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会影响到经济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金融领域,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影响金融政策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如货币放松或紧缩,信贷结构调整等,而金融市场的变化,会影响资本市场,资金市场的变化,如股市价格、居民储蓄,企业资金需求、银行利率等都会受到影响这些部与商业银行经营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我国2001-2019年宏观经济数据,构建了一个涵盖政府、企业、居民、金融四大部门的存量流量一致性(SFC)模型来刻画宏观经济体系,对绿色政策与宏观经济运行、金融稳定的内在联系进行机理和情景模拟分析,客观评估我国绿色财政政策和绿色金融政策的预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绿色财政金融政策对社会经济总产出都具有负向作用,绿色金融政策的负向作用力度总体弱于绿色财政碳税政策;对于金融稳定而言,金融政策短期内可提高金融部门资本充足率,碳税政策在较长期限才有利于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但二者都会导致不良贷款率升高,且碳税政策作用更加明显,会削弱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影子银行体系具有特殊的形成机理,是金融抑制制度背景下的博弈产物。目前,影子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上以证券化的方式创造流动性,容易在短期内出现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的转变,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需要作出必要的监管安排。  相似文献   

4.
<正> 银行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以前,人民银行可以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社会经济金融,使其“着陆”或“上升”,从而减轻金融监管的压力和困难。但银行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后,监管就面临如何应对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社会经济金融波动的问题。笔者认为,无论宏观经济政策怎么波动,它都是根据社会经济金融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的,因此银行监管者只要根据社会经济金融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做到如下两点,就能自主、自如、从容、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5.
摘要:后疫情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金融科技有助于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但金融科技也会加剧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基于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科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显著倒“U”型关系;金融科技的发展会提高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化水平,从而降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金融科技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与大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为了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应引导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深化影子银行业务监管,强化非金融企业主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商业票据贴现是银行信贷业务的主要品种,是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然而,目前在珠三角地区,商业票据贴现业务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宏观调控政策紧缩、银行内部信贷政策调整、企业诚信度低等,为此,在宏观经济形势转型、金融宏观调控放松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和企业都碰重新认识商业票据贴现业务,银行要加强对该业务的宣传,进一步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促进贴现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融分析师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职业,金融分析师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潜力和发展前景。金融分析师的分析结果是现代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前不良资产仍然是高悬在国有商业银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它使银行经营面临极大的风险,也使整个银行体系变得脆弱。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长远看,一个脆弱的银行体系无法有效地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难以支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我国是高储蓄率和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如果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不能很好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经济增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九五”时期,洪洞县金融业在支持地方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企业改制、经营环境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变化的影响,造成银行信贷资金流失,形成信贷资产质量差的状况,直接制约了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德国制造业综合实力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其通过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政府资金引领制造业技术创新,相对克制的货币政策带来稳定的金融环境,政策性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系统性资金支持,通过产融结合使银行与企业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成为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我国目前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仍存在融资供需错配、金融业务模式固化、金融科技与制造业融合较弱等问题。需多部门合力构建制造业金融支持体系;畅通融资机制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金融服务增加金融资源有效供给;支持技术创新促进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金融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调控手段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致使宏观经济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银行是财政的附庸,成为财政的出纳,银行的信贷、货币资金只能起到给财政进行填平补缺的作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银行虽然被确立为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金融宏观调节机制不健全,手段不完善,因而货币、信货规模失控和紧缩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衡量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面临的金融压力,能够帮助银行监管的相关部门和政策决定者对传统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承受风险的压力状况做一个前瞻性的估计。本文综合考虑了我国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增长率,估算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压力指数。在理论分析影子银行金融压力与房价波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金融压力对房地产价格泡沫、房地产景气指数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泡沫化程度对于影子银行金融压力的冲击在短期内会产生明显的正响应,而长期来看金融压力的增大则会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继续膨胀,使房地产价格逐渐回归实际均值水平,影子银行信贷持续的扩张会对房地产的开发景气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浙江省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现有金融支持政策难以适应企业的海外投资需求,资本市场不完善、银行产品单一、融资渠道有限等成为制约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浙江省81家“走出去”企业的调查,本文分析了“走出去”企业的金融需求特点,探讨了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借鉴日本金融服务企业海外投资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浙江省企业“走出去”金融支持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中小企业融资难是长期困扰着企业界及金融界的一个难题。本文分析江苏中小企业融资的结构性特征,从企业、银行、融资体系、政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研究企业融资难的成因,提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亟需政府、企业和银行三方努力,创新金融制度和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15.
高广春  王萌 《银行家》2012,(8):80-83
2012年上半年,在稳增长和调结构并举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下,货币政策趋于宽松,但房地产的紧缩政策却一直被强调和坚持。现实中的房地产金融运行生态显得的有些模糊,一些指标显示出房地产政策的紧缩效果效应;一些指标则与房地产的紧缩政策有相悖之嫌。在稳增长和调结构难以平衡的大背景下,房地产金融与房地产市场一样遭遇颇为尴尬的境地。货币政策温和回暖下,房地产开发投资正蓄力越冬  相似文献   

16.
贯彻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大课题;而营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促进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对外投资,使“走出去”的企业迅速壮大。文章从加快“走出去”的立法进程、建立和完善境外投资保护制度、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国际化经营等七个方面就建立和完善“走出去”金融外汇支持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从根本上说,是协调处理好金融和经济关系的问题,也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向、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从间接融资的角度看,信贷资源配置还存在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受到特别的眷顾,成为各家银行竞相追逐的支持对象,贷款利率也往往下浮,而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却很难获得贷款。这在去年信贷紧缩的情况下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刘流 《中国金融》1998,(5):43-44
金融监管与中央银行会计刘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核心原则”)指出:“有效的银行监管是稳健的经济大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与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金融稳定的关键要素。”而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  相似文献   

19.
言论     
《中国信用卡》2008,(21):5-5
“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各国齐心协力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我们会关注家乐福、沃尔玛的经验与发展,但百思买在中国的表现不值得去评价”;“中国金融躲过一劫”;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当前宏观经济紧缩和房地产行业调整的市场现状,通过分析在各项紧缩政策下市场环境变化对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影响,就商业银行如何稳健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有效防范新形势下的信贷风险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