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8月1日上午,在重庆市铜梁区庆隆镇新源村10社,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正在评估鱼塘水面无土种植的水稻产量情况。站在鱼塘旁边的公路上看到,公路两边的鱼塘里漂浮在水面的圆型的塑料杯里,一束束金黄色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枝头,迎接着鱼塘主人的收割。"从我们评估和验收的情况看,鱼塘无土种稻获得了圆满成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曾仁圃说,这是鱼塘生态健康养殖的一个新的突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生长的一种浮水稻在每年雨季时能够"水涨船高",顶端叶子可快速伸出水面避免被完全淹没。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目前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报告称,他们揭开了浮水稻的特殊生长机制。植物的生存离不开水,但大洪水却能让很多植物遭受灭顶之灾。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生长的一种浮水稻却有着"水来我长"这样奇特的水灾应对能力,能在雨季和洪水来临时,急速长高数米,让顶端叶子探出水面。这一神奇的特性引起了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正>都说水葫芦坏处多,但在重庆铜梁南城街道西来村的一个养虾场里,水葫芦却变废为宝派上了好用场。6月20日上午,笔者在该养虾场的池子里看到,在一个个竹围栏里,水葫芦生长茂盛,有的还开出了艳丽的紫色花朵。仔细观察,每个长方型的围栏之间都隔有一定距离,水葫芦所占的水面在总水面的  相似文献   

4.
推广水稻抛秧技术 促进粮食生产发展陈章甫(一)水稻抛秧技术最早始于日本。60、70年代我国东北和长江流域稻区也进行过小苗带土抛秧栽培试验。过去由于认识上的偏见,塑料秧盘价格昂贵,栽培技术不配套等原因,水稻抛秧技术一直未能推开、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商...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顾问》2011,(8):15-15
据报道,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汪春教授率领科研团队历时5年,成功地自主研发出以秸秆为原料的“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新技术”。废弃秸秆摇身变为水稻钵育秧盘,可随水稻秧苗一起被栽植在水田里,而后在田里降解成肥料。  相似文献   

6.
<正>夏初的一天,笔者随着本市一家报社的记者来到江苏省滨海开发区一个养殖户陈小东的养殖场采访。远远望去,9亩多水域内的蓝绿色网箱悬浮水面,箱内郁郁葱葱的水葫芦开着鲜艳的花朵,水面有一条小船正划行于网箱之间,养殖人员不停地用勺子向网箱里的黄鳝投放食物,水中的鱼还不时跃出水面。在水塘旁边,还有一座占地200m2的养猪场。这就是陈小东的生态、立体养殖场,预计到年底综合收入将超过30万元。  相似文献   

7.
<正>被称为"绿色污染元凶"的水生植物水葫芦,被重庆铜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水产养殖实践中科学利用巧妙地派上了用场。近日,笔者在铜梁县侣俸镇永乐生态泥鳅养殖场看到,一块块的水田里,排列着一个个整齐有序的网箱。网箱内的水面上,悬浮着厚厚的一层水葫芦。笔者奇怪地问道,被视为害处很大的水葫芦,何以在网箱中安了"家"?  相似文献   

8.
夏荷     
正荷花即莲花,多年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  相似文献   

9.
无土栽培技术的兴起,使在陆上耕耘了几千年的农民们看到,如今可在水面上种植水稻、大小麦等农作物,并可以取得与陆地上相仿甚至更高的产量。在水面上种植农作物,其方法是利用一些浮体材料,根据不同作物采取相应措施,将植物种籽或植苗种植在水面上。使实验室里的无土...  相似文献   

10.
暖暖的阳光打在青翠稚嫩的秧盘上,叶尖上的露珠儿笑了,晃动着熠熠的耀眼之光,李再强轻轻把一叶一心的幼苗提起来,底层是洁白的根系,非常健壮,他按捺不住喜悦之情告诉我们:"这一片秧苗都是我们湖南鑫盛华丰公司选育的岳早籼6号和陵两优1785品种,长势好,连续低温阴雨对幼苗生长影响很小."3月29日,笔者随市派科技特派员李再强来...  相似文献   

11.
<正>在广西玉林陆川县珊罗镇大山村的志威农业有限公司,种子从浸泡到培土,再到施肥、催芽、杀虫等,在育秧车间完全由机械来完成;待水稻收割回来,经烘干、加工之后,就可直接送到消费者餐桌,整个过程中稻谷完全不需要"落地"……工厂化育秧高效快捷3月14日,记者走进志威农业有限公司育秧车间,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播种设备一字排开,呈流水线分布。只见传送带将播种用的泥土送到一个大斗储存,大斗自动震动在秧盘撒下一层底土,一个个秧盘由传送带运输经过大斗底部后,满载前行等待播种。而在播种前一个星期时间里,机械早已对水稻  相似文献   

12.
水上农场     
正10月10日,浙江省湖州市东林镇东升村的河道水面栽培的水稻开始收割。当地今年首次采用"水上稻"栽培技术,通过将水稻种植在特制的浮床上,使水稻根系生长于乡村河道水域中,增加水稻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并带动立体水产养殖业发展。与此同时,水上种稻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体污染、节约土地资源。预计今年东林镇东升村"水上稻"亩产可达1000斤,而且因为属于生态种植,产出的稻米价格也要高于普通水稻,每亩"水上稻"产值可达10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在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在沿海内江一带的低洼咸碱田,当地农民种植着一种奇特的水稻,这种水稻也有人称之为"海稻"。这种奇特的水稻与常规水稻比,有诸多不同之处:生长地域独特只生长于海杈连接的内河咸淡水地带。既不能太近海,海水咸度太咸,又不能离海边太远,太远则产出的米失去独特的风味。在别处无法栽培或长势不好,  相似文献   

14.
<正>南美白对虾以其肉味鲜美,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和抗病力强等优点,成为天津地区淡水养殖主养和套养的优良品种。并且天津地区养殖水质大都为半咸水,每个池塘水面较大,一般100-400亩之间,水体中含有丰富的天然饵料,适宜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大水面鱼虾混养池塘中,南美白对虾的捕捞技术高低一直是影响其套养虾产量和获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安徽省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巴电稻虾种养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即在同一片稻田里既种稻又养虾,稻虾共生、稻虾互补,从单一的种植向种养一体化转变,做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稻田的水面供龙虾生长,龙虾的排泄物可为水稻提供天然有机肥,水稻与小龙虾“互为供给”,形成水稻护虾、虾吃虫草、虾粪肥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盛夏初秋,池塘的下风水面常漂浮着一层翠绿色的水华,这就是“湖靛”。它是由于蓝藻类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湖靛在早9点前浮于水面进行光合作用,此时,能占去整个鱼池水面,并有无数气泡溢出水面,放出臭味;9点以后,随着阳光增强,不断下沉到中层。水面上  相似文献   

17.
利用稻田养鳝,即可发挥稻田的生态优势,为鳝鱼提供天然的饵料,又可利用鳝鱼在泥中钻洞、窜行,在水面捕虫、制成品粪的生活习性,为稻田松土、除虫、增肥,促进水稻生长,以达到一地两用,优势互补,种养结合,稻鱼双增的目的。稻田的养鳝高产诀窍主要有以下六条。  相似文献   

18.
超级稻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等有效途径育成的产量潜力大,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后比现有水稻品种在产量上有大幅度提高,并兼顾品质与抗性的水稻新品种。超级稻前期生长旺,分蘖力强,中后期稳健生长,叶片深绿直立,杆  相似文献   

19.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型水稻育秧移植技术 ,是水稻栽培技术上的一次科技技术革命 ,是“九五”期间全国重点推广项目。贵州省牧草科学研究所通过试验示范 ,总结了水稻塑料软盘旱育栽培的有关技术 ,现介绍如下 :一、育秧技术1、备足秧盘。每亩备561孔软盘40~43个或每亩备434孔软盘50~53个。2、配制营养土。选取具一定粘性、疏松肥沃的园土 ,晾干细碎过筛后称取65~75公斤加入腐熟的厩肥15~20公斤、过磷酸钙5~8公斤 ,充分混匀后用敌克松20克兑水800~1000倍喷施营养土至中度湿润。每亩软盘配制70…  相似文献   

20.
《致富之友》2004,(2):37-37
在水稻上如果施错药或者施药量过大,或施药时间不准,就很容易发生药害。一、水稻药害的识别1、斑点。常见的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比如在水稻生长初期错喷了丁草胺,则稻苗会明显出现不规则褐斑。2、畸形。药害引发的水稻畸形多出现在水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