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农村贫困的变化与扶贫政策取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贫困测度标准。本文在系统分析贫困测度指标对扶贫政策取向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1985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却更加恶化,不仅剩余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加远离贫困线,而且深度贫困者处于更为相对不利的地位。针对这种变化,本文讨论了改善贫困状况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农村贫困标准为865元1.新时期农村贫困标准根据以上考虑,我们利用农调总队农村住户调查最新资料对新时期农村贫困标准进行了研究和计算。具体结果是:按1998年价格计算,新的农村贫困标准是880元(现行贫困标准是635元)。按1999年价格计算,新的农村贫困标准是865元(现行贫困标准是625元)。  相似文献   

3.
一、对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基本判断近二十年来,中国在反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中国政府贫困线估计,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从1978年的2.5亿逐步下降到2000年的3000万。贫困人口在这一时期的大幅度减少主要归功于经济高速增长和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计划。然而,如果按1天1美元的国际标准估计,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农村贫困人口约为1亿,占全球贫困人口的1/13。粮农组织估计的中国营养不良的人口在1997-1999年间平均为1.16亿,占总人口的9%,占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良人口总数的15%。…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相关投入政策回顾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这些政策的分阶段回顾,总结出四方面政策特点:系统性不强、约束力较低、公平性不够、重视程度不高。分析发现当前的政策走势表现出改革步伐逐渐加快和政策清晰度逐步提高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广东惠州市为例,通过对该市171个样本农户的调查,实证分析了现阶段农户对涉及切身利益的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政策、“免费”政策和“两免一补”政策的认知状况,并从农户的政策认知能力、政策关注程度和政策认知渠道三个视角阐释了当前农户政策认知水平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户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的认知程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2—2007年中国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所属20个省份的农村数据考察食物价格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别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和农村居民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作为门槛变量,考察在不同区间内,农村居民食物零售价格、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价格对农村贫困的差异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食物价格对农村贫困有重要影响;农村居民食物零售价格对农村贫困的影响随着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提高呈现出近似倒U型的曲线关系;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价格对农村贫困的影响随着农村居民食物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的增大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但始终呈现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淮阳 《致富之友》2001,(2):8-10
当时间带着新世纪的微笑向我们走来的时候,回眸20世纪的最后20年,尽管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大潮波谲云  相似文献   

9.
江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赖建军80年代以来。江西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贫困程度明显减轻。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全省仍有部分农户未能摆脱贫困的阴影。为了做好扶贫工作,打好"九五"扶贫攻坚战,本文利用农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双重角度讨论自然地理环境对贫困的影响,即自然地理环境的贫困效应,利用2000~2006年甘肃省5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由不利的自然地理环境对贫困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是,自然地理环境制约仍然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现有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贫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贫困的程度、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2006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抽样调查,以被调查的农村住户为单位,考察了现阶段衣村贫困的规模、发生率、类型、程度,农村贫困住户的主要经济社会特征以及农村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村贫困的调查发生率仍然较高,农村贫困的深度、强度和对扶贫投入力度的要求都有所上升,但按国定贫困线计算,农村扶贫压力仍在国家能力的承受范围之内。在家庭人力资本、物质性经济资源、结构性社会地位以及关系性社会处境等方面,农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在多数情况下存在明显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短缺、物质资源不足、社会结构制约和社会排斥等问题,可以部分地或不同程度地解释贫困的成因。最后,本文提出,农村反贫困战略应当重点解决持久性的贫困。  相似文献   

12.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人口流动常态化、家庭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样态不断贫困化,了解并分析农村地区子女代际支持现状、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有利于改善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现状。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6)的追访数据,从子女代际支持视角出发,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农村老年人陷入多维贫困的比重分别为:55.34%(经济贫困)、53.03%(健康贫困)、34.58%(精神贫困)。二是农村子女对老年父母的代际支持较少,月均经济支持额在一百元左右,照料支持随着农村父母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而精神支持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三是不同类型的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存在一定程度的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3.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已19年了.中国已经宣布“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15岁以上的人口中仍有8500万人生活在与文字隔绝的状态中,学龄儿童失学不能完全杜绝、教师工资被拖欠、农村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教育设施落后.仍是客观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农村义务教育应免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真正进入一体化,需要国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的教育投资,是一笔划算的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下辖乡村扶贫开发调查和定点贫困调研,描述了农村剩余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缘性及其生计阻碍因素;分析了1986年以来的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分析了扶贫资源瞄准和使用偏离地缘性贫困群体、扶贫工作重点集中于就地开发建设物质资本及就业援助政策缺失的问题及其后果;依循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探寻了扶贫政策取向,提出国家扶贫资源和项目必须瞄准地缘性分布的贫困群体,以人力资源投资开发为扶贫开发的重心,把就业援助政策作为扶贫政策体系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准确把握农村集体经济的减贫效应对我国2020年后开展相对贫困的治理工作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区分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的基础上,评价了农村集体经济在减少相对贫困方面的效果并探索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显著改善农户的客观相对贫困,但同时却恶化了农户的主观相对贫困.究其原因,农村集体经济主要通过改变农户的多维贫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贫困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目前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我国目前贫困标准存在的问题,得出必须调整我国目前贫困标准的结论,提出新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并论述了新贫困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和贫困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多年来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所掌握的大量详实资料,研究分析改革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确定、调整等问题,以便于客观地描述和评价中国农村贫困的变化情况及特征,为进一步作好九十年代中国的反贫困战略工作提供参考线索。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贵州的贫困根源在于农村的贫困。本文基于统计数据对贵州农村的贫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农村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产业发展缓慢、固定投资不足、教育发展滞后等,贵州农村实现反贫困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为此,必须调整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教育反贫困"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