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地勘业面临着传统发展模式遭遇严峻困境、勘查资金投入下降、资质取消以及地质工作退出自然保护区等新形势和新问题;地勘业未来应树立"大地质"理念,增强生态环保和绿色勘查意识,向"三深一土"战略高地迈进。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发展建议:(1)调结构——巩固和拓展地质勘查服务领域;(2)强功能——增强核心竞争力;(3)讲诚信——树立品牌意识;(4)"走出去"——积极参与境外地质勘查。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时代对地勘行业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对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提出新要求,财务管理转型成为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管理模式滞后、内控体系欠缺、业财管理脱节等问题,提出数字经济时代地勘单位财务管理转型建议:(1)构建现代财务管理体系;(2)推进财务管理部门战略转型;(3)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资源开发"走出去"的浪潮中,地勘单位起步最早但进展较为缓慢.地勘单位"走出去"面临诸多障碍,主要有:地勘单位软实力不够,资金获取能力不强,欠缺合作共赢的商业运作模式,缺少相应资质,应对隐性风险的能力不强.对国家促进地勘单位"走出去"的政策建议:(1)完善对地勘单位海外投资的政策扶持体系;(2)鼓励营造新的战略合作模式;(3)引导企业化,整合地勘实力;(4)完善地质勘查市场中介组织建设;(5)鼓励国际化人才培养;(6)促进地勘单位境外发展与国家境外援助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勘经济持续下滑,地勘单位生存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安徽省地勘单位存在的事业职能定位不清、对财政拨款的依赖、思想观念未有转变、事企分离不完全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安徽省地勘单位转型发展建议:(1)主动适应地勘行业新形势,创新项目管理和人才培养机制;(2)加快推进事企分离,以资产为纽带,变隶属关系为投资关系,使地勘单位真正成为市场主体;(3)不断拓展公益地质服务职能,争取政府经常性财政支出;(4)做好城市地质工作,积极主动服务政府;(5)走"绿色勘查"之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一般,基层地勘单位对创新重视不足;传统生产要素不集约,粗放型经济增长制约可持续发展;外部环境缺乏保障,体制机制变革衍生众多问题;传统地质工作产能过剩,地勘单位发展后继无力。基于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及要求,提出实现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1)以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地勘行业转型升级;(2)以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地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3)以体制机制变革激发地勘经济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6.
回顾国有地勘单位以往的改革,剖析地勘产品有别于一般工业产品的特点,进一步证明保留公益性地勘队伍的必要性和地勘单位暂不具备全面企业化的理由.对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建议:(1)遵循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四项基本要求;(2)以促进公益性地质事业发展为目的;(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搞一刀切;(4)整合辖区内的地勘队伍;(5)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6)科学分类,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7.
江苏地勘单位在政策倒逼、需求推动、要素配给和内力驱动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坚持突出公益属性、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发展成果共享的原则,以职能定位明晰、科技创新驱动、业务结构优化、管理机制高效、人才队伍匹配、地勘文化领先为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四项关键性对策:(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2)延伸地质服务领域;(3)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4)深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地勘行业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建立起以规划统领地质工作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行业格局,行业标准、市场准入和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地质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地勘队伍得到长足发展,具备一定的市场适应能力。当前地勘行业改革进入关键节点,行业发展面临市场需求转变、能力升级再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紧迫问题。促进地勘行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加强规划统领,科学布局地质勘查工作;(2)加快转企改制进程,迅速融入新产业格局;(3)超前谋划,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4)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保障地勘行业市场体系运行有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地勘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提质增效是当前地勘企业的紧迫任务。地勘企业要提质增效,须注重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其方法路径是:(1)从降本增效抓起,强化系统成本控制意识;(2)重视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3)构建内部市场化经营机制;(4)加快推动创业创新;(5)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央地勘基金自设立以来,权益管理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制定了权益管理办法,建立了探矿权评估体系,实行合同制管理、依法勘查等。权益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性、完整性、科学性、灵活性、严谨性等特点,其在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定位不明、重视程度不足、配套制度保障缺乏、政策支撑薄弱等问题。完善中央地勘基金项目权益管理的建议:(1)明确权益管理定位;(2)重视和规范权益管理工作;(3)建立权益管理制度体系;(4)建立绿色通道,加强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城市地质工作与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有机结合,引导地勘单位按照市场规则,积极参与城市地质工作",第一次将城市地质工作与传统地勘单位业务转型升级联系起来,为地勘单位未来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面对地下管廊建设经济热潮,地勘单位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决策层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2)找准自身定位,制定发展规划;(3)进行技术更新升级;(4)做好PPP模式在地下管廊项目中的应用研究;(5)利用体制机制转变契机,引进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12.
从一些省份已经实施或者即将实施的国有地勘单位改革方案来看,部分国有地勘单位未来将朝着整体或者部分企业化改革方向来推进。但目前这些国有地勘单位存在的内外部问题滞缓了改革进程,为使企业化改革顺利推进,建议:(1)加强统筹规划,指导改革方向;(2)出台配套政策,保障改革成效;(3)加强资源整合,夯实改革基础;(4)完善治理机制,规范改革运行;(5)拓展业务领域,增添改革后劲;(6)实施科技创新,增强改革动力;(7)优化用人机制,凝聚改革力量;(8)创新资本市场,打造改革平台;(9)培育企业文化,激发改革精神。  相似文献   

13.
品牌作为现代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力和延续性。目前地勘单位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品牌意识差、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差异性,以及欠缺品牌文化支撑。地勘单位品牌建设的策略:(1)强化品牌意识,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2)强化责任意识,建立高品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3)明确品牌的市场定位;(4)加快科技创新;(5)丰富品牌文化内涵;(6)扩大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础模块。文章结合人力资源规划的相关理论,以北京市S地勘单位为分析对象,对其人力资源规划进行了研究。依据其发展战略,对其人力资源规划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地勘单位人力资源规划改进完善的建议:(1)制定职工晋升计划;(2)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3)拓宽人才渠道;(4)完善薪酬激励机制;(5)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立人员接替模型。  相似文献   

15.
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干部队伍是实现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阐述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地勘中层干部在单位中的重要作用,以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为例,结合地勘中层干部队伍的现状、主要亮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提出对中层干部的培养路径:(1)探索地勘中层干部培养途径,拓宽干部选育来源;(2)做好地勘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充实中层干部岗位;(3)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地勘中层干部能力建设;(4)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提升干部监督工作质效;(5)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干部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质勘查产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地勘市场遇冷,表象看,勘查市场持续疲软,勘查作业总体供过于求;深入看,产业结构调整势必倒逼地勘工作结构调整;长远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勘查工作前景仍然光明,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将促进市场活力释放、提升公益性服务水平。地勘单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观念转变是最大的考验,要正确理解"地质先行""地质找矿主力军"的含义;(2)要抓住油气体制改革、民生工程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新机遇、新需求,利用好海洋地质、深部和复杂地区找矿等新空间;(3)"走出去"要找准定位,联合出海,高度重视开发条件和投资环境;(4)加强自身改革与调整,做好定位抉择和角色转换,依靠科技创新做精做强,继续发扬地勘单位的传统优势。  相似文献   

17.
做好地勘单位公益性职能的顶层设计,需要从政府层面建立完善地勘单位履行公益服务职能的长效机制。地勘单位的公益性职能除了体现在国家和省级政府层面外,还要体现在地市级政府层面,主要体现在工作任务和财政资金安排两个方面。对公益二类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建议:(1)做好地勘单位公益性职能的顶层设计;(2)争取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地方配套政策支持;(3)创新优化地质工作,形成服务特色;(4)坚持企业化方向,做强地勘延伸产业;(5)坚持事企分开,创新内部管理,激发发展活力;(6)坚持人才强队,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地勘行业处在一个大转型、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中,推进转型升级是地勘行业新形势下做出的必然选择。新形势要求地勘行业转型坚持市场化导向,顺应生态文明新潮流,符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管理新规定,切实做好公益服务。推进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1)做好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制度框架;(2)建立激励地勘行业转型的体制机制;(3)制定规划,瞄准新的增长点;(4)增强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内在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国有地勘单位探矿权经营包括探矿权获取、探矿权维护、探矿权经营方式、探矿权收益等方面。探矿权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有:(1)探矿权数量减少,运作"无米下锅";(2)资本积累少,承担风险探矿能力弱;(3)地勘单位打工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4)勘查形势下行,地勘单位面临生存危机;(5)地勘单位改革举步维艰。对策与建议:(1)健全矿业权制度体系,培育和完善探矿权流转市场;(2)落实探矿权收益政策;(3)多渠道获取探矿权,短期内,应抓住从二级转让市场获取探矿权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4)采用渐进式勘查模式,提升探矿权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从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工作发展面临的困境看,当前地质工作短板制约因素有:(1)工作领域狭窄和创新及市场应变能力缺失;(2)地勘队伍人才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人才培养储备机制;(3)队伍发展缺少科学规划和发展统筹;(4)创新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动性不强。促进新时代地质事业的转型发展建议:(1)结合地质科技成果的转化,耦合新产品,打造新服务;(2)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聚新技术,拓展新空间;(3)设计重大战略工程,集聚新生力,拓展新领域;(4)整合非地质资源,发展实体经济,有效分解人员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