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7月刘奇葆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提出了实施中国—东盟一轴两翼"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M"型战略是以对外开放为指向,以区域合作为平台,以区位优势为依据,是在广西现有各种机遇基础之上提出来的。"M"型区域在推进"M"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可以形成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互动发展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本届政协会上提出了推进"创业型经济"的议案.辜胜阻认为,当前经济危机困难还未完全过去,中国必须通过完善创业政策体系,进一步提高创业活动水平,来推动中国经济迈向"创业型经济",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基,创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容量和推动技术创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的经济增速减缓固然与全球金融危机有关,但中国经济自身发展方式累积的问题也不容小觑.长期以来中国采取的是"赶超型尾灯式"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其负作用如高投资、低消费、产业结构失衡以及外贸依存度过高等也十分明显.中国经济要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就必须将"赶超型尾灯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均衡型创新式"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企业如何利用"低学历"劳动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问题,本文运用案例与扎根方法,系统研究了海底捞的企业价值观、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绩效影响。研究发现:"海底捞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型企业组织的雏形,这种可持续型企业组织是基于"以人为本"价值观、经济逻辑与制度逻辑相协调的新型企业形态,它以三维平衡型企业价值观和共享愿景、使命为基础,以差异化竞争、人力资本、企业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战略模式为中心,以体系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制度化为手段,建立起了一种人本型价值观驱动的整合组织体系,进而使其在经济、员工及社会三方面取得良好绩效和可持续性。最后,本文以"海底捞模式"为原型,结合经典的组织社会学理论,提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经济逻辑与制度逻辑相协调的"双螺旋"企业模型,并对该模型在中国转型发展经济中的适用性及应用含义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开场白:2014年有一个关健词就是"新常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2014(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14年12月12日~14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创造纪·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位于我国沿海开放带和长江经济带的T型结合部,构成了"外通大洋、内联腹地"的战略枢纽点和中国第一、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时至今日,长三角是一个地域的概念、经济的概念和文化的概念.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长三角"不仅已经或者即将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而且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下一轮复苏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民营企业能否从"低成本产品制造"的机会型增长,转变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竞争型增长,这才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本质问题经济转型的重要性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年,但到底如何转型?企业究竟如何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持续的发展道路?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看法。今年上半年,笔者在珠三角做了将近半年的调研,与很多企业家一起实地探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8.
"过去两年多以来,中国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做了三件事情,大概外界只关注了一件事情,就是中国采取财政支持的4万亿刺激计划,还有10万亿金融刺激计划,使2009年中国经济达到9.1%的V型反弹,也带来2010年中国GDP10.3%的增长。"清华大学经济  相似文献   

9.
2013年10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上指出,中方建议尽快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推动双方在货物贸易等领域采取更多开放举措,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中国还愿与东盟一道,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深化本地区的经济融合。文章分析了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发展存在问题,而法人存在型服务贸易是目前最主要的服务出口方式,提出提升FDI,带动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绿色和开放发展理念已成为中国"十三五"规划的主题。利用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并采用3SLS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式分权体制下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式分权体制下,FDI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但地方政府过度引资竞争弱化了FDI的增长效应;FDI对中国环境污染具有"污染光环"效应,即FDI流入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仍处于长期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左侧,经济增长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重要前提,探索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演变规律,预判未来变化趋势及影响,是完善区域政策的重要前提。基于文献回顾、Gini和Theil系数测算及Fisher分类统计等多种方法,将1978—2013年期间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趋势划分为4个阶段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基于空间结构分解的各子项阶段划分有所差异,西部内部差距处于"倒U型"发展态势的前半段是现阶段中国不具备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基本条件的主要原因。中国未来应通过建立东中西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措施,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新阶段与"新经济"的崛起 近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入了"矛盾凸现"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与生态问题以复合性和并发性的方式表现出来.面对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方兴未艾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只有通过"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各种"新经济"形态实现经济发展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的转轨,才能顺利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经济转型促使中国从传统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迈向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依据对国家治理模式内涵的界定,并从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视角出发对中国的转型经验进行的理论剖析表明,建立起"法治化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利益整合型公民社会"三位一体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是中国在转型深化阶段面临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中,通过借鉴中外学者理论,构造出开放经济下对泰勒规则研究的有效理论模型——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GMM估计,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我国利率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反应不足;第二,我国经济的外部依赖性强;第三,我国利率调整呈现出一定"规则性"。因此,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性、可信性和有效性,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转变经济结构以减少对外国经济的依赖,提高中央银行政策的独立性,才能使中国货币政策由"相机抉择"型转变为"规则"型。  相似文献   

15.
企业碳资产管理作为"绿色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符合"四化两型"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文章在揭示碳资产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四化两型"内涵,以碳盘查、碳预算、碳会计处理、碳披露及碳基金等内容来构建企业碳会计管理的实施路径,阐明碳资产管理对我国"四化两型"效率提高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东快西慢"的工业经济空间格局助推中国走出了低水平的"均衡"发展,并稳步走向世界,但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东快西慢"的工业化推进格局逐步向"西快东慢"转变。进入新常态后,工业经济活动加速向南部转移,"南强北弱"的空间格局逐步强化,区域间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1978年以来,省际工业经济发展差距经历了四个阶段:缩小(1978—1986年)→扩大(1987—2003年)→缩小(2004—2013年)→扩大(2014—2016年)。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地理版图变迁过程中,区域性塌陷与地区崛起并存,主要可分为衰退型塌陷、发展型塌陷、开放型崛起、承接型崛起等4种典型类型。至此,中国工业经济的地理版图由改革开放初期显著的"东西分异"转向"东西、南北分异"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7.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中国经济"内需增长路径"的要求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刻不容缓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即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中国经济"内需增长路径"的要求,因为中国经济依靠政府主导投资、政策刺激和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外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中国城乡经济步入中国速发展阶段.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农民市场和广阔的农村市场,而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村镇型商业银行的代表,面对现如今经济下行的压力,该如何利用本身的区域优势,对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行优化,以"适合"的姿态在当下商业银行林立的市场上站稳双脚.  相似文献   

19.
结合"十八大"报告关于经济工作的论述,谈谈我对中国经济现状与前景的基本看法。中国经济现状与目标中国经济现状是"十八大"规划未来的起点,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之后,目前我们所处的位置。关于目标,"十八大"提出了未来十年乃至本世纪中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经济现状有四方面基本特点:一是总量很大。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超过10%。二是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从人均国民总收入看,我国在世界200多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湖北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到2013年李克强总理对广西提出"广西要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战略支点"的提出使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经由政府简单划区域启动的政府主导型升级为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责任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府指导型。文章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演变趋势的内在逻辑引出"战略支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认为支点经济将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的创新应用、点轴开发理论的升级版,成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