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15—40g的野生鳝种通过强化投喂配合饲料仅需5—6个月时间可达到200—400g,在自然条件下,黄鳝具有这种摄食量大,增肉率高,生长速度快,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而被两湖地区广泛推广。快速  相似文献   

2.
<正> 到春天又是养鳝购苗的好时节,黄鳝近几年市场行情好,价格不断上涨,每到冬季基本是市场上有价无货,因此很多人都在投资或准备投资养殖黄鳝。在选购黄鳝苗时,一定要防止受骗上当。 一、用野生黄鳝苗充当人工养殖苗 黄鳝苗种人工驯化培育的数量有限,国内真正的人工驯化培育黄鳝种苗场家不多。很多炒种单位把市场上收购野生黄鳝苗充当人工养殖苗。真正人工驯化培育的黄鳝苗品  相似文献   

3.
黄鳝,俗称鳝鱼,长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全面的营养及滋补强身等药用功能,是人们偏爱的上等食用鱼类之一,也是我们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为了节约成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扩大黄鳝的养殖生产,我们采取人工捕捞天然野生小鳝与人工繁殖黄鳝苗种结合、土池养殖与稻田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养殖黄鳝。一、亲鳝的选择。亲鳝(种鳝)以鳝笼捕捉为最佳,也可以从人工养殖的商品鳝中择优选取,体长20—25cm,体重70g的多为雌性鳝;体长40cm,体重100g以上的多为雄性鳝,要求体健个大,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色呈黄褐色或青灰色。二、亲鳝池的建造。一般应…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鳝苗 黄鳝人工快速育肥,要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首先应选择好育肥鳝苗。鳝苗规格应稍大,单条重30g以上,育肥效果最佳。一般从徒手捕捉、笼搪等方式捕捉的野生黄鳝中选用深黄、偏黄、土红、褐色的黄鳝,黄鳝的体色与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体表黑斑颗粒较大的黄鳝也可选用。淘汰伤、残、弱、病鳝后作为育肥对象。大规模养殖育肥,可直接购买人工养殖的商品鳝苗。  相似文献   

5.
<正> 发展黄鳝的人工养殖,首先要选好优良的鳝种,从目前各地养殖的鳝种来源看,黄鳝至少有3—5个地方种群,而这些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养殖效果是不完全一样的,因而在发展黄鳝人工养殖、选购鳝种时要特别注意。现将几种地方黄鳝种群的特征和养殖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黄鳝是人们喜爱的水产珍品,由于野生黄鳝资源的匮乏,开展人工养鳝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的特色产业。4m2小型网箱以其人工容易控制,黄鳝活动范围小、生长快、周期短、成活率高、投入少、起捕方便、效益高等优点,已在天门、潜江、仙桃广泛推广,代表黄鳝集约化养殖的发展方向,是农民致富奔小  相似文献   

7.
<正>黄鳝网箱养殖成功的关键是黄鳝苗种的质量。目前在黄鳝规模化人工繁育尚未突破的情况下,人工养殖黄鳝的鳝种主要来自天然苗种,由于天然野生黄鳝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对其进行严格剔选在生产中就显得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江苏盐都县义丰镇三官村养鳝专业户周同奎同志,在镇水产技术人员指导下,总结现有池塘、稻田等人工养殖,结合黄鳝生活习性,利用1.5亩责任田进行稻田畦沟式培育蚯蚓、养黄鳝的综合养殖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总收获黄鳝300kg,水面单产每平方米产鳝0.75kg,亩产稻谷550kg。这种畦面培育蚯蚓、沟养殖黄鳝的模式,当蚯蚓大量繁殖时或天气变化时,蚯蚓会到处爬行而跌入水沟,成为黄鳝食料,同时夜间黄鳝会出来觅食,蚯蚓繁殖生长不断地为黄鳝提供食料。实践证明畦沟式培育蚯蚓、养殖黄鳝的  相似文献   

9.
<正>仿野生配套高效养殖黄鳝是在湖泊、稻田中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利用当地湖泊、稻田等水域中自捕或收捕或收购的幼鳝作鳝种,配套养殖蚯蚓、福寿螺,培育蝇蛆,辅以灯光诱虫解决黄鳝饵料,按照综合防治程序预防和控制鳝病的一种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殖黄鳝,是利用聚乙烯(或尼龙线)网制成适宜规格内的网箱作为养殖空间,在网箱中投以人工培育的鳝种,进行饲养管理,最终生产出商品黄鳝。网箱养殖黄鳝具有水质稳定,投饵防病,起捕方便,养殖成活率高,饵料利用效率高,黄鳝生长快,经济效益好等多种优点。具体...  相似文献   

11.
黄鳝,又叫长鱼,营养价值很高。其肝脏所含的维生素A是牛肉的700倍.我国民间流传着“冬吃一枝参.夏吃一条鳝”的说法。长期以来,市场上卖的黄鳝都是人们在野外捕捉的野生黄鳝.很难进行人工繁育饲养,一度成为水产养殖的禁区。  相似文献   

12.
<正>黄鳝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鳝肉还具有补血、补气的功能,是上等水产滋补品,目前市场供不应求。莲田养殖黄鳝,大大改善了田间的生态环境,促进莲子生长,提高白莲品质,减少了病虫害。同时黄鳝在类似野生环境下生长,饵料以蚯蚓、福寿螺为主,因此黄鳝肉  相似文献   

13.
<正>一、技术模式简介"二年段"网箱养鳝模式是一种新的网箱养鳝模式。即当年收购的鳝种,饲养至次年底出售。一年养鳝模式,黄鳝第一年实际生长时间仅仅3-4个月,而"两年段"网箱养鳝模式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整整一年的养殖时间,大大提高了黄鳝的生长时间,提高了成鳝规格,提升了黄鳝的品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 国内黄鳝养殖大部分都是采集野生鳝苗作为黄鳝养殖的苗种来源,而野生鳝苗放养阶段出现的痉挛症因其发生的普遍性和高死亡率对养殖户的危害极大,这一病害是各地发展黄鳝养殖的重要限制性因素。我公司在规模实施黄鳝工厂化养殖的基础上,对这一病害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得出了一些结论以及预防的方法。一、痉挛症的发病情况痉挛症一般出现于收购的野生鳝苗放养后7—10天,初始表现为停食,易受惊,用声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根据现在蛙池条件和黄鳝养殖的生活习性,因牛蛙池的结构、水深与鳝池建设的要求相似.故利用闲置的牛蛙池养殖黄鳝,只要稍加清整即可养殖。在我区义丰镇水产村租赁4亩闲置牛蛙池进行田埂培育蚯蚓、蛙池养殖黄鳝的综合养殖.这种利用田埂培育蚯蚓、池沟养鳝的  相似文献   

16.
<正>野生条件下,黄鳝密度小,对生态环境选择余地大,除通过中间宿主易引起寄生虫病外,较少发生传染病。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尤其是规模化池养,由于鳝种分别来自各地,又经多次运输,从而使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扩大。加之受高密度饲养和水质恶化等多种  相似文献   

17.
林易  陆露 《农家之友》2004,(11):35-35
围网养鳝,是在稻田或地势较平坦的浅水中,用网片围成一定的养殖范围进行养鳝,它适宜于大范围、大规模的黄鳝养殖生产,是一种近乎自然的、半人工、半野生的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省工、省投资,每1000平方米面积,当年投放500公斤鳝种,翌年10月便可收获商品鳝2000~3000公斤。按低等产量,中等售价计算,并减去所有成本,2年即可获纯利3.5万元以上。现将围网养鳝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用稻田培育增殖水蚯蚓用来养殖黄鳝,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充分利用水稻田进行生态养鱼的生产方式,即通过在稻田建池,引种培育水蚯蚓,供黄鳝自行取食,加之稻田中丰富的天然饵料及适宜的水质为黄鳝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黄鳝在稻田中往来觅食活动,疏通田泥,捕食害虫,又创造了有利于水稻生长的环境条件。稻田育蚓养鳝,一般每亩可增收稻谷30-50kg。采用此法,除做好稻田养鳝的一些常规工作外,重点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 近些年来,我县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将本地塑料大棚蔬菜种植的原理及许多管理技术用于黄鳝养殖中,效果十分显著。它不但克服了黄鳝生长期间的诸多矛盾,使黄鳝生长期年均延长近3个月,缩短了成鳝养殖周期,而且克服了庭院水泥池养鳝因池水浅造成的越冬困难的不利因素,大大提高了黄鳝越冬  相似文献   

20.
<正>金湖县有荷藕养殖池塘10万亩,2008年发展网箱养殖黄鳝达2万平方米。在我县养鳝中,绝大多数采用蚯蚓驯食技术,总体效果不尽人意,我们根据自然界中黄鳝喜食蝇蛆这一特点,进行人工培育蝇蛆养殖黄鳝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