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韭菜在赤眼鳟鱼病防治中的科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赤眼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又称红眼鱼,红眼棒、红眼马郎,野草鱼,它是长江流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近三年来,我们成功地进行了赤眼鳟的驯养、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该鱼在池塘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常引发的细菌性疾病有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寄生虫疾病有车轮虫、锚头鳋等。针对这种情况,为了生产无公害赤眼鳟商品鱼我们根据韭菜具有温中、行气、散血、解毒、杀虫、杀菌等功效的特性,应用韭菜对赤眼鳟鱼病防治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积累了防治经验。现将应用  相似文献   

2.
赤眼鳟是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的唯一种,古名鳟,是各主要水系重要的野生经济鱼类,也是重要的传统捕捞品种。因其眼上缘有一红斑而得名,俗称红眼鱼、红眼棒、马浪、红眼马郎、野草鱼等。该鱼具有体形狭长、肉厚刺少、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出肉率高等特点。近十几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3.
赤眼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因其眼的上缘有一明显的红斑,故俗称“红眼”。它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过近三年的驯养试验和努力,长江赤眼鳟已于2003年在泰兴市人繁成功,这对挽救长江濒危物种,开发新的养殖品种具有重大意义。2004年  相似文献   

4.
正赤眼鳟俗称红眼鲮、野草鱼,分类上隶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在各个水系均有分布,也是长江、汉江水系的优质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食性杂、适应能力强等特点。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捞,自然资源日趋减少,为了探索赤眼鳟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郧南区水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赤眼鳟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俗称"红眼"鱼。具有善跳跃、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的特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野生赤眼鳟大量减少,发展池塘无公害养殖赤眼鳟前景广阔。广东省梅州市益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赤眼鳟200亩,平均亩产630kg,每公斤23元,合计收益579.6万元,利润238.2万元。现将其无公害高效  相似文献   

6.
<正>赤眼鳟又名红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上颌有小须2对、尾鳍分叉较深、体侧鳞片后缘有一黑斑,侧线鳞  相似文献   

7.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ulus).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俗称红眼睛、红目鲀,是江河中主要优质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该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养殖成本低、商品鱼售价高等优点,是当前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北方地区池塘健康养殖赤眼鳟商品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赤眼鳟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因其眼睛上缘有一月牙式艳丽的红斑而得名。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在不同水体如池塘、网箱、湖泊、水库等,采用不同的养殖模式,在人工繁殖、鱼苗培育、鱼种至商品鱼饲养上相继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就赤眼鳟商品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作如下浅  相似文献   

9.
正赤眼鳟又名红眼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是长江优质野生经济鱼类。2015年7月15日至12月20日我们在泰兴市天邦水产有限公司进行了赤眼鳟鱼种池塘培育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育成的赤眼鳟鱼种体长一般在13~16cm,平均体长14.4cm/尾,平均尾重28.6g,成活率97.5%。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使用0~#池进行赤眼  相似文献   

10.
梭鱼,又名肉棍子、红眼鱼,其适盐、适温范围广,海水、咸淡水或纯淡水均能存活,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生长适温范围为1℃-30℃,最适温度为12℃-25℃。梭鱼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还可在淡水池塘、水库和湖泊中进行养殖。援鱼既可以主养,也可以与淡水鱼、蟹、虾混养,是提高水体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极具市场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鱼类养殖模式多种多样,在华中地区特别是湖北多采取池塘养殖。养殖鱼类主要为四大家鱼、鲫、鲤及武昌鱼等,多为混养模式,以期获得更高的产量,较高的经济效益。常规鱼类从生活习性上划分,一般可分为底层鱼、中下层鱼和上层鱼3大类。青鱼、鲤鱼、鲫鱼等为底层鱼。草鱼、鳊鱼等为草食性鱼类,虽然基本接近底层鱼类,但由于其活动和  相似文献   

12.
池塘养殖赤眼鳟高产高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经过2003-2006年的养殖探索,笔者总结出一套池塘养殖赤眼鳟高产高效技术,并将其概括为以下九点一、塘口能深尽深,水源呼应自如赤眼鳟耐缺氧能力比家鱼低,塘浅水小  相似文献   

13.
赤眼鳟鱼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突破赤眼鳟人工繁殖技术,使之得以开发人工养殖。通过两、三年来的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的试验研究与生产性养殖,探讨其养殖技术。由于赤眼鳟人工繁殖季节较迟,较四大家鱼滞后一个月左右,相对鱼种生长期较短,夏花培育阶段又正值高温期,所以在饲养管理上应倍加精心。一、夏  相似文献   

14.
养殖鱼类品质改良技术是指在鱼类养殖特别是名优鱼养殖过程中,通过优化饲料、养殖水体等方式。改良提高养殖鱼类的品质,保持其风味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罗非鱼是一个引进的外来养殖鱼类品种,该鱼是继传统的四大家鱼之后最大宗的养殖鱼类品种,按照产量在淡水养殖鱼类中排序,该鱼名列第六。因为该鱼同时拥有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吸引许多人投入到该鱼养殖中,从而打造出一个由原种保有、良种选育、苗种繁育生产、商品鱼养殖、市场流通以及加工出口构成一个罗非鱼产业链,是成功实施一条鱼工程的典范。同时,该鱼还是地方政府实施一乡一品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优  相似文献   

16.
按照传统水产养殖规范标准,一般来说,将水库或者池塘等养殖水体中非人工放养的鱼类,称作野杂鱼类,如鳜鱼、鸟鳢、黄颡鱼、鲶鱼、翘嘴红鲌、等。不管是在大水面养殖或者是池塘养殖,野杂鱼类大都是被清除的对象,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野杂鱼会吃掉人工放养的鱼类,自然会影响到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 养殖鱼类健康的体质是商品鱼安全运输、保证成活率的重要基础。鱼类健康和抗应激能力取决于鱼的品种本身、池塘水质因素、饲料质量(预混料、配方、加工工艺等)、养殖管理水平以及疾病控制的程度,为确保商品鱼安全运输,还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几年对赤眼鳟的养殖观察,一般来说赤眼鳟的抗病性较强,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放养密度加大,加上管理不善、种质退化等原因,也出现了一些病害。下面对赤眼鳟的一些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塘鳢科鱼类俗称笋壳鱼,目前正在各地开展养殖的品种有本地笋壳鱼如乌塘鳢、尖头塘鳢、沙塘鳢等品种以及引进的亚热带淡水品种云斑尖塘鳢即泰国笋壳鱼。本地笋壳鱼个体较小,生长速度较慢,养殖一年才达到100g左右,所以许多养殖户都不大愿意养殖,不过仍属货俏价高的鱼类。而泰国笋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冷水性的鱼类中经济价值高的种类有细鳞鱼、雅罗鱼、裂腹鱼、鲟鱼、大麻哈鱼、黑龙江茴鱼等50余种。而且冷水性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利于深度加工,是国家水产市场上广受欢迎的高端水产食品。但是我国的冷水性鱼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冷水性鱼类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