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前不久下发《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办法》规定,征收土地时年满16周岁、征收土地面积占现有承包土地‘面积20%以上的被征地农民应参加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管理法》成长历程及修改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土地管理法》于1986年颁布实施,并在1988年和1998年进行了两次修改。对《土地管理法》的几次重要修订使我国的土地管理步入了市场化轨道、加强了耕地保护、启动了保护农民权益的改革。但《土地管理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等方面仍存在着问题,应进一步修改完善。要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律制度建设、建立耕地保护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征地制度等方面对现行《土地管理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3.
兰萍 《农村经济》2003,(8):17-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下称《土地承包法》)于 2 0 0 3年 3月 1日起已正式实施。《土地承包法》以法律形式确认有关农地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其核心内容是保障农民拥有长期的承包经营权 ,以期实现 :①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期限 ,使农民树立对承包经营权的预期信念 ,进而形成有效的农业投入和积累机制。②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期限 ,实际上是强化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强度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关键是要处理好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转让中的保护问题。具…  相似文献   

4.
农垦是以土地为核心资源的农业企业,土地是农垦职工赖以生存的基础性生产资料。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农垦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经济业务逐渐增多。正确缴纳土地处置税费,关系到农垦收益和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更应该成为党和国家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实践体验。一、农垦土地使用权转让业务和涉及的税费按照《土地管理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我国的土地在权属方面分为所有权和使用权,其中所有权又分为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两种土地所有权;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方面,分为  相似文献   

5.
《农村财务会计》2005,(9):10-11
我国有9亿农民,土地被称为农民的“命根子”。近年来,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的纠纷案件日益增多。如何更好地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7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05年9月1日起施行。人民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  相似文献   

6.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以承包制度稳定为前提。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最担心的是失去土地。为此,必须认真落实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的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制度,并向农民颁发为期30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给农民吃下长效“定心丸”,从而消除农民的顾虑。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动力和最终目的。农民是最讲现实的,土地流转必须比他自己耕种能带来更多的收入,他们才能有积极性。浙江省江山市小目源村在大田反租中,出租土地的农户,每年每亩不仅可以拿到156元的租金,农业税和上交村提留的45元也…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产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的 3次大的土地制度变革 ,都使得农民对土地产权具有不完整性 ,甚至完全被剥夺。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就是要让农民拥有土地的完全产权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博览     
《中国土地》2012,(1):6-7
中華工商时报12月7日警惕被征地农民"伪城市化"征收农村土地,是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社会转型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预测,2000年~2030年的30年间,我国非农发展占用的耕地将超过545万亩,被征地或部分被征地的农民将超过7800万。由于征地补偿机制、就业安置措施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许多农民在被征土地之后"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  相似文献   

9.
目前,关于土地问题的讨论基本上有两个角度,一个是关注农民的失地、失业状况,从维护农民的权利出发来讨论土地问题。另一个是讲地方政府不理性,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以地生财。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为农民呼吁是正义的,因为按照《土地承包法》,农民有三十年长期的、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但是当政府要搞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拷问土地     
一方面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另一方面农民又不得不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加之缺少相匹配的社会保障,这又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抑制着农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影响我国农业竞争力。面对新形势的严峻挑战,现有的土地制度及其改革模式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通过学习和思考,对完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制度和改革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有一些粗浅设想,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承包法》自2003年3月1日正式施行,作为一个基层的农经工作者,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和自身工作经历,谈几点体会。一、土地流转要依法而行。土地延包30年后,由于情况变化,土地流转已成为必然,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法律,使得有些地方出现一些问题:有的随意改变承包关系,强迫流转,侵犯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有的把土地经营权流转作为增加乡村收入的手段,损害农民利益;有的强行把农民的土地转包给企业,影响农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有的随意截留、克扣农民的流转收益。该法对土地流转的方式、遵循原则、收益的确定和分配等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二…  相似文献   

13.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城市土地国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为更好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我国适当对农村集体土地实行征收,即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这项政策本是既有利于国家长远经济发展,又维护了被征收土地的农民利益的政策,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土地非农转用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评价农地非农转用的政策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1987年中国首次出让的土地在深圳交易成功,1988年《宪法修正案》和《土地管理法修正案》,以法津的形式取消了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禁令;1994-1996年在各地出现的房地产热以及城市发展使得农村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大量流失,中央于1997年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又于1998年颁布实行的新《土地管理法》,强调了对农地非农转用管理。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通知,又一次暂停审批农地…  相似文献   

15.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于200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走上法制化轨道。这对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积极性,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村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保持农村稳定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6.
苏州市土地股份合作实践,使广大入社农户从过去“实物形态分地”转变为“价值形态持股”,使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不再种地的农民,照样得到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它是农民在土地权利上的又一次创造性的自发行动,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但这种形式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如何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度流转规模经营的意见》,农村土地依据自愿原则开始流转,农民出让土地经营权,收取地租.土地流转的同时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沙坡头区农民实现了由务农到务工的转变,收入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以中卫市沙坡头区农民收入为例,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94元.收入的增加又大大增强了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使得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近几年随着中卫市土地流范围和面积不断的扩大,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就中卫市沙坡头区农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风险,浅述个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民集体成员权问题是农村地权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民集体成员权问题主要体现在集体所有权和土地承包权的关系上。从制度建设上完善农民集体成员权,对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坚持土地承包制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民集体成员权面临的问题一般所说的成员权,属于民事法调整的身份权的范畴,如公司制度中股东的成员权。国家立法对农民集体成员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通则》第二十七条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上,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地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农民集…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简单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从未停止 ,但真正称得上产权制度变革的只有三次 :第一次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发生在建国后不久 ,其标志是中央人民政府于 1 950年 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指出 :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发展农业生产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在土地分配上应“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这一土地产权制度安排有两个要点 ,一是废…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为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承包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农村在较大范围和数量上出现了土地使用权流转,总体上是健康的,使许多农民的承包土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土地有效流转实现了规模经营,经济出现了良性循环,农村和农民的收入有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