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我国核安全技术分析专业发展脉络1.专业渊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所热工水力组最初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专业内容为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这是中国核动力事业发展中核安全技术分析专业研究团队,在其第一任组长裘怿春的带领下,热工组编写了最早的《动力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随着国内反应堆技术的发展以及工程设计的切实需求,核动力院迎来了民用核电领域里程  相似文献   

2.
<正>1月4~8日,全国人大环资委赴中核集团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开展立法调研,以进一步修改《核安全法(草案)》,推动草案提交。在1月6日核安全立法座谈会上,中核集团表示,中核集团始终高度重视核安全工作,核与辐射安全一直保持良好记录。中核集团一贯坚定支持和积极推动我国核领域的立法。《核安全法》作为我国核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中核集团衷心希望该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核电事业从70年代开始酝酿,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预计今后我国的核电事业将有较大的发展。为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对核电标准的问题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一、标准在核电发展中的作用 1.核安全的保障作用。由于核电站涉及核安全和辐射安全,因此对核电建设有  相似文献   

4.
福岛核事故凸显日本核安全文化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安全文化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通过核安全文化的建设,加强处处以"核安全为第一"的行为和管理意识,已经成为核安全"纵深防御"的重要环节.福岛核事故从政府监管、公司运营以及核安全管理机构等方面凸显了日本核安全文化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核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全面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和可持续的、卓越的核安全文化培育,是我国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基石。核安全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员工行为与思想动态,基于员工情绪管理的核安全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核电厂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核安全文化建设在中国运行核电企业中已推广多年,员工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根据国家关于核电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未来将有一批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当前有许多核电项目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对于处于该阶段的核电企业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往往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有必要尽早开展核安全文化的建设活动。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核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推进核安全文化活动,营造出了  相似文献   

7.
从核电发展史看,技术终将超越事故。全球核能发展不会因事故而停止。从核电安全性看,每一次核事故都是对核电安全性的再认识,促使核安全理念和核安全标准大幅提升,核电技术水平实现再一次跨越。  相似文献   

8.
速递     
<正>全国人大环资委赴江苏核电开展核安全立法调研3月18日~19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云川率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组到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开展核安全立法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张云川充分肯定了中核集团在核安全建设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各级政府对核安全立法工作和地方核电发展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张云川强调,核安全立法关系到国家能源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要实现从核电大国到核电强国的转变,首先必须要成为核安全强国。在经历了日本福岛核事故的阴霾后,特别是近两年,我国核电建设再次进入规模化发展轨道,核技术应用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作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核电要实现安全高效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原则:安全第一原则、技术先进原则、质量可靠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具体来讲,质量可靠原则是指核电安全目标的实现,基础是可靠的质量。确保核电从设计、制造、建造到运行维护的高质量,一是要有先进的技术,二是要有先进的管理,三是要有核安全文化,要把核安全文化的理念灌输到核电行业的每一家单位、每一位员工。  相似文献   

11.
风向标     
<正>环境保护部与多国签署协议为核电"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近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分别与土耳其、捷克、阿根廷核安全监管部门签署了核安全合作协议,为我国核电"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撑。G20杭州峰会期间,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与土耳其原子能机构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核安全局与土耳其原子能机构关于核安全领域合作的安排》。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0届大会期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仲辛 《广西电业》2014,(4):39-39
正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运行核电机组17台,在建机组29台,在建装机容量超过3000万千瓦,在建规模已居世界第一。然而与其他核电大国相比,我国核安全监管的最重要法律《核安全法》却迟迟没有出台。为保障中国的核电安全,业内多位专家日前均表示中国有必要尽早制定《核安全法》。福岛事故后,中国全面叫停新的核电项目建设审批。在国务院陆续批准了一系列有关核电的发展规划和安全规  相似文献   

13.
核设施安全检查报告、核安全规划报告已提交国务院审批,核电中长期规划调整也近尾声。这些报告被批复后,我国有望重启核电项目的审批。我国核电发展有望在今年出现回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核电发展战略由适度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预计到2010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000万千瓦。目前,已有多个核电项目经国家审批,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核电厂设计和建造期间的核安全管理,切实保证核能的安全利用,是一项必须认真对待且责任重大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5.
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导致了福岛核电危机,核电安全迅速成为世界性的热点话题。3月1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立即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切实加强正在运行核设施的安全管理,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大力发展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是实现清洁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核安全问题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国核电该如何发展呢?  相似文献   

16.
田杰 《中国电业》2005,(9):79-79
2005年7月26日,为推进中国核电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促进核安全技术推广,树立核电环保,清洁能源的形象并促进中外核电企业的战略合作,中国核电技术与环保协调发展战略峰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7.
<正>2009年,中国的核电建设迎来了第一次建设高峰:在建核电机组数量达到24台——这一数字甚至超出我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核电机组的总和,那一年核安全话题的讨论始终处于"爆表"状态;2011年,福岛核事故沉重打击了全球核电产业,核电安全被放在了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观察再观察,质疑再质疑;近期,随着我国核电建设的再次加速,媒体的关注点又集中到核电安全上,核电专家的名字再度屡见报端,不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核工业》2016,(3):18-21
<正>3月底即将召开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使核安保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3月18日,作为第一届核安全峰会重要成果的核安保示范中心落成,也为核安全峰会的召开献上一份礼物。"核工业发展60多年来,我国保持了良好的核安保纪录,实现了重要核材料‘一克不少、一件不丢’""我国核电发展30多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纪录。核安全始终是核工业发展的生命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  相似文献   

19.
经过长期核电施工管理而积累的实践经验,使浙江火电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管理意识及员工核安全文化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变,形成了核电业务管理体系,建立了核电管理、技术和施工队伍,打造了信息管理平台,树立了核安全文化理念,在公司层面拥有了较为完整的核电业务支撑平台。由核安全文化建设持续推动公司管理提升,并最终成功进入核岛施工,逐渐成为一家真正的核电施工企业,树立起良好的核电施工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20.
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核电中长期规划》),连同10月公布的《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核安全规划》),福岛核事故后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的"核安全规划,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均已经出台或通过。这意味着核电新项目重启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