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以来,石楼县在总结20多年扶贫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以人为本,统筹社会经济发展,整合资源,集中实施移民开发工程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狠抓落实,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扶贫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2005年10月24日,省委书记张宝顺到石楼就移民开发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对石楼“移民牵总”的工作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十分重要的指导意见,指出“移民牵总”要以产业扶贫为依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在移民新村的建设上,要立足于改善人居环境,选择条件较好的地点进行安排;二是要搞好产业配套,坚持退耕还林并因地制宜发展新型产业;三是注重民主管理,实行村务公开,实现原有居民和新来移民和睦相处,共同创业;四是要搞好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农民工工会的职责与制度,强化维权意识,解决好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五是在特种养殖发展上,要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石楼县对扶贫移民牵总做了有益的探索,现刊发石楼县委书记刘云晨撰写的“移民牵总——破解边远山区扶贫难题的科学方法”一文供参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杨辉 《当代陕西》2006,(5):37-37
农村基层组织是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但当前在贫困山区,村级组织建设面临的三道难题仍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进程,应引起各级组织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7辆中巴车鱼贯而行在乡村柏油路上,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望。8月4日至6日,《当代陕西》记者随“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暨‘旬邑经验’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官员,实地考察了旬邑县的新农村建设,在这块沟壑纵横的原野上,寻找新农村建设种种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解析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相对于原有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而言的,是一种现实的理性选择,是农村城镇化的补充、完善和必要准备;而农村城镇化是实现由农村建设向城市建设转移的中介和桥梁,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结果之一。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绝不能把二者截然对立或简单等同。  相似文献   

5.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这一伟大战略,农村稳定是重要前提。实现农村稳定,必须夯实农村基层平安建设基础,牢牢控制农村治安局势,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闫岗 《理论观察》2006,(3):164-165
当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的农村群众文化越来越跟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千千万万个农村基层文化站在开展农村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时。与众多的城市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诸多的大文化、多元化、新型化的文化格局相比,失去了它应有的亮色和繁荣.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影响的地区尤其严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找出症结采取对策解决。  相似文献   

7.
何得桂  戴慧敏 《发展》2006,(7):50-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不光对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农村建设是对中国经验与中国道路的鱼新回归。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路径的提出必将对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产生深刻的影响。本试图从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与主线出发来探讨新形势下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宁波通讯》2007,(3):41-42
镇海区经过前几年行政村区划调整,现有62个行政村,农村人口10.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47.5%。近年来,围绕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目标任务,一手抓农村经济发展,一手探索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006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273.83  相似文献   

9.
缪景 《浙江经济》2006,(22):54-55
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双重的:不仅是新农村建设本身的内容,而且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引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后,各级政府以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广大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宇  贾文军 《发展》2007,(4):9-10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和社会为确保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医疗等需要,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2.
石楼地处黄河东岸,吕梁山西麓,境内沟壑纵横,山多地少,十年九旱,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近几年,全县农村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大力推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制度。如何认识“一事一议”制度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的积极意义?民主决策制度在贫困地区推行有何难度?应采取何种新机制?政府应当发挥何种作用?这一系列问题成为摆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人口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面特征,经济结构转换,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更才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和实质内涵。而广义生活方式,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组织、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的变更则是城市化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4.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各项事业在农村的组织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实践者,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导者。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加快农村改革和建设步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全进 《发展》2008,(7):53-54
2005年10月,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等诸多建设内容。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地区差异大、人均收入水平低、发展阶段滞后的基本省情决定了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本文结合甘肃省现状,就全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一、河南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职能缺失 目前河南农村公共服务中存在政府职能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缺乏服务意识.政府公共服务机构责权不明,职责不清,重管理轻服务,工作人员公仆意识淡薄.其次,法治观念淡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为天津农村社会管理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效应,为推动地方治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识别当前天津市农村社会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未来提升公共服务与社区治理的关键和前提。文章系统梳理了当前天津市农村社会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归纳了六个方面,为下一步社会治理提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社会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尤其是城乡差距明显扩大,如何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近几年来,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并实施了具体的举措,如农民免交税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理论界的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论述。本文力图在了解城乡差距现状的基础上,从经济合作的角度出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行性模式。  相似文献   

19.
赖昭瑞 《山东经济》2007,23(1):F0003-F0003
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对“三农”问题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现实问题也有显著的指导价值。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经济学教授冯继康博士撰写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我们坚持探索供销社在新时期的社会价值和发展空间,把推进农村经济协会建设列入重要日程,逐步明确了改革发展的方向:融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潮,以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为突破口,加速实现自身的改造,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这项工作的战略思考,无疑带有根本性和长远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