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首次采用介孔分子筛为载体,运用不同的固定化载体和方法对β-葡萄糖苷酶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介孔分子筛的空间结构和固定化方法对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率都有一定的影响。与SBA-15-1000固定化酶相比,MCM-41对β-葡萄糖苷酶的固定化效果更好;吸附-交联法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效果优于直接吸附法,说明分子筛的孔道结构不同,其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效率也存在差异。基于单因素实验的分析结果,运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介孔分子筛MCM-41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制备工艺,获得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戊二醛浓度0.63%,酶液浓度41.82μg/m L,交联时间2.55 h,相应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活力回收率的实验值高达133.72%,比优化之前的活力回收率(91.74%)提高了45.76%。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漆酶为研究对象,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对漆酶的固定工艺进行优化,以温度、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氯化钙浓度为单因素,研究各因素对其酶活力回收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其进行固定化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温度55℃、海藻酸钠质量分数3%、氯化钙浓度0.4 mol·L-1为固定漆酶的最佳工艺条件,此条件下最佳酶活力回收...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电话:027-86811837)研制的新型固定化细菌肥料日前获得成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据介绍,该发明以海藻酸钠为固定细菌的包埋固定载体,活性炭为吸附载体,二氯化钙为固定剂,起到快速干燥保存活菌体,并不易受环境微生物污染的作用。快速干燥的菌体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的新型固定化细菌肥料日前获得成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同定化细菌肥料原料生产成本低、保存时间长、有效菌数高.解决了我国油菜.小麦等春收夏播作物的微生物菌肥生产和保存问题。  相似文献   

5.
牛皮的防腐技术防腐是为阻止各种细菌、微生物的繁殖,抑制酶的活性,防上鲜皮霉烂变质而进行的必要加工,目前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晾晒法:是通过自然晾晒脱去酶、菌和各种微生物生存繁殖的必要条件─—水分,防止牛皮腐烂的一种方法。晾晒法经济方便,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用生物工程技术来改造农业、发展农业,已成了热门话题。要用生物工程技术来改造和发展农业,首先要懂得什么是生物工程技术以及它的内涵。生物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应用技术学科,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这、微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工程和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基因重组、细胞融合、固定化酶以及细胞或组织培养和生物传感器等技术原理,加上生物材料或定向地组建具有特定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生物工程应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基因工程,二是细胞工程,三是酶工程。其中基因工程是核心,因为只有运用重组核糖酸技术,才能真正按照人的意志来改造和组建新生物,才能赋予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分解粗纤维生产蛋白质的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高度重视,且发展迅速。应用微生物的作用开发泥炭饲料资源是发展我国饲料工业,解决蛋白质饲料紧缺的很好途径。目前苏联、日本等国已成功地采用微生物方法将泥炭加工成饲料,并实现了生产工厂化和技术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此类问题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检测的关键内容是微生物检测,现阶段微生物检测工艺的发展与应用就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对此,本文将着眼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简要分析荧光抗体微生物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检测技术、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全自动微生物定量分析检测技术5种微生物检测工艺的有关应用。  相似文献   

9.
粮油食品的新鲜度、保质期、保存期的概念。储藏期中的品质变化:脂质的变化、淀粉的老化、食品的褐变、粮食的陈化、微生物的危害。粮油食品储藏保鲜技术,包括干燥储藏法、脱氧储藏法、低温储藏法、添加抗氧化剂或化学防霉剂及包装材料与包装工艺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的必要性展开分析,结合免疫扩散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微热量计技术、放射测量技术、接触酶测定技术和DNA探针技术等研究进展,分析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在大肠杆菌和肠道细菌、沙门氏菌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将不同载体固定化的β-葡萄糖苷酶应用于不同反应器中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的间歇式生物转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大豆苷的转化率和大豆苷元的产量。结果表明,磁性纳米颗粒和MCM-41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生物转化效果与游离β-葡萄糖苷酶相近,可达到93%以上;壳聚糖固定化酶的转化率约为70%;二次固定化后磁性纳米颗粒和MCM-41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转化率达到85%以上。自制实验用沸腾床反应器,利用氮气推动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小球循环翻滚,将磁性纳米颗粒二次固定化酶应用于大豆异黄酮溶液的循环生物转化,连续酶解10次后,大豆苷的转化率依然保持在80%以上,表明该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应用沸腾床反应器连续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的稳定性好,且应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紫外光解使餐厨泔脚垃圾油脂废水中难被微生物降解的长链脂肪酸转化为可被微生物降解的短链脂肪酸,同时微生物进行生化处理,彻底除去餐厨油脂废水中的污染物。紫外光解耦合微生物法一体化处理餐厨油脂废水的方法可充分发挥紫外光解处理废水和生物法处理废水的优点,对废水处理更彻底、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土壤病虫害、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向来是一个重大问题。土壤中的细菌、害虫、病原微生物、病毒等可通过土壤消毒技术有效地清除,常用的土壤消毒法是化学药品消毒法,但这种方法存在弊端。而火焰高温消毒技术是一种能够在土壤中达到绿色环保并且高效灭菌杀虫效果的土壤消毒技术。本文通过对火焰高温消毒技术的原理及其流程进行分析,指出该技术的优点,促进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而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应用频率逐渐提高,检验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精准。本文介绍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的主要内容,即食物的污染程度和内部的致病菌。探究PCR技术、生理生化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质谱技术和光谱技术这5项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并总结提升应用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氯霉素作为一种高效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但残留的氯霉素药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笔者综述了目前氯霉素药物在水产品中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法、色谱法等,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处理水中重金属污染和提高虾头虾壳中壳聚糖的利用效率,本文对提取壳聚糖的化学降解法、微生物培养法、酶解法和微波技术法进行综述,分析壳聚糖的吸附原理、最优吸附条件和壳聚糖复合材料的优点,发现化学降解法为目前普遍使用的壳聚糖提取方法,溶液的pH值、反应温度、吸附剂用量及壳聚糖复合物的种类均会影响壳聚糖对水中重金属的吸...  相似文献   

17.
石灰炉渣废弃地理化特性与植被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年份石灰炉渣废弃地理化性质及其上自然定居的微生物和植物种类的分析,阐述了废弃地理化状况不良,养分极度缺乏和毒性重金属污染是植物生长主要影响因子,针对上述问题,讨论了该类废弃地实施局部覆土和采用营养钵实生苗法,促进植物定居;利用藤本植物蔓延生长特性,对废弃地坡面进行固定;通过筛选重金属耐性植物,引种豆科植物,克服废弃地养份不足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大众比较关注的,一旦发生,就会引起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国内也开始引入并应用PCR技术,充分利用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准确判断微生物检测过程的技术优势来深度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本文主要从理论切入,探讨了PCR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应用技术类型,并对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技术应用流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薛磊 《现代食品》2023,(2):136-138
食品安全关乎着国计民生,而微生物是导致人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当代食品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亟需针对食品微生物开展全面有效的检测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应用于其中,因为该技术具有快速、灵敏且操作简捷的优势,不仅检测效率较高,并且准确性良好。为了有效应用PCR技术,并提升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效果,本文主要针对PCR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关系民生的重要议题。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食品微生物检验作为衡量食品质量和卫生的重要指标,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方法多种检测技术,其检测的准确性会受到环境、样品、人员、培养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影响因素和检验方式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如何有效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旨在通过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来提高食品检验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