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在财政不平衡的背景下实现了金融高增长与低利率,这与金融发展理论的预测不符,被称为金融发展的"中国之谜".转型经济体中政府参与金融发展,除了金融抑制以外,也可以通过创造金融需求促进金融发展.通过模型分析推演出政府需求影响金融发展的动态过程,回应"中国之谜";分析省级面板数据,在验证政府需求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发现政府需求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程度逐步减弱,而市场需求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强.由此得出中国金融发展的动力表现为政府的逐步退出和市场的逐步进入,二者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王燕妮 《时代经贸》2011,(10):243-244
中国经济的贸易转型迫在眉睫。以往传统的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扩大出口的模式已经不可取,而金融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在中国的贸易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本文从金融工具的角度,进一步阐释金融促进贸易优化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贸易转型迫在眉睫.以往传统的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扩大出口的模式已经不可取,而金融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在中国的贸易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本文从金融工具的角度,进一步阐释金融促进贸易优化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模式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未来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导力量,但融资难问题制约着其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拓展了资金供给新渠道,能有效弥补传统金融对我国农业发展支持的不足.融资模式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需求,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有利于两者协同发展.P2P信贷融资、基于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众筹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具有内在契合性,而完善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提高经营者金融与诚信意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等举措是其融资模式创新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现代正规金融和传统非正规金融并存,正规金融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显不足。非正规金融作为对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其规模甚至超过了正规金融,显得越来越重要。提出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区别,进行了适当的理论解释,并深入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需求、正规金融发展及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促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以政府主导甚至干预经济发展为特征的转型经济中,政府行为会影响法治与金融发展间的作用机制。本文利用1995-2005年中国省级单位的数据研究了政府行为和法治水平对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考虑政府行为这一制度因素时,法治水平的提高对地区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但这个效应有限。转型期政府行为对金融发展明显具有重要影响,地方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对法治促进金融发展的作用产生部分挤出效应,甚至是完全的替代效应。本文的结论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只有在充分认识到政府行为主导金融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准确把握法治与金融发展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也对主流法与金融文献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7.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稳定且充足的外源性融资是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国2009—2020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并将传统金融和数字金融纳入企业数字化转型外部动因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表明,传统金融可得性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融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是传统金融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数字金融的发展同样能够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且与传统金融是互补关系。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传统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重要,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而在金融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数字金融的作用则更为明显,发挥着锦上添花的效果。传统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低金融错配、高生产效率和高创新水平的优质企业中,而数字金融的促进作用则更具普惠性。因此,要在筑牢传统金融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的互补作用,从而协同服务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背景下,平台经济金融化趋势明显。平台经济较传统经济在组织分工模式、资本积累模式、全球化扩张模式三个方面发生深刻变革,并蕴含走向金融化的内在趋势。在此金融化过程中,平台经济表现出的金融过度创新、混业经营、监管脱敏、数字技术创新等特征导致局部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使金融风险更趋复杂化和隐蔽化,进一步加大金融监管难度。针对平台经济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建议从明晰“科技”与“金融”业务边界,结合“主动”与“被动”监管举措,坚持“规范”与“发展”监管理念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平台经济真正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国经济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对应三次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我国金融业也经历三次转型与大发展:1865—1895的30年为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的转型;1897—1927年的30年为外来金融向本土金融的转型;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为动员金融向配置金融的转型。三次转型都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与理论背景,由于所处时代特殊的政治背景与社会环境,转型过程中分别由外国势力、国内民间力量及政府三个不同主体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导致每一种金融形态的主体功能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传统的发展社会学中,学术传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理论,一个是以拉丁美洲、非洲和东亚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理论。这两个学术传统构成了发展社会学的主要论题,同时也限制了发展社会学的视野。本文认为,中国、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过程为发展社会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议题,包括如何看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如何看待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如何看待发展过程中社会不平等的问题等。这些议题扩展着发展社会学的视野,也为建构新的发展社会学理论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发展社会学应当面对转型国家的社会转型实践过程,形成现代化理论、发展理论、转型理论三足鼎立的发展理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环境金融不仅要求金融业引入环境保护理念,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金融发展模式;更强调金融业关注生产过程和人类生活中的污染问题,为环境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环境金融是金融业根据环境产业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它是对传统金融的延伸和升华。《美国传统辞  相似文献   

12.
30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而此轮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和中国经济、中国金融在全球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金融作为创新型金融产品,能够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对绿色发展时代下的企业转型需求有重大支持功能。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基础,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裨益,且对于不同禀赋特征的企业具有差异化的影响效果。机制研究表明,供应链金融能够改善财务状况、平滑创新风险、提升创新能力以及改善企业预期,这些都有助于企业绿色转型进程的加快。特别地,供应链金融在金融集聚水平较低、市场化进程较为缓慢、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的情形中,能够有效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展现出了在薄弱外部环境中强有力的“补短板”功能。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优化、引导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也进一步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绿色中国”战略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制度是重要的”和“金融支持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这两个理论论断,本文采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制度安排及其变迁的制度环境、制度选择、制度运作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特点,并探讨其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当然,基于金融支持的内在基础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金融支持制度的转型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两国的经济结构性条件也说明了金融支持制度的转型面临着方向确定以及路径抉择等方面的困境,因而必将是一个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西方金融转型研究的检讨与综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1990年代以来,发生在欧洲、东亚、拉美转型国家的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此为基础,金融发展理论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金融转型。本文则对西方经典金融发展理论有关金融转型的论述、198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有关金融转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整理、归纳、比较、综合,使之呈现出清晰脉络和简单框架,以此为研究中国金融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燕红忠 《财经研究》2015,(9):108-120
金融是现代国家能力的主要体现,而公债将国家财政和金融发展联系起来,推进了金融革命和经济转型.文章基于近代中国的政府债务与金融发展的资料,探讨了近代化过程中政府债务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现代金融体系转变与成长的演进路径以及近代中国金融发展的层次和阶段.研究表明:(1)金融体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始于政府财政体制的变革,大体上经历了一个由新式银行和公共债务市场到私人融资和资本市场,再到完备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综合发展的演进路径;(2)近代中国的政府公债既推动了金融体系的成长,又决定了其发展水平;(3)虽然金融的现代化转变已经启动,新式银行体系也已初步形成,但金融市场仍然处于公共债务支配的时期,以股票和企业债券为主的资本市场的大发展仍然没有到来.当前,我国正处于政府债务和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推进银行体系和公共债务市场的改革,对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7年实行金融严监管、去杠杆导致了表外利率的急速上升,产生了对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微观主体的挤出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以抵押品、政府信用、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内在要求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之相适应。从金融严监管背景出发,梳理金融监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脉络,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改革关键,理顺金融监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逻辑关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金融改革2.0版,体现在对金融领域全方面、深层次、系统性改革,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2.0版,体现经济发展新内涵、新特征、新阶段、新任务,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并从四个维度提出严监管背景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的出版问世,自然有助于后人治学。触动我们编著这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金融思想学说史的动因就是:为了彰显中国人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展现的金融智慧;为了展示业内人士在推动金融事业和金融学科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为了能使后人了解和把握前人在金融领域中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也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一份值得学习、思考、参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山西票号的创立和发展是中国传统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创新,代表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自主发展和演进路径。虽然在山西票号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于英格兰银行的发展因素,通过参与政府公共财政,并在金融市场中与政府进行策略互动,诸如代理国库、发行兑换券(纸币)和向国家银行的方向发展等;但由于官商关系、公共信用和财产权利的不同,山西票号的"官商结合"模式并没有形成一个新的稳态均衡和有效制度安排,进而未能促进公共金融和新式金融体制的建立,其近代化转变的尝试也没能取得成功。文章研究表明,公共信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不仅决定了金融体制的变革和转型,也是现代金融市场良好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因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变,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金融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建设的几大经济支柱之一。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进程的加快,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规模也随之扩张,这使得金融机构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影响审计因素也越来越多,如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当等。传统金融审计中审计制度、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适用现代金融审计需求,目前的审计存在着如审计方式落后、缺乏理论依据、审计内容局限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等问题。金融审计是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关键,如何解决现代金融审计中遇到的困难值得研究。针对金融审计现状及其对策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