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包装工业》2004,(11):22-22
《里约宣言》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中心成果之一。宣言的主要内容是宣布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27条原则。宣言指出,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环境问题阻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的发展引起并加剧环境问题。宣言提出了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即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及推行正确的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2.
龚晔  佘蓓 《中国包装工业》2007,151(1):12-12
全球环境的迅速恶化,和工业的长期发展有莫大的关系。在人类工业文明进步的旅途中,环境被放置在后面,一路发展一路破坏。直到今天,我们蓦然回首才发现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到威胁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步了。为了拯救地球,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的环  相似文献   

3.
<正>发展存在危机,危机源于矛盾 电力行业的思想解放也同样要以转变发展模式为目标电力发展与环境约束性的矛盾。环境问题已经对电力行业造成了强力冲击,用传统方式应对复杂的环境问题,只会越来越被动。  相似文献   

4.
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由石油消费和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我国应吸取教训,处理好石油消耗,汽车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以施工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为主线,以收集相关资料、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座谈研讨、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施工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的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运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施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环境研究》调研报告。上期,我们主要为读者呈现了调研报告中的"政策环境分析"部分。本期,我们聚焦施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主要从工程建设行业招投标市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关键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矛盾,就要实现发展方式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变.在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发展循环经济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观念、法制、体制、技术、管理、创新6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发展观,是人类对全球性生态危机反思后提出的现代生态文明观,强调为谋求长远发展必须在以经济为轴心的同时,把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综合纳入对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之中,主张由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代替原来的非持续发展。广东是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省份,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又加剧了资源短缺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广东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思路如下: 1.广东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实现从以“趋利性”为主到以“绿色经营”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处  相似文献   

8.
人才的成长需要环境的支持,环境建设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条件。优化人才环境的关键在于提高环境的文明程度。具体地要从加强民主建设,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文化观念与道德水准这些根本方面入手,环境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人才成长与发展才有土壤和空间。  相似文献   

9.
电力发展改革:思想解放之果作者:本刊评论员沙亦强要点:30年来的电力发展改革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当前,我国电力发展正面临新的转折点。接近总电力装机容量80%的火电所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今年初冰雪灾害暴露的电力布局与电网薄弱问题,电力发展的体制问题以及市场化机制问题,都缠绕在一起,制约着电力工业的转变发展方式与发展机制,制约着电力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尤珈 《中国纺织》2007,(8):88-90
新生活方式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环保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主题,这不再只涉及工业、农业等生产环节,在设计、消费等后端也表现出对环保的热情和努力。设计总是与时尚紧密关联,在纺织服装领域,设计师及消费者的青睐,使有机织物、有机服饰登上时尚舞台,倡导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运用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善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协调好,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压缩型工业化社会中的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由于工业化造成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生态经济的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但是由于压缩型工业化国家进行工业化的背景和条件不同,环境问题表现出与传统工业国家不同的形态,存在着多样性和复合性,因此,在应用循环经济理论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时应注意发展中国家的压缩型特征,各国应根据基本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生态经济的循环道路。  相似文献   

13.
环境价值评价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手段。本文在闸述环境问题的两种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以及和传统发展模式的比较。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出发,分析了环境价值评价的重要意义,并对环境价值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作了概括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正>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发行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其实质是提高能源效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高速的经济增长中。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引发的资源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对工业增长中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重视。如何在资源环境强约束条件下实现中国工业的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资源与增长》(金碚等著)一书已于2009年1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土地、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对工业增长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就资源环境对我国工业增长的总体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对我国工业增长的性质、资源环境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深刻改变农电改革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必然要求创新农电发展方式。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电企业应有所作为,也大有可为。理性认识农电改革发展现状“两改一同价”之后,农电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供电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保证了农村电力市场供给。但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农电改革发展也面临不少难题,离地方政府和广大客户的期望尚有较大差距。这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五个不适应”:农电资…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使我国面临能源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煤炭清洁化利用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要手段。文章指出,煤炭生产和加工利用需由资源环境制约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加快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研发,以最少的资源和环境消耗,支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资源、环境与工业发展"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归纳与综述,涉及产业经济理论前沿,资源、环境与工业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与资源利用效率等内容,反映了当前资源、环境与工业发展研究以及产业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   总被引:85,自引:2,他引:85  
中国工业发展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显著。人口和自然资源条件并不构成中国工业发展的绝对障碍,而且在许多方面中国的资源条件(特别是在总量规模和品种的丰富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中国也不具有特别的资源丰度优势,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一个基本国情。依靠大量消费能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使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接近了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储量、投资、产能(包括运输能力)、价格(机制和承受力)是工业资源问题的四个基本层面,其中,不同资源产品的价格特征又是资源供求问题的核心问题。对于中国目前和将来所面临的工业资源短缺性危机,一是价格问题,二是产能和投资问题,三是自然储量问题。历史地看,对于工业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权衡,必须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最根本的问题是:工业化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市场竞争过程,而且是国际化、全球化的竞争。归根结蒂,是竞争力决定着生存、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可行标准。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或者一个工业部门实现了以耗费资源技术为主向以节约资源技术为主的转变,称之为“竞争力突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实现竞争力突变的含义是:在社会(包括国际社会)认同的管制标准直至尽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管制标准的条件下,在无歧视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节约资源技术比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的工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0.
石俊 《化工管理》2012,(3):50-52
<正>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的引导下,中国新能源产业经过几年发展,不论是政策环境,还是技术、市场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不容忽视的是,诸如风能过剩,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国内市场开拓不足,亦引起了业内专家的担忧。"新能源的前景很广阔,一旦发展进入到成熟期,将会带动上万亿的产值。"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但现在的问题是,包括风能、太阳能等的发展都是相对独立的,新能源在整体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