本改变了以前计提减值准备的一些弊端,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科学性和严谨性上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旧准则下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当减记资产价值的目素消失以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得以恢复时,应否转回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本文就此问题比较了新旧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分析了新准则作出上述规定的原因,同时指出了该规定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对资产组减值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红 《商业会计》2008,(1):37-38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规定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相似文献   

8.
曲仁凤 《商业科技》2014,(6):163-164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企业会计准则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核算以及披露做出了很大的修正,并且对资产减值准备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文章对资产减值相关的概念进行分析,对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使用范围以及特点进行明确,这样能够对会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明确,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对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归纳,能够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9.
燕利霞 《北方经贸》2007,(10):66-67
《企业会计制度》对八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披露等内容做了规定。但在有些问题的处理上没有给出明确统一的依据,使得在具体操作上有一定难度。有些企业为了少纳税,就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会计利润。为此,应进一步提高资产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使其在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度末对本企业有关资产的可收回价值进行估计,如果有关资产期末已经发生减值,应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以使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可收回价值保持一致。企业会计制度列举了几类主要资产减值准备,但其计提方法与会计处理不尽相同,下面分别对其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1.
判断企业资产是否减值时,应依据资产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初步建立了资产减值的理念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但规定简单,缺乏细致的解释。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利用现行会计制度中的不完善来操纵会计利润,为达到自身目的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随意调整的行为愈演愈烈。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发生了重大变革。现探析新资产减值准则与现行会计制度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13.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资产减值准则),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主要变化的分析,提出了执行新资产减值准则应注意的事项。一、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主要变化(一)明确规定资产减值的前提。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会计期末企业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首  相似文献   

14.
唐志朋 《现代商业》2007,(7X):82-82,8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备》对资产减值做出了更具体的规范,增强了实际业务处理的可操作性,它与旧的准则相比较,在准则范围、减值迹象判断等方面作出了完善,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资产减值损失能否转回的规定也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5.
黄媛 《商业会计》2005,(9A):47-48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本文拟对资产减值的理论依据、确认和计量的标准等问题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以便完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浅论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及对企业利润操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核算和披露进行了较大修正,最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做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在分析资产减值相关概念基础上,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及核算特点,并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中存在的进行利润操纵可能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通过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实施的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会计实践工作当中资产减值准备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结合新近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一些对资产减值准备处理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对于资产减值的概念,新会计制度强调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也就是说资产减值是在谨慎性原则下,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但可能发生的损失具体指哪一方面并未统一明确,而是在具体资产项目减值损失计量的内容当中作出不同资产减值损失的描述。虽然新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披露及相关内容作了规定,但未做出全面系统的规范,形成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  相似文献   

19.
张亚萍 《商场现代化》2007,(11X):353-353
资产减值是指预计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是否有迹象表明资产可能发生减值,某项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就应当估计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由此引起笔者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备》对资产减值做出了更具体的规范,增强了实际业务处理的可操作性,它与旧的准则相比较,在准则范围、减值迹象判断等方面作出了完善,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资产减值损失能否转回的规定也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